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身养性,洒向人间是大爱

 辅导费飞而非 2013-04-08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见一些固执己见的人,总是把自己的错误推诿给他人,以为这样就能够让自己充满理由地活着、理直气壮地活着,而且发扬光大地把自己的缺点进行到底。在他们的人生法典里,这种活法似乎是一种成功,而且自己已成了人间的成功典范。我不敢恭维这种成功,也不敢批评这种“成功”,甚至也不知如何劝解这种“成功”。当一种“成功”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时,从小的范围上讲,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对手面前他是胜利者。然而,从更广阔地社会角度上讲,又有多少人认可这种所谓的“成功”呢?
    一个人只是社会的个体,就个体而言,总是有局限性的。很多人从自我感觉出发,以为自己认为是对的,别人必然会承认他的正确性。当自以为打倒了对的时候手,便以为战胜了切。就象王熙凤治死了尤二姐,还朝尤大姐大发了一番淫威一般,王熙凤仿若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究其她潜在的能力并不比尤大姐强到哪里,而对于尤二姐的暗害,却遭到众多的非议。这就是强者的自我奴役法则,给胜利套上自己思想的枷锁,让自己觉得无比荣耀,但在外人看来未必如此。王熙凤比尤大姐或缺了一种忍耐,比尤二姐或缺了一分善良。即便将尤二姐治死,但她的善良在众人眼中也是无法消失的。王熙凤只能治死她的身体,但却无法治死她的品德。人们喜爱尤二姐,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的善良。
    活在世间,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任何恶念都无法攻破的法则。善良如水,绢秀如质。人类的美德是世间的瑰宝,就象大地能够拥有博大的胸怀托物载物一样,人类也需要有自然的宽怀和厚德。“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所以人要常葆一颗赤子丹心,蓄善养德,造福众人。然而,养德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除了要用行为表达以外,还要在自心通透彻悟。人,是社会的个体,在生存的需求支配下,总是少不得要满足个体的欲望。但是个体常常延续了种族的劣根性,这是我们常常不曾察觉的基因问题。比方说,父辈脾气不好,子女遗传了他们的基因,往往暴戾固执,甚至不顾不一切地逞强。人类另外一种劣根性的来源,莫过于无节制地满足欲望。人类有生存需求是必然的,在满足个体需求方面,有些人却是无止境的。就象贪官贪污一样,从几万元到百万元,再到千万到上亿。这种无止境的结果从损害地区利益到损害国家、民族及其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外,也成为个体的一种巨大精神锁链。当然还有人类的色欲,一个淫邪的富豪和官员,从染指身边的美女,到一夫多妻到强奸幼女,甚至发展到多人淫乱,这种色欲腐靡的行为,究竟给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养分呢?是使个人身体健康了,还是使生活充实了,还是使自己过得更加美满了呢?
    人体只是一部机器,人类之所以是高智商的动物,是因为人类有思想和灵魂。人类在活着时要摆脱身体这部机器的控制,由于人类的身体最多能承载我们的生命百年,而灵魂却是无限延伸的。我相信物质轮回定律中的物质不灭论。既然物质不灭亡,我们的身体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后来轮回到土地之中去了,那么我们的精神灵魂怎么会在瞬间熄灭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和无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精神看似空芜,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就象我们在写文字的时候,我们能够驾驭起自己的思想一样,我们在用精神的物质进行对话,说明它是时刻存在的。而身体这种物质在活着时是存在的,但死后是能够消亡的。人生百年,我们借身体的物质在地球上出现,难道一辈子只是为了满足身体仅有的那点需求吗?待到身体老化之后,我们还能再做什么呢?
    人类在活着时,要摆脱身体的困扰,也要摆脱各种欲望的诱惑。人类要想从极大的困惑中超脱出来,就要从精神视野的开阔出发。一个人固然渺小,众人相加才能其伟大。汲取博大思想的源泉,成为一家之说,才能跋涉到人类精神的巅峰。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为了享受才来人世间匆忙一遭,人类在世间感受最多的是痛苦和烦恼。快乐和幸福常常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不能抓住,必然会从身边溜走。学会承受痛苦,便挽住了快乐和幸福的双手。因为人世间的痛苦和欢乐总是相伴而来。如果我们总是推诿和远离,其实越是将自己放任到了痛苦的深渊。人类要想超脱痛苦,就要把痛苦淡化开来,从而常葆一种美好的心情。这种心情,就是对于情性的陶冶。爱美,必然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从灵魂开始,从精神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