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化港口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天津新的城市定位使餐饮业在更高的目标上规划发展。天津中外商务活动、城市旅游业和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发展,人们通过餐饮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的日益广泛,商务宴、节日宴、喜庆福寿宴等老少皆宜的多元化、多形式的餐饮趋势更加显现。
一、引进新品牌与弘扬老字号并举,助推餐饮跨越发展。 在全球化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天津餐饮业既是合作洽谈的平台,也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为国内外相关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餐饮业已成为境内外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商贸合作的重要行业。天津市餐饮企业与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管理经验,科学运作模式和运作理念,引进高品质食材,引进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天津市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前100位企业当中,外资企业营业总额占据1/4。今后,不仅会有一大批外资餐饮企业分享天津餐饮市场,在引进的同时还将有更多具有优势的津门餐饮企业“走出去”,狗不理香港机场店、怡乡春竹美国店都在2012年下半年开业,天津百饺园、狗不理都到瑞士达沃斯上现场制作售卖。 在品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大众品牌餐饮发展,2012年培育200家早餐示范门店,建设提升4家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厂化加工基地、中心厨房和物流配送中心,努力为社区提供“便利、安全、营养、实惠”的餐饮服务,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餐饮保障。下一步天津市将继续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力度,制定引导支持政策,安排专项支持资金,确保引进项目到位。
二、构建餐饮集聚区,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功能。 重点餐饮集聚区的建设聚商机、汇人气,形成了浓郁的餐饮娱乐商业氛围。目前天津已建设提升十大餐饮集聚区,其中津湾广场、五大道洋楼以各国历史风貌建筑文化为底蕴,中西餐厅、商务会馆为主要业态的高档特色餐饮集聚区;1902欧式西餐街、意式风情区形成以西餐、酒吧、咖啡屋等多种业态为特色的西式餐饮休闲集聚区;水上北路餐饮街以水上公园自然景观与餐饮文化交融结合,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餐饮美食一条街;城市会客厅以琼州道、永安道为中心汇集高中档餐饮、酒吧、西餐、休闲饮品店、俱乐部等多种业态,成为融吃、住、玩、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休闲会客集聚区;鼓楼餐饮集聚区结合老天津卫饮食文化、天津传统民俗文化形成高中档餐饮、民俗文化休闲集聚区;时代奥城餐饮集聚区、万达广场餐饮集聚区形成天津市规模最大、品牌最集中、风味最齐全的餐饮娱乐集聚区;滨海渔人码头以河海两鲜等鲜活产品为特色,品味多种海鲜、不同档次的海鲜餐饮集聚区。 三、菜系菜品层出不穷,特色餐饮满足多样性消费。 据统计,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外出用餐支出为2500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占饮食消费总支出比重达30%。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天津市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餐馆已有50多家,1000平方米以上餐馆也已占到总数量的30%。天津市餐饮市场已包罗万象,鲁菜、津菜、川菜、粤菜、苏菜、徽菜、上海菜、杭帮菜、火锅、烧烤、日韩料理、西式法、俄、德、意等菜品风味佳肴争奇斗艳,充分满足了天津市各消费层次的口味需求。 近几年,天津市餐饮市场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特色餐饮项目更趋突出。在菜品制作上,菜系特色交融、开发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为将安全和环保融入饮食文化,让顾客吃得更健康,许多名店在菜品制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只使用菠菜汁、番茄汁等天然色素。
四、发展连锁化信息化餐饮,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 规模、连锁成为天津市餐饮业的亮点,涌现出了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连锁餐饮企业。他们不仅以良好的信誉、技术、管理和文化优势在各地发挥着品牌示范作用,而且在追求企业效益、服务社会大众的过程中,不断树立“企业公民”的责任和形象,将企业追求利益目标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在去年以来新开业的6000家餐饮网点中,知名连锁餐饮网点占300多家。传统的“津菜文化”随着城市餐饮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中西各类餐饮业在天津餐饮市场的激烈碰撞中,互相竞争,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丰富和繁荣了天津餐饮文化,促进了天津美食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和世界饮食文化的融合,提升了餐饮文化品位,在国内外餐饮市场彰显天津餐饮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