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建筑2

 西纳 2013-04-06

现代建筑2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朗香教堂

  这个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朗香教堂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戴高乐机场

(Aeroports de Charles de Gaulle)

  世界最大的机场之一,在巴黎市东北郊,离市中心24公里,以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名字命名。

戴高乐机场

  戴高乐机场建于1967~1974年,总建筑师P.安德鲁。机场占地约30平方公里,设计高峰容量为每小时起降班机 150架次,客运量为每年5000万人次。

  机场有两座候机楼,分别供国际和国内旅客使用。 

  1号候机楼供国际航线使用的11层圆形大楼(其中两层在地下)。地下第1层设有商店、邮局、酒吧和餐厅等服务设施。地下第 2层为离港和进港的行李分检处所。候机楼首层为离港层,旅客在此办理行李托运和离港手续后,经自动步道到第2层的转运层,然后经自动步道到卫星登机厅准备登机。第3层为进港层,进港旅客经自动步道到2层转运层,再经自动步道到3层,办理进港手续和认领行李。在离港层和进港层外缘的不同高度上,各有一条环行汽车道,以利旅客出港、进港。第4层设有空调机房和配电室等技术用房。第5层至第8层为停车场。第9 层有停车场、瞭望平台和附属办公室。

  整个候机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浑厚和谐,不施多余装饰;内部装修简洁明快,色彩鲜艳。 1 号候机楼布局高度集中。它的圆形平面和双层环行车道,便于大量旅客进出候机楼。在圆形平面周围设置7个独立的卫星登机厅和约40座可伸缩的登机桥,解决了大量旅客只由一座候机楼接待起降飞机的难题。缺点是旅客在候机楼内行动路线复杂,离港、进港和转运层之间的自动步道交叉跨越圆形平面中心的天井,缺乏一目了然的方向感。转运层至卫星登机厅之间的自动步道长达170米,虽然楼内有许多路标,还设置了广播、问讯系统,仍不免使旅客迷惑、焦急。 

  戴高乐机场2号候机楼供国内航线使用,采取分散的单元式布置。每个单元担负某一航班旅客乘飞机的全部程序,每6 个这样的单元组成一个弧形的单元组。候机楼内侧是车道,外面两侧是机坪。这种布置形式缩短了旅客由车道边到登机口的距离和离港、进港的路线。但是也相应带来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困难,以及纵向水平交通和问讯系统随之复杂化等问题。

昌迪加尔规划

(planning of Chandigarh)

  印度东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占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为15万人,远期为50万人。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昌迪加尔规划示意图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肺脏”。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上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车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方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广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景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体尺度的关系。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整,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过于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间与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考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已作了一些调整。

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位于印度旁遮普邦省会昌迪加尔,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建成于1956年。

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它的外形轮廓简洁,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用一个长100多米,由11人连续拱壳组成的巨大顶棚罩了起来,顶棚断面为V形,前后檐翘起,既可遮阳,又不阻断穿堂风。顶棚以下有四层,底层为门厅和并列的8个小法庭以及一个大法庭。法院入口没门,只有三个直通到顶的高大柱墩,形成一个开敞的门廊,柱墩分别涂以红、黄、绿三种颜色,鲜明地突出了入口。主要立面上满布尺寸很大的遮阳板,法院外表是裸露着的混凝土,上面保留着模板的印痕和水迹。大门廊之内有坡道,墙壁上点缀着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孔洞,并涂以红、黄、蓝、白等鲜艳色彩。怪异的体形、超乎寻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协调的色块,给建筑带来了怪诞粗野的情调。

  它是现代建筑流派中粗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巴西议会大厦

(National Congress Building, Brasilia)

巴西议会大厦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

  大厦由两院会议厅和办公楼组成。前者为一长 240米、宽80米的扁平体,上面并置一仰一覆的两个碗形体,上仰的众议院会议厅,下覆的是参议院会议厅。会议厅的后面是高27层的办公楼。为了加强垂直感,办公楼设计成并行的两条,平面和正立面都呈H形。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巴西议会大厦,1958~1960年建,O.尼迈耶设计)

    

 

巴西利亚规划

(planning of Brasilia)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是从平地建设起来的新城。

  为了改变巴西的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状况,开发内陆不发达区域,1891年巴西宪法规定迁都内陆。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在戈亚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设新都,定名为巴西利亚;同年,通过竞赛选取巴西建筑师L.科斯塔设计的新都规划方案,规划人口50万,规划用地152平方公里。 

巴西利亚规划

  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建设,由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担任总建筑师。至1960年,建设初具规模,正式从里约热内卢迁都新址。巴西利亚的建设当时在世界的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传为盛事。

  巴西利亚规划颇具特色。城市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平面形状犹如有后掠翼的飞机。 东西向的主轴线长6公里,东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在布局构图上、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主轴线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机关,西端是城市的铁路客运站。 南北向轴线呈弧形的翼状,两翼各长5公里许,有一条主干道贯穿其间,与公路连接。主干道两旁布置着长方形的居住街区。每一街区内有高层、多层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设施,布置格式基本统一。城市两条主轴线的交汇处,有一座 4层的大平台,在不同层次上形成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的交通。在这里设立全市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稍西有体育场。东西轴线的南北两片地段分设动物园和植物园。城市的北、东、南三面有人工湖围绕,人工湖附近散布着若干片独户住宅区。城市有少数小型工厂,布置在火车站的一侧。 

  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构思新颖,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些成果。广场建筑群特别是矗立在三权广场上的主要的政府机构建筑,具有挺拔、开阔的气魄。批评者认为它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考虑不足,未能妥善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就业和居住等问题。

巴黎德方斯区规划

(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 Paris)

  德方斯区位于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佛尔宫、星形广场(现名戴高乐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巴黎德方斯区规划

  1932年,塞纳省省会曾举办过一次对历史上形成的东西主轴线和星形广场到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的“设想竞赛”。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规划用地760公顷。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德方斯区规划注意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严格实行人车分流的原则:车辆全部在地下三层的交通道行驶,地面全作步行交通之用。在区的中心部位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平台,长600米,宽70米,有步行道、花园和人工湖等,不仅满足了步行交通的需要,而且提供了游憩娱乐的空间。 商业服务设施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九个邻里商业中心,下面约有100个小商店,分设在办公楼和住宅底层。居民可以就近购买生活用品。集中的商业中心规模巨大,如欧洲最大的“四季”商业娱乐中心,设有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电影院、饭店和舞蹈学校等,总面积105000平方米。 

  在德方斯区,每座建筑的体型、高度和色彩都不相同。有高 190米的摩天办公楼、跨度 218米的拱形建筑,有各种外墙装饰,景观丰富多彩。 德方斯的规划建设在技术上有较高的水平,并有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黎市中心区的拥塞状况。

  但有人认为,德方斯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平台造价贵,能耗大;大平台上的人行广场、绿化设施等使用率不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评议,有人认为高大的建筑群会破坏巴黎古城的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色;也有人认为,德方斯将会同埃菲尔铁塔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终将为人们所喜爱。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 Paris)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摩尔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群和广场设计的一个例子。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城市。1973年,市政当局决定在该市意商居民集中的地区建造意大利广场。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这些“柱廊”上的柱子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祭台带有拱券,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长约24米。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建筑相似。广场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认真又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浪温性。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

  但建筑界贬褒不一。有文章说:“建筑难得使人快乐、浪漫、高兴和有爱的感情,意大利广场是难得的便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说它“极端令人厌恶”,“喷泉是一连串的玩闹,总起来说,它不过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出滑稽戏。”

柏林爱乐音乐厅

柏林爱乐音乐厅

  柏林爱乐音乐厅的前厅安置在观众厅的正下面,由于观众厅的底面如同一个大锅底,其下的前厅的空间高矮不一,其中还布置着许多柱子、杰梯和进口,因而这个音乐厅的前厅的空间形状极其复杂,路线非常曲折。初次来此的人会产生扑朔迷离、摸不清门路而丰富诱人的印象。及至进入观众厅内,看到的又是如同山口袋中葡萄园似的景象。听众席化整为零,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哇田”似的小区,它们用矮墙分开,高低错落,方向不一,但都朝向位于大厅中间的演奏区。由于化整为零,一般大观众厅中常有的诚大的大尺度被化解了,确实呈现出亲切]随和、轻松、细开展巧、潇洒的气氛。

柏林爱乐音乐厅

 

 

 

 

 

 

 

 

 

 

圣莫尼卡的盖里的自宅

圣莫尼卡的盖里的自宅

  盖里自宅原本是一幢普通的两层荷兰式小住宅,木结构,坡屋顶,位置在两条居住区街道的转角处。盖里大体保留原有房屋,但在东、西、北三面扩建单层披屋。东面扩建部分是一小狭条,成为进入老房子的门厅;西面扩建部分也是一狭条,是老房子的又一门厅,面对内院;北面临街的一边扩充最多,中间一段为厨房,厨房东面为餐厅,西面为日常进食的空间。三面扩建的面积共约74平方米。从所用的材料来看,有瓦楞铁板、铁丝网、木条、粗制木夹板、钢纡玻璃等等,全都裸露在外,不加掩饰。这些添建的部分形体极度不规则,可以说是横七竖八、旁出斜逸;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硬撞硬接。最引人注目也是盖里最得意的一笔是厨房天窗的奇特造型。天窗用木条和玻璃做成,好像一个木条钉成的立方体偶然落到凹入的房顶上,不高不低,正好卡在厨房上空。其余的屋顶上安置着若干铁丝网片,支支棱棱,使添建部分的轮廓线益加复杂错乱。所有这些处理同保留下来的老房子的上部,无论在材料上、形体上,还是在风柞、观念上都形成强烈的对比。

圣莫尼卡的盖里的自宅

  在室内处理上大体也是如此。添建部分没有天花板,木骨袒露。厨房所在地跨在原来的汽车道上,车道的沥青路面就保留下来做了厨房和餐厅的地面。老房子内也经过一些处理,原有的天花吊顶被拆去,有些墙面,如卧室的一个墙面也打掉抹灰层,露着木板条。

  盖里改建后的自用住宅确实与众不同。盖里说他自己的房子、预算、工期都由自己掌握,可以充分地按自己的要求和观念来做,因此可以自由地“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圣莫尼卡的盖里的自宅

哥根翰博物馆

(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哥根翰博物馆

  这座建筑物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下部有石质墙面的较方正的管理用房等,而主要的建筑体量异常弯扭复杂,那些难以名状的流动弯曲的体量,内部是钢架,外表覆盖钛板,钛板的总面积达2.787万平方米。结构设计由SOM事务所承担。结构方式同造船相近。

哥根翰博物馆

   这座建筑几乎不用人工绘图,全部依靠电脑。如果没有电脑,这样造型复杂的建筑物是难以完成的。由于造型极度不规则,工程人员说内部钢构件没有两件的长度是完全相同的。建筑物的造价达到1.357亿美元.由于工程复杂,建筑师时常召到工地上去,盖里说:建筑师可能再度成为建造大匠(master builder)。

哥根翰博物馆

  1996年7月盖里到工地察看,他说建造中的建筑物与原来的构想吻合,他惊叹道:“我看到那30米高的空中曲线准确地与草图相同,我惊住了。……用电脑画的建筑图是有生命的设计作品,纯净利落,表达出我的建筑构思的力度。”当地有人认为这座建筑外形象“一艘怪船”,有人说它像“一朵金属花”。

哥根翰博物馆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由小沙里宁设计,基地约一英里见方,其中共有25幢楼,环绕着中央的一个长方人工湖,自由但又富于条理地进行布局。它的建筑风格、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全面空间”、“模数构图”和到处闪烁着的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使人联想到密斯密斯.凡.德.罗。但是小沙里宁在尺度的掌握,空间界面的处理上较密斯密斯.凡.德.罗更为成熟、丰富、精致与接近人情。其中有两幢楼:工程馆与食堂的效果甚佳,荣获1955年的AlA奖。工程馆包括有车间、制图室、办公室等,位于人工湖的一端,它功能合理,外型简洁,一望而知是最新的一件工业产品。事实上,它在厂方的支持下的确是第一次大规模地试用了当时的新产品——隔热玻璃,然而尺度宜人、构图清新、细部处理细致,在人工湖水和绿化的交相映辉之下却别有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