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譬如为山”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4-09
“譬如为山”
白子超
  白子超

  子罕篇载: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为山,人工堆土造山。篑,装土的竹筐,亦可用荆条等编成。平地,应与“为山”相对,同为动宾词组,宜解作填土平地。不少学者看作双音名词,句意为在平地上堆土造山云云,似不妥。覆,倾倒,筐底朝上将土倒出。往,去,前往。

  孔子是说:“比如堆土造山,只差一筐土没能完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填土平地,虽然刚开始只倒了一筐土,但要继续下去,这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尚书·旅獒》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孔子当是由此受到触动,深思之后说出上述一段话的。意思很清楚,功亏一篑,还是坚持前进,都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和行动。正如朱熹所言:“盖学者自彊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自然,不仅事业的成功,而且学问的长进、道德的修养,都是如此。

  孔子本人大概并未堆土为山或填土平地,他只是用形象的比喻在讲道理。此理与今人尽知的愚公移山之理,完全一致。一个是为山,一个是移山,但两者均是基于远大志向和积极的能动性,而志向、能动性都出自本人心中自觉自愿。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卫灵公篇),根本是在说人的命运和人微言轻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故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检讨自己,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外在因素和他人身上;同样,也不能把错误和失败简单地归结于外界。项羽就缺乏这种觉悟,自刎乌江前只是慨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司马迁评论他,“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其慨叹“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孔子对他所不能控制的社会现实亦常有感慨,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从而在复杂局势中作出不同的选择,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今人强调个人权利,其中一条是“自主”。然而,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全面理解“自主”的含义?一方面高喊“自主”,一方面不断求诸父母、朋友,以及祈祷上天眷顾,这种矛盾状况岂不可笑?特别需要指出,不懂得自察、自省、自责的人,绝非“自主”之人!而这种人,在我们身边触目皆是。

  以上是此章的第一层意义。本文作了一点自认为还不算离谱的发挥。

  第二层意思早已被古代学者阐述得淋漓尽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其核心是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实干。移山的愚公尤为突出,他以身作则,且要子子孙孙永远挖山不止。如果寓言成为现实,世世代代坚持不懈,几十年乃至一二百年,移走一座山绝无疑问。

  孔子明说的是第一层意思。不过,第二层意思确是话中应有之义,是后代学者理解之后的揭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