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解分红险走“红”之谜 走出4大误区

 双鱼座的鱼 2013-04-05

  从2008年开始的羸弱股市,让兼具保障和偏保本投资的分红险走俏市场,分红险成为目前中国寿险市场上的“一枝独秀”。但并非所有人均对分红险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包括买分红险是看重其保障功能,还是投资功能?所谓的“分红”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分红的多少?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但往往又被投保人忽视,因而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对全面了解分红险的意义重大。

  分红险为何“红”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未来通胀水平将是温和的。各个国家有关长期通胀的预测也都比较一致,也就是说,多数观点认为,通胀会长期存在。而这也成为了分红险持续走红的直接原因。

  分红险至今已有将近240年历史。在包括中国内在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市场上占据了80%~90%的份额。从历史上来看,作为寿险业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主力险种,分红类产品在经历经济动荡时都有相当优异的表现。

  分红险仍然在各家寿险公司中占据最大的份额。“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整体投资市场信心疲弱的情况之下,消费者寻求偏保本型投资工具的需求急速地增加,这样一个投资行为和偏好的变化,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保险市场。”上海一家大型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抛开金融危机对投资人消费心理和投资决策行为的直接影响,仅仅从家庭理财和保险规划的角度,分红险作为典型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靠其稳健性,依然是“稳当”的最佳代表。

  分红险的前提是“险”

  事实上,由于分红险所具有的投资功能,在不少投保人眼中,它被认作了投资型理财产品,因此对分红的高低颇为介意,甚至也会将所获得的分红与所支付的保费简单相除,得出所谓的“分红率”来跟银行存款甚至股票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进行比较。这一思路显然是不正确的。

  专家表示,顾名思义,“分红险”首先是保险,其必须是以保障功能为先,保障责任才是最重要的。具体来说,除一般的身故、残疾等保障责任外,分红险还能对意外身故、交通意外身故、航空意外身故等按基本保险金额的某个倍数赔付,有些产品还可附加全面的医疗保障。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分红险是一款典型的人寿保险产品,红利的派发与否不影响保单的生存给付、身故保障等保险利益,这是保险产品以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并不具备的功能。

  一般来说,包括分红险在内的新型产品,在传统的保障功能上又增添了一定的投资功能,更加突出了保险产品的收益性。但是,分红保险和银行储蓄毕竟属于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仅仅简单地比较到期收益的高低显然是不全面的,更是不科学的。例如,分红险除有一定的收益功能外,还有一定的保障功能,而储蓄则没有保障功能。

  分红险如何“分红”

  作为分红险的显著特点之一,投保人关心红利分配无可厚非,但分红险在我国尚只有十余年的历史,且由于公开资料较少,又涉及许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概念,部分投保人存在对分红险的分红来源和影响因素一知半解。

  寿险保单的保障期限往往长达几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同预期的情况有所差别。一旦实际情况好于预期情况,就会出现“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保险公司将这部分差益产生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客户,这就是红利的来源。

  根据规定,保险公司每年至少应将分红保险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红保险的红利来自分红保险账户的业务盈余,而不是整个保险公司的业务盈余。

  分红保单因为有预定利率的最低保证,且它的宣告利率下限规定不得为负值,所以这类商品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最稳健的那一类投资品。换言之,分红险业务盈余高,客户的额外收益便“水涨船高”,上不封顶;盈余低,客户的额外收益也低,但最低为零,更何况这类产品还提供了各种风险保障的“保底收益”。

  什么影响了分红

  如何确认和分配分红保险产生的盈余,是分红险经营管理和监管的核心。根据要求,各家保险公司的分红方案都必须合规和体现公平。

  一些投保人会认为保费交得多保单贡献自然就大,就应该获得更多的分红。其实“所谓的保单贡献度,和很多因素相关,除了保费、保额外,还与投保年龄、交费方式、保单年度等许多因素有关。“就是因为每张保单的情况不一,因此业内其实并没有‘分红率’这一概念,并不能简单以个体保单的分红额除以保费来判断保险公司整体的分红水平。”业内专家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正是由于保单红利每年不同,而保险公司由于资金性质,通常会投资较长久期的固定收益品种追求长期稳定利息来平滑投资收益,因此长期持有才能看出平滑的效果,得到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

  投资新政打开分红新局面

  由于受政策限制,长期以来,我国的保险资金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品种,而由于股市的剧烈波动,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往往被股市所“捆绑”,在股市上的损失往往会轻易抹煞其他品种的收益。但随着2012年下半年,保监会的13项投资新政的浮出水面(绝大部分已出台,少数几项仍在征求意见),这一情况在2013年将发生重要改变。

  多家券商分析师认为,这13项保险投资新政几乎已囊括保险业所有能预期的投资工具,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将是重大利好,有助于增加保险资金的投资稳定性及持续性,摆脱对股市的依赖性、波动性。除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之外,新政也改变了从前保险业与银证信等其他金融行业“各自为政”的局面,打通了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的产品、渠道及投资通道。

  与此同时,增加了证券和基金作为保险资金受托投资管理机构,为保险资金的投资引入了新的竞争力量。在市场化竞争机制建立的同时,也将促使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为了争取保险客户而努力提升管理业绩。显然,以中国人寿(601628)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保险企业,因持有巨量保险资金,将成为市场化竞争机制建立的最大受益者,而此类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投保者也将实实在在地分享其中的收益。

  走出分红险的几大误区

  分红险在中国尚不算历史悠久,使得一些投保者在购买分红险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只有在认清这些常见的误区后,才能对分红险有更好的了解。

  误区一:将分红险收益与存款利率进行简单比较

  分析:分红险的实质是保险产品,而保险作为一种广义理财方式,其本质功能是防范风险损失,是防御性最强的理财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分红险带有投资功能,但本质上仍属于保险产品,以提供保障为基础,不能将其与银行存款、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能将之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误区二:忽视演示红利和实际红利的区别

  分析: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分红险的演示红利为6%、4.5%及3%三档,但假定红利不作为对本公司未来业绩的保证或估计,实际的红利水平可能高于或低于假定红利。而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对未来业绩的承诺,仅供投保人参考,也不能作为对分红的预测。投保人承担的风险就是实际得到的红利水平可能低于假设红利水平。

  误区三:分红险“稳赚不赔”

  分析:分红险有预定产品利率的保证,因此虽然分红收益上并不会出现亏损。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的过程中,会产生营销费用,这些费用通常都会在一份保单投保后的前三年或前五年来提取,通过收取的保险费用来进行支付。若投保者提前解约,保单价值准备金扣除相关各类费用后的金额,可能就会小于所缴保费,也就是平常说的“现金价值”(退保时能从保险公司领回的钱)会小于已缴保费,投保客户就会有本金上的损失,且越早退保,现金价值越低,与已缴保费的差额越大,损失也就越大。

  误区四:分多分少,由保险公司随意定

  分析:为能让保单持有人产生理性的信服感和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编制分红保险专题财务报告,并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并报送保监会,而保监会也会对保险公司分红产品的红利演示、分配、信披等实施监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