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之本

 黑老赵 2013-04-10

文/梁志俊 来源:发展导报

为人是指做人做事的态度。而善则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本。善是发迹的根本。“人之初,性本善”,天经地义,慈悲为怀,性善为本,理应如此。

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升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这两方面都牵涉到理想和价值标准问题。善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孟子日:“人的本性善良,都是由于丧失了本性,才变恶了。”白居易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菜根潭》编译者指出:“人性有恶有善,待人也应以慈悲为怀,不能以算计人为出发点。”哲学家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或者说,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这说明人与兽其实是一个理性与兽性、善与恶的复合体。一个人即是再平凡再普通,只要他能够用善来驱赶恶,就越有希望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且越善良越幸福,越善良越快乐。

人类的尊严,是靠人性来支撑的,而在人性的体系中,善良是从圆点出发的坐标。它所构架的,是人的高贵,是社会的根基。为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善。认为“善为圣宝,一生用之不尽”。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国志》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万荣县李家大院李氏家族“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善行观,是对从善的最好诠释。中国如此,外国也不例外。列宁指出:“从善决不会太晚”。托尔斯泰说:“改过迁善而不嫌迟”。亨利·詹姆斯也说:“人生有三件大事,第一与人为善;第二与人为善;第三与人为善”。历经沧桑人世,放眼古今中外,人们所崇尚的善良,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缔结情感的纽带,增进团结的基石,孕育和睦的襁褓。当历史演进,岁月更新,尤其是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嬗变的今天,善良这种优秀的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善良应该成为我们的“必然所是”。那么,我们怎样来树立人生的善行观呢?我个人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做到“三要”:

一要播种善良,善心善念常驻。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最柔软,看不见,摸不着,需要用心来感受的情愫,那就是善良。善良是挂在心底的一轮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个人精神的天空。一个一辈子行善的人,心底里的月亮洞照的,是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良心,以及灵魂的纯度。善念是一粒种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实。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怀惴着这样一粒种子,它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长出最富有人情味的奇葩。然而,有的人丢弃了它,逐渐变得冷漠;有的人玷辱了它,最后走向邪恶。更多的人,内心都要散发出花的幽香,或恬淡,或浓郁,丝丝缕缕,飘散的都是人性的芬芳。善行的果实里,藏着这个世界最深沉的厚道以及最醇厚的温暖。生命的花园中,如果每一粒善念的种子,一心想着为他人长出温暖的果实,那么,这个世界必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善良来自干净的心底,心善是一切美好的源头。善是丰碑,爱是基座。善良是真、善、美的发源地,是心与心的亲和依赖,是爱与爱的共振与交融。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花,善良的行为是果,播种善良是在给自己“修心”。一个人可以没有令人惊羡的成就,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生活,但远离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褪色。因为善良是黄金、是阳光。至真至纯的善良,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做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善良其实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同情,将善良时时呵护在心灵花园,终会收获圆满豁达的人生。

二要呼唤善良,善言善语常显。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呼唤善良的人,可以驱逐寒冷,横扫阴霾。只要你一言一语有善念,举手投足都会给人间增加温暖,增添光明。《法句经·刀杖品》曰:“出言以善,加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大意是:我们说话要柔软、和善,并且不要论人是非。“度世则易”,即是善言淑世,有两层意思:如果以善意出善言,这种人容易被他人接收;如果不攻击人而成就他人,不诽谤人而赞叹他人,不打倒人而帮助他人,这种人能使社会安定,世界祥和。善言善语即可护人也可护己。一句诚恳有礼貌的语言,可止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万荣县李家大院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记载着善言善语。大院古巷道的西端南墙上,有一幅善影壁,由正、草、隶、纂四种书体砖雕而成,共365个善字,寓意为一年365天,天天行善。目的是告诫和教育后人,进门出门不忘勤修善心,多行善事。大院古建院落的门楼匾额题字,彰显着院主人的修养和志向。如“善为本”、“修德为善”、“上善若水”等等。大院古院落内,凡门有楹联,且多是善楹联。庆禄堂的楹联是“仁为富地一生乐,善作良田百代耕”。月亮门的楹联是“知乎天地善为本,止也吉祥室有余”。这些匾额题字和善楹联既是主人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也是古院落留给后人的精神宝藏。如果我们都像李家大院那样,人人呼唤善良,处处皆有善言善语,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要释放善良,善行善举常为。人世间处处皆有善,文明礼貌是善,关心慈爱是善,积德施舍是善,修心养性是善,心平气和是善,忍让谦虚是善,静坐常思已过也是善。善就在你身边,要思善,寻善机,结善缘,善行善举常为。有了善行,人生道路就会宽广平坦;有了善举,就会使怨恨忧愁消烟云散;做了善事,就会觉得生活美好灿烂。真正的善无关身份、地位,也不能用付出多少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只要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爱,哪怕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足以感动人心……只要你有一颗善心,只要你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一只手,甚至只要你有一个做好事愉悦自己的念头,你便有了心灵中一道灿烂的彩虹。雷锋同志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一辈子的坚守令人敬仰,一年的善举,一瞬间的善行同样可贵,这样的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个思变,乖戾之人思善。他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地召唤着人们的心灵。如果我们都能像雷锋同志那样,不是刻板的较条,而是感动,是真诚,是温暖。不择人,不求全,“不以善小而不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雷锋精神就不是孤岛,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徜祥其中的人之为人的心灵花园。

(文/梁志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