分享

雁剧(北路梆子)

 民族地志 2013-04-02

雁剧(北路梆子)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约形成了明末清初年间,兴盛于清同治至抗战以前,最早流行布于南起石岭关,北至雁门关的代州一带。后来遍及晋北各地及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它在发展过程中,对中路梆子、口梆子、京梆子、河北梆子的形成起了重大影响,它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大量民间曲调而丰富自己,北路梆子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称四股眼头性)、夹板(亦称慢二性)、二性、垛板、三性、流水、箭板、滚白等。文场原以四大件为主:板胡(领头)、二弦、三弦、四弦、经过发展又加上了二胡,琵琶、提琴等。武场有板鼓,手板、梆子、当锣、水钗、小锣、铰子、碰盅、狗娃子(小方锣)等组成,鼓板居指挥地位,北路梆子的唱腔高亢激越,颇能表现塞外人民的豪爽性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