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誉下调中国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称金融稳定风险增

 zzyc 2013-04-10

2013年04月09日 18:45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4月9日将中国长期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由AA-降至A+,确认中国长期外币IDR仍为A+,短期外币IDR仍为F1,国家信用限额仍为A+,评级展望稳定。

  惠誉,此次本币IDR评级决定的关键因素有:中国金融稳定的风险增加。2009年以来信贷增长速度明显比GDP增长快得多。2009年底至2012年6月底,中国信贷增长速度全球仅次于卡塔尔。2012年底,中国银行业私人部门贷款相当于GDP的135.7%,在惠誉给予评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第三高。惠誉认为,2012年底,中国含影子银行活动在内的信贷总规模达到GDP的198%,2008年底这一比例为125%

  截至2013年2月的12个月内,中国银行贷款形式的新增社会融资占新增融资的55%,2009年这一比例为76%。非银行贷款形式的融资成为金融稳定方面越来越大的风险源。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再次增加。惠誉分析预计,201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达到人民币12.8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25.1%。2011年底该比例为23.4%。2012年底,中国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49.2%,距离51.2%这一A类评级中等水平相去不远。

  综合外币与本币评级来看,与同级国家相比,中国公债并非弱项,但也不是强项。考虑到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债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拥有相当规模的额外或有负债。此外,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贷款分类不清晰,地方政府债务缺乏透明度。这些也是中国相比同类评级国家存在的缺点。与A类评级中等水平相比,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更低,波动性更高。2012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约等于GDP的23%,A类中等水平的比例为33%。中国在通胀的管控方面不及A类同级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