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避战作为目的来追求很危险

 风雨如歌 2013-04-09

把避战作为目的来追求很危险

——国家之间的博弈分寸
2013-2-4 15:24:38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93期) 作者:周方银

  一些国家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长期执行和平的外交政策,这会给一些别有用心或具有很强机会主义心理的国家提供可乘之机

  中国具有维护和推动和平的强烈主观意愿

  毫无疑问,和平外交政策是我们既定的外交原则和方针,过去坚持了几十年,今后也会继续坚持。不过,由此产生的困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没有真正实现,我们还没有实现国家统一,与部分周边国家还存在难以解决的领土、领海主权和权益争端,在我们的周边存在不少热点问题;同时,在中国崛起过程中,还存在中美权力转移问题,我们不能完全排除美国以较为极端的方式迟滞或阻碍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在国际形势复杂化,世界仍很不安宁的背景下,仅仅通过和平的手段,是否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平外交政策中的“和平”两字,这里的和平指的是目标还是手段,还是二者以复杂方式交织在一起的混合体?

  和平不仅是中国的一种主观意愿,它同时也是中国对外政策希望实现的一种外在结果。中国确实做出了切实的努力来推动世界和平与地区和平的实现。这方面的证据可以说十分充分,包括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对有争议的领土、领海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外派遣大量的国际维和部队;中国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政策;我们与不同国家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并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除中印边界之外的所有陆地边界争议;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巨大提升,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一直比较明显地滞后于经济实力的上升;在美国重返亚太,加强与其亚太盟国的军事安全合作,明显加大对中国的战略挤压,日本、菲律宾等国小动作不断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不结盟政策,不愿走上国家间集团对抗的老路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总体来说,从过去二三十年的外交实践看,关于中国外交具有和平性质的证据极多,他们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具有维护和推动和平的强烈主观意愿。

  但国际关系涉及的是多个国家,而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国际关系不是由一个国家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仅仅依靠中国一个国家的善良意愿,并不足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地区的安宁。最危险的一种情况是,如果有些国家从中国对和平意愿的不断释放中“找到机会”,觉得可以据此步步紧逼、层层加码,不断对中国的利益和战略空间进行挤压,甚至做出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连续错误举动,如果事情走到这样的地步,那么中国将退无可退,无法保持克制,战争将成为必然的选择。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只能说中国在和平的态度上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但对方对和平没有兴趣,与这样的对手谈和平是对牛弹琴,从而迫使我们别无选择。

  仅通过和平的手段能否解决我们在周边面临的麻烦和争议

  从理论上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如果和平手段能够解决双方的争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争议双方都有很强的使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如果争端双方中只有一方具有和平意愿,而另一方完全没有和平意愿,最终的结果是争端依然会获得和平解决,但会以非常不利于具有和平意愿国家的利益的方式解决。这种严重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做法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不会答应的,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所谓和平依然是不稳定的。

  一些国家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长期执行和平的外交政策,这会给一些别有用心或具有很强机会主义心理的国家提供可乘之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某些试图避免战争的努力,可能会使战争更容易爆发。二战前欧洲的局面十分清楚地昭示了这一点。当时,英、法等国变得越来越热衷于和平,由此造成的后果实际上使希特勒更为好斗。反过来说,如果当时英法等国有跟希特勒德国的一些无理举动作坚决斗争的意志和实际准备,那么欧洲的和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维护和持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斗争对于某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和平局面的总体维持,是必要的手段和不可或缺的方面。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今天的情况来说,在钓鱼岛问题上,即使我们的道理再充分十倍,即使我们的和平意愿再强烈百倍,只要我们没有坚决反击的意志和行动,日本能够放弃其非法、无理和错误的举动吗?我想不会,它只会做得更加起劲,只会试图把水搅得更浑。在当前的情形下,和平的意愿显然不足以抑制日方行为的升级,不仅和平的意愿不足以抑制日方行为升级,即使有反制日本的意志,如果这种意志不够强、不够坚定,也不行,它同样会让日本看到有可乘之机,并以此压迫中国做出让步,其结果,将使事态陷入更加不可收拾的地步。

  和平外交政策中的“和平”,是指手段还是目标

  和平作为目标,是指要努力维持一种总体和平的局面和态势。而和平作为手段,则指当问题来临时,优先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但在有些情况下,把和平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手段,具有一定的内在张力。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两难的局面。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充分的诚意前往慕尼黑,寻求对苏台德危机“和平解决的办法”。张伯伦的两难在于,如果他不对希特勒蛮横无理的要求作出让步,那么战争可能近在眼前;如果他通过牺牲捷克利益的方式,“和平”地解决苏台德危机,从长期看,是否有助于欧洲和平,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把短期和平作为目标,张伯伦在慕尼黑确实实现了和平,只是这样的和平是一种“虚幻的和平”,在这个和平的背后,缺乏英法等国对德国扩张主义行为坚定的抵抗意志做保证,因此它是根基严重不稳的和平。

  在国与国关系中,和平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它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主观意愿那么简单。和平不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结果。一国以牺牲自己主权权益的方式,很难换来真正的和平。一个没有坚强抵抗意愿的国家,反而会刺激他国蚕食的胃口,容易成为他国挤压的对象。以妥协退让实现的和平,客观上鼓励了国际社会中的机会主义和贪得无厌,可能造成国际社会恶人当道的局面,最终引发国际体系中更大的危险。二战前欧洲的经验已经十分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面对国际关系中对方蛮不讲理的行为,通过坚决的手段,从根本上消除其机会主义的动机,反而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保障一个时期的和平。我们必须从国家之间博弈的角度,来理解和平手段作用的发挥,以及和平作为结果所具有的性质。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从善意出发的行为,就可以收获理想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能为了和平而和平,为了避免战争而避免战争。把单纯地避免战争(它从字面上说是和平的另一面)作为一种目的来追求,是一种极大的危险。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但如果争取不到,那我们就以坦然的心态直面可能发生的冲突与战争,以冷静的头脑做充分的准备,以巨大的勇气投入困难的局面,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我们反对穷兵黩武,爱好和平,但不怕打仗。我们深知和平有时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和考验,这使我们更加珍惜由此而来的和平。胸怀和平的理想,坚定地走上战场,有时这是善良勇敢的人们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英国、美国、苏联、中国等国的大量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曾经做出过。我们不排除今后某些时候需要继续做出这样的选择。做这样的选择,本身是对世界和平、地区和平负责任的表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周边战略室主任,研究员)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