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兄弟,你何曾“草船借箭”来?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历史小说和历史,从来都是两回事。

历史小说是文学创作,而历史,从来都是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不允许“创作”的。

但人的天性,恰恰爱看“创作”,而不喜平凡的“史实”。这一点,在“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周瑜大都督像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能呼风唤雨,料事如神,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功绩并不大,神机妙算的传奇大多出于小说作者的虚构,有的甚至是夺人之名,张冠李戴。例如小说里著名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都是虚构的。“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却是转借东吴孙权的经历。

据《三国志.吴叔.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大战五年以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东吴,孙权领兵迎战,曹操受挫坚守行营等待战机。

这一天,孙权借江上雾气驾乘快舟,从濡须口进入曹操水军阵营前面,侦察敌情。

曹操见水面云雾缭绕情况不明,为防有诈,没有盲目出战,下令弓弩齐发,孙权的小船很快便落满了箭,因一面受箭偏沉渐渐倾斜,即将翻船之际孙权急令调转船头,另一侧受箭,小船很快平复。

孙权指挥战船赶紧离去,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惊险经历,孙权并没料到船身会中箭倾斜,只是急中生智罢了,也没有计划借曹操的箭,更没有史书中说的草船。

自从有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我们只知道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草船借箭”了。

说到周瑜,历史上周瑜比诸葛亮大六岁,周大哥和诸葛小弟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并没有《三国演义》中讲的那么丰富曲折。

书中讲的周瑜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小气鬼,千方百计谋害诸葛亮,结果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临死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小说描写周瑜、诸葛亮在赤壁大战前后的斗智斗法极为生动,把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超人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

事实上,作为大哥的周都督,不仅容貌出众,风流儒雅,生活讲求品位,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

说起气量,可以用宽宏大量来形容周瑜。《江表传》中记载:“普以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容下,终于与较,普后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谦让服人如此。”讲的是老将军程普被周瑜宽让感化,而深深折服的过程。

还有裴松之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刘备一次与孙权谈及周瑜,也说他“气量广大”。

所谓“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不过是小说作者的杜撰。然而,这一杜撰却把周都督的光辉形象直接给抹黑了。

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在正史中没有过节,也没有正面矛盾交锋。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管理工作,不曾和周瑜见过面。周瑜病逝后,蜀国来吊唁的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