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报纸99%是垃圾

 赵东华 2013-04-06

3月17日,美国创刊已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印出最后一期报纸,今后将只经营网络版。看到此则消息,心中不免悲哀。

 

我是一个购书狂,但是,却几乎不看报纸和电视。家中只有一份报纸,那是单位为了落实强制任务而订阅的本地的一份“党报”。我们单位规定,禁止上班时间看报纸,于是报纸直接投递到家。对这份报纸,我也只看“今日电影”的公告栏,其他部分连瞄都不想瞄一眼。

 

我的职业理想不是现在这份混饭吃的政府工作,而是在大学教书或者自己办报。然而,现在大学教书也要一张纸:至少是博士文凭;自己办报,更是天方夜谭——现在看来,更加没有必要了。

 

不过,由于网络的存在,我开始践行我的这个职业理想。知识分子的重要角色就是社会启蒙和批判。我不应该自大地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启蒙他人,然而,结合自己的人生和工作经历,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社会批判的声音,还是具备这样的能力的。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我实际上和很多人一样,都在自己办报了。

 

我很满足这样的“副业”,尽管没有任何社会报酬,但是在精神上却可以充实自己。正因为这是免费的,我由此也自觉活得比较高尚。社会批判,是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所必需的。我的工作没有很好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但是,我甘于奉献自己,而且敢讲真话,所以,我的网络言论做到了服务社会的宗旨。这也是我对写博客抱有极大兴趣的原因。

 

1995年左右,我曾经发表过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而且赚了几万元人民币的稿费。也有过兼职当某报纸编辑的经历。但是,21世纪之后,我再也没有发表文章。原因是不想写那些有气无力的垃圾文章,更不想为了一百几十的稿费去联系或打搅报纸编辑。现在最公平,没有报酬,而且是网络竞价(阅读价值)。过自己的嘴瘾,让别人说去吧!

 

但是,这样的免费服务除了牺牲精神以外,还得付出时间、精力,甚至自己付费(网络使用费、电费、身体保健的费用、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而购买资料的费用,等等),我还有这个经济能力,而其他的很多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大家多半也知道),中国的报纸99%是垃圾,它们和政府无数部门内部印发的红头文件一样,都是扯淡的东西。对于一个社会而言,重要的是法律和事实。然而,我们的法律阻挡不了红头文件的泛滥;我们的报纸也并不直指事实。现在,网络民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法律和事实。

 

这些无数垃圾报纸的存在祸害不浅。一,浪费社会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二,这些报纸对于话语权的垄断,导致民意无法表达,社会无法思考。三,增加社会负担,并导致社会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它们扭曲了真实的社会关系。同样,中国的很多刊物也是垃圾。因为中国的学术水平很低,而学术垃圾奇多。

 

不想继续啰嗦了。对于这些垃圾报刊,在10年前曾经整顿过一次,清理了不少,现在却呈现出了再次泛滥的态势。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一般都搞“两条腿走路”,既有纸质的,也有网络的。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更让政府亦步亦趋。因此,我国信息化竟然起到了加剧文山会海的作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各级政府自己办报的体制必须彻底改变;同时,坚决制止文山会海,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如此,中国的文化事业就可以很快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组织并且繁荣起来,而且,话语权一旦开放,几乎可以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

我对于以上问题的历史文化解释:

传统中国:一个纸质神话的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