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有雾,我想起了赤壁之战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04-04
今天有雾,我想起了赤壁之战
    连续两日有雾,雾气弥漫,空气很不好。下班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三国演义》里孔明那个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故事里,诸葛亮也是在这样的天气,在长江南岸,巧用计谋,帮助周瑜借得了曹操的十万支雕翎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军用物资,也使东吴的君臣上下见识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
   其实我有的时候就不明白,为什么在《三国志》里那样简单的叙述,在《三国演义》里就被老罗演绎成了那样精彩的故事的。但是,我还是坚信,事物的过程是复杂的,发展的延续一定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作用,所以赤壁之战被演化成三国演义里的情况应该是属实或者说是符合事情逻辑的,是合情合理的。
   记得是在小学的时候学的《草船借箭》的那篇课文,似乎是《三国演义》里的节选,我把具体的课文情节都忘记了(当然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无法忘记的),但是,我却记住了一个词叫“大雾弥江”,好象说的是在草船借箭的那天,长江上大雾弥漫、水气腾荡,能见度很低。也正是这个原因,诸葛亮才以大雾为掩护,在和鲁肃的饮酒谈笑之中,坑了曹操一把,把曹操用来对付孙权和周瑜的箭,射在了诸葛亮的草船上,气得曹操暗地里恨恨地怒骂诸葛亮狡猾。其实也不要说曹操,换了我们哪一个,也得气得鼻子出血。
   但是后来对赤壁之战的评论,历代各有出入。唐朝有一首诗,呵呵,作者和原诗我记不清楚了,又懒得去查资料,好象是这样的“....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台锁二乔。”说的应该是东风之力,把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的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忽略了人的作用,把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火攻、把庞统给曹操上连环计、把黄盖使苦肉计、把周瑜给曹操和原来刘表的降将之间的离间计,还有给曹操派来的蒋干盗书的瞒天过海等计谋都小视了。其实大约在《三国演义》中,在赤壁之战中人们用的计谋最多了,让个曹操防不胜防。所以才中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奸计,弄了个兵败中原的下场。在宋代苏轼的《浪淘沙.赤壁怀古》中,他这样说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看苏轼的意思,对周瑜颇为看重,那么言外之意赤壁之战周瑜功劳最大。
    写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听见客厅里哗的一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儿子由于感冒吃药吐了,不但是连药,把中午的饭也一块倒出来了,于是赶紧打扫。再回来坐下,什么兴趣也没有了,写到这里算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