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刿论战》赏析

 一寸大海 2013-04-10

齐鲁来历 及轶事
1,名字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在现在的山东地界,主要有俩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就是齐国和鲁国!齐国的都城是现在的淄博市附近!鲁国那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了!!
就像现在的陕西,叫三秦大地!还有河北叫燕赵!都一样!!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一、“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泰山是齐国鲁国的边界,所以叫齐鲁大地,一面是齐国,另一面是鲁国所以叫齐鲁大地,与历史沿革应该有关系吧(“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李成
河)
2,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

    “尊尊而亲亲。”姬旦道,又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

    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

    这个传说见诸《淮南子·齐俗训》,又见乎《汉书·地理志》。它真实地道出了齐、鲁两国在建国方针上走两条不同道路的状况。

    “尊尊而亲亲”即以礼治国。

     礼者,何也?这是一个妇孺皆知而又甚为模糊的概念。古往今来,国人大多是从他们言谈所需要的某个层面或某一角度来定义礼。最为他们所乐道的,是礼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区分。司马光就曾说过:“礼莫大于分。”(《资治通鉴》卷一,威列王二十三年)这种观点尚停留在对礼的表面认识上。

    《礼记·礼器》中有一句话:“先王之制礼也,有本有文。”这话不大引人注意,却最切中礼之义。“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乃礼的内在特质;“文”,指揖让周旋的仪式和用来行礼的各种器物,乃礼的外在表现形式。

礼的内在特质有二:神秘性和伦理性。

    古时,人统治人的世界被歪曲成神统治人的世界。礼最初的作用,是事神以祈福祛灾。《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求福也。”许慎是东汉人,他的诠释是否合乎礼最初的功用?回答是肯定的。在甲骨文中,礼的写法是两块玉放在器皿中,象征人向鬼神有所奉献。这与《说文》的释义是相同的。

    这里的“甲骨文”指于殷墟出土的那一批。殷墟出土物,诸如甲骨文、人殉人祭等等,大都可归到“巫鬼”这一主题之下。孔子“殷人尊神”一语(《礼化·表记》),在考古学上得到印证。
商人在子虚乌有的鬼神面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然而,商朝最终是被人推翻的,商人自诩天之骄子,为什么上天却一改初衷,让虔诚的信徒败亡?从这些思考中周人悟出一个道理:事神敬天之外,更要注重人的力量。

    于是,在周礼中,伦理性被强化。

    这个划时代的转变主要归功于周公姬旦,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对周礼的修订——这便是为儒家所称道的周公“制礼作乐”。

   内容须靠形式来表达。礼的内在特质——神秘性和伦理性——是藉助揖让周旋的仪式和行礼时陈列的各种器物而得以表达的。对此,宋人欧阳修说过: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这些伦理道德,具体体现在居处、动物、舆服和饮食上。此话一语中的。而体现的方式,则是尊卑贵贱的等级区分。

    鲁国的“尊尊而亲亲”治国方针,正是礼治。“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之类的伦理道德。“尊尊而亲亲”是礼治的另一种说法。

    周礼是周公姬旦修订的,子循父道,以礼治国,对伯禽来说,那是一种必然。伯禽在鲁,全力推行周礼。后世子孙,亦不遗余力。于是乎,茫茫神州,千百诸侯,鲁成了礼治的样板。及至春秋,礼崩乐坏,周礼趋于冰消瓦解。当此之时,独鲁坚持礼治,令万邦瞩目。外地人至鲁,不去观看礼乐典籍,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

    公元前540年春。鲁国都城曲阜。

    韩宣子奉晋君之命来访向鲁昭公通报了晋国的情况。然后,慕名去观览鲁国的礼乐典籍,不禁叹为观止:“周礼都在鲁国了!”

    于是,泰沂山地西南脚下,洙泗流淌而过的这一方水土,成了礼治的最后保留地。

   与礼治相呼应的,是经济上的男耕女织。

    鲁地处内陆,没有齐国那样发展海上捕捞、煮海水为盐的条件。但鲁地土壤肥沃,洙、泗足资灌溉。再者,重稼穑尚耕织,也是姬周人的传统。在传统与自然条件的双重驱动下,鲁人男耕种,女纺织,走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商业活动也是有的,但开国三四百年间,一直微不足道。自春秋中叶以后,行商坐贾才渐渐多了起来。不过,直到社稷倾覆,鲁国的商业也未能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与齐相比,更是黯然失色。齐国各种样式的刀币,迄今仍在大量出土。而鲁国是否铸过货币,至今仍令人怀疑。

    这是以礼治国必然态势。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如此,联结人际关系的,就只有礼这一条纽带了。否则,像齐国那样,工商立国,粜籴买卖,逐利赚钱,礼义势必要淹没于“铜臭”之中。
礼治与耕织,成功地塑造了“道德型”的鲁人。

《庄子·盗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叫尾生的人,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大雨瓢泼,桥下涨水,却不见那女子来。尾生坚守信约,在桥下苦等。水越来越大了,他抱着桥柱,不忍离去,直至淹死。

    这个尾生,据汉人高诱考证是鲁地人。

    廉如鲍叔,孝如曾参,勇若孟贲,信如尾生。

    尾生成了忠信的楷模。

    类似尾生这样的人,在鲁国还有很多,如柳下惠、曾参等等。

    这里再择一个闵损的故事,以窥一斑。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这几句话是写闵损的。闵损,字子骞,鲁国人,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父亲再娶,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心眼小,待他很不好。冬日里,给她两个亲生儿子穿的是棉絮做的又暖又厚的衣服,给闵损穿的却是用芦花填充的。寒风刺骨,闵损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却无半句怨言。至此,“单衣顺母”的故事还刚拉开序幕,故事的高潮是父亲发觉此事以后。那是在一个寒风砭肤的日子,父亲有事外出,闵损赶车,冻得发抖,连缰绳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父亲知道了事情真象,勃然大怒,定要休了那个偏心的女人。“母亲在,挨冻的只是我一个。”闵损说,“如果把她赶走了,受寒的就是我们兄弟仨了。”后母听说后,终于悔悟。

    在鲁国,不独男子崇尚忠孝仁义,女子也不逊须眉。下面讲两个故事,以为佐证。

   齐国大军杀入鲁地。一群士兵远远望见前面有个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里还领着一个稍大一点的,仓惶奔逃。齐军快速跟进,那女子回头一看,荷枪仗剑的士兵已到身后,忙放下那个小些的孩子,把大的紧紧抱在怀里。士兵不解,上前询问,她说:“大孩子,是我的侄儿,小孩子,是我亲生的。保护侄儿是义,爱护儿子是私心。危急关头,宁为义而废私!”

   第二个是孔府的“世代恩亲”张姥姥的故事。

    那是在唐代,兵荒马乱,孔府又远离朝廷,断了恩赏。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靠在当地做个泗水令,支撑门户。孔府有个洒扫户,原姓刘,叫刘末,后来进孔府当差,改名叫孔末——那时,外姓人进孔府当差都要改姓孔才行,明朝以后,规矩恰好相反,姓孔的不许当差为奴。孔末见时局动荡,就起了篡位夺权的野心,在一天夜里把孔光嗣杀了。为斩草除根,又要杀他的儿子孔仁玉。不巧,孔仁玉去了乳母张妈妈家,还没回来。孔末就追到张妈妈家来了。张妈有个儿子和孔仁玉年龄相仿,且凑巧也是个秃子,闻讯孔末追来了,就脱下孔仁玉的衣服给儿子穿上,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孔末杀了。孔末以为万事大吉,打道回府,做孔府的主人去了。孔仁玉改名换姓,和张妈妈以母子相称。19岁那年上,他赴京赶考,被选为太学生,乘机向当时的皇上后唐明宗奏明孔末乱孔的真象,明宗派人查办,把孔末杀了,让孔仁玉回曲阜袭爵,断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孔仁玉为报答张妈妈舍子救命和养育之恩,奏准皇上,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家的世世代代都是孔府世世代代的恩人。从此,孔府上下都尊称张妈妈为“姥姥”,这“姥姥”就成了她的官称。孔仁玉还授给张姥姥一根楷木做成的龙头拐杖,可以用它来管教孔府衍圣公的一品夫人。张姥姥死后,“姥姥”的官称和龙头拐杖就由她的长房儿媳继承,世代相传。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懋描述她小时候见过的那一代“张姥姥”说:

   那也是一位农家妇女,五十来岁,粗布裤褂,紧扎着肥大的裤腿脚,一双小脚,挎着个竹篮子。酒席筵上在达官贵客中毫不在乎,呼三吆四,大吃大喝,临走时,竹篮里还要装满吃食。“(《孔府内宅轶事》第23页)

    为了一个“义”字,山东籍的母亲可以置亲生骨肉于不顾,去救她的前任之子,去救侄儿,去救外姓人的儿子。儿子本是她们的全部希望,为了儿子,她们敢上刀山,肯下火海。然而,在危难之际,要在儿子与别的孩子之间做出抉择时,她们去毅然放弃了儿子!


《曹刿论战》赏析
1,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这是一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的记事散文。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写战前,写曹刿请见庄公并与之讨论进行的政治准备和用兵作战的条件。面对齐国的进犯,曹刿是主动请求晋见庄公的,作者记了他与“乡人”的一番对话。乡人善意地劝说他不要去参与“肉食者”的事,曹刿却坦直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是相对于“藿食者”而言的,显然,这是以饭食精粗对执政贵族和平民所作的简单划分。与乡人所表现出来的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相反,曹刿表示出对“肉食者”的不信任并积极要求参与国家的决策。“肉食者鄙”已为乾时之战所证明,那一次“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传》庄公九年)。如今齐军压境,岂可再让国家败在他们手中?接下去,曹刿与鲁庄公围绕“何以战”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鲁庄公心无成算,对曹刿郑重的询问作不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前者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无关战事全局;后者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并随即提出直接参战的要求。

第二段写两军交战的实况。这一部分作者笔墨不多,但是鲁军如何进攻、追击,齐军如何败绩、溃逃的情形历历在目。曹刿适时选择出击、追击的时机,他采取了后发制敌、以智取胜的战术。当齐军未动鲁庄公急于抢先攻击时,曹刿制止道:“未可。”直至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鲁军一鼓作气挫败了齐军。在追击的问题上,曹刿确察虚实而后动,制止了庄公的鲁莽,待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的轨迹、登轼瞭望齐军麾帜旌旗之后,才果断地表示:“可矣。”此战鲁军大获全胜。

第三段,用补叙笔法写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这部分实际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夫战,勇气也。”在此,曹刿所说“勇气”,是战时士气的集中表现,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齐军三鼓,鲁军并不应鼓而动,齐军激发起来的勇气没有得到相对的呼应,反而很快由亢奋转为衰惫。曹刿抓住了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此外警惕“大国难测”,不忘实地侦察,确证齐军是败溃而非诈退,也是扩大战果、稳操胜券的重要原因。这段文字是从道理上对第二段战事实况的分析和论述。
从军事角度说,长勺之战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着重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基本原则,正确掌握这些原则即可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这一战例历来受到军事家的重视,毛泽东也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作了军事学的评论。

从文学角度看,这又是一篇记述战争的佳作。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曹刿就是长勺胜战的权威和统帅。作者对他的称美赞扬,含蓄于精心的描写之中。文中多记曹刿简短、果敢的言行:“请见”、“问战”、“请从”、于战斗中两置可否……这一系列活动表现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精明干练。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修辞技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如果说,作者有意无意使鲁庄公出丑,证明了“肉食者鄙”的断言,那么也正是借此才使曹刿的聪明才智得到更理想的表现。

本文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2,

《曹刿论战》鉴赏

王双启       这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里摘录出来的短文。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见识,也有谋略,曾经为鲁庄公作了不少事情。春秋时候,齐和鲁是邻国,齐国比较强大,鲁国比较弱小。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桓公小白因鲁国曾帮助公了纠与自己争位,兴师报复讨伐鲁国。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对鲁国来说,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卫国家的带有正义性质的战争。曹刿所论的就是这次“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四个段落。下面逐段地加以讲解,第一段的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在这里,作者把战争发生的时间和齐国进犯、鲁国准备抵抗的形势作了简要的交代。可是,直接叙述历史事件的文字是很少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作者是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曹刿这个历史人物的身上了。怎样描绘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它直接表现了曹刿那卓越的见识和果敢的作为,使得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两句对话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乡人”是不明事理的,“肉食者”是腐朽无能的,从而,又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衬托、对比当中,更进一步地、突出地表现了曹刿的性格特征。两句简单的对话在刻画人物上就起了这样重要的作用。文学的语言要求简练,要求用最少的话说出最多的意思,这就是所谓“言简意足”。从这两句对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左传》的文章是具有这种“言简意足”的特点的。

  《曹刿论战》的第二段写的是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他们两人的谈话。庄公所讲的三条依据,即他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只有第三条是给人民办的好事。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这样一个正确的道理,所以他和鲁庄公谈话的时候,才不去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这种观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地是进步的、是高明的。讲到这儿,再对照一下前边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那句话,我们对于曹刿这个人物,以及从谈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见识,就会理解得更加清楚了。这一段的内容很重要,它是鲁国对敌作战的基础和取得胜利的保证,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占去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三次问答写得很紧凑,一种战胜敌人的依据被推翻了,接着就提出第二种,一波才平一波又起,使得三组平列的句子活泼起来,文章出现了波澜。“长勺之战”是弱国抵抗强国的一次战争,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跟敌人作战,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读者所关心的。所以,每听庄公说起一条依据,我们都替鲁国抱着一线希望,这样一起一伏,直到曹刿说出“可以一战”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悬念才平定了下来。这段文章在读者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也是波澜起伏的。

  第二段讲的是战前的准备。作为一个故事,它是情节的“发展”阶段。下面第三段写到具体的战争场面,就是“高潮”了。这一段写的是“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读这段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左传》的作者在文章的剪裁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是文章的剪裁之妙。作者是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上的一般情况,略去了和这次战争的特点没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这样,剩下来的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我们再进一步看,即便是这“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也没有作原原本本的叙述,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四个字──这又是文章的剪裁之妙。这样写法,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是符合实际情况,在紧张战斗的时刻,曹刿只能用简明的话语作出判断和决定,而不可能把他那观察、推论的过程和理由作出详细的说明。曹刿只说四个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第二方面,这样写也为下一段的议论发挥设下了伏笔,使得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而且每段之间又各有重点,紧紧相连。

  读完了第三段,我们也不禁要问:曹刿为什么要这样指挥军队呢?他的根据是什么呢?作者在最后一段里作了解答:“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这’”这一段是《曹刿论战》的议论中心。古时作战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击鼓就是向士兵发布前进冲锋的命令。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勇气正足,所以说“一鼓作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逐渐衰落下来,所以说“再而衰”: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完了,所以说“三而竭”。在“长勺之战”的战场上,齐国的统帅击了三通鼓以后,鲁国的曹刿才第一次击鼓,这样,鲁国士兵在勇气上压倒了敌人,也终于战胜了敌人。所以曹刿总结说:“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说,是非常高明的。以上是解释“击鼓”,接着,曹刿又解释“逐师”。他经过实际调查,看到“辙乱”、“旗靡”,证明了敌人是真正的溃败而不是有计划的撤退,证明了敌人没有伏兵,这才长驰直下地率领军队向败退的敌人冲上去,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故事发展的过程看,这最后一段是情节的“结局”部分。到这里,曹刿已经把致胜的原因交代完毕,这个历史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二百二十二个字,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又是非常丰富的。概括地说,《曹刿论战》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它全面地叙述了一个历史事件──齐、鲁“长勺之战”,包括了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二,它生动地描绘了曹刿这个人物形象,介绍了他的思想、见识和才干,也刻画了他的言谈行动和声音笑貌;第三,它深刻地发挥了战略的议论,对“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结合事实作了简要生动的阐述,使人非常信服。上述三方面,又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段与段之间各有重点,相互联系;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有转折,也有波澜。只用二百多字写成的这篇短文,在写作艺术上的成就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虽鄙不顽犹大智──为鲁庄公说句公道话

马庆珍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有一篇古文《曹刿论战》,我按照课本教参讲了多次,每次讲鲁庄公这个人物,说他“鄙”无“远谋”,简直一无是处时,总觉得这样评价他,有失公允。

  当然,从本篇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来看,重点确实应以分析曹刿如何论述战争为主,而以鲁庄公作对比,两相对照,突出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无“远谋”。出于课文的对比写法,这样讲固然必要,但若把鲁庄公说成一无是处,恐怕也未必合乎实际。就拿鲁庄公跟曹刿讨论迎战齐军的作战条件来说,两人对话的气氛是轻松的,鲁庄公并未以国君的威势压人,而是有问必答(鲁庄公的“衣食所安,弗敢专”,曹刿认为是“小惠”,靠不住;又提出“牺牲玉帛,弗敢加”,曹刿认为是“小信”,也靠不住;最后又提出“小大之狱”“必以情”,才得到了曹刿的肯定。可见谈话是没有拘束的)。当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小惠”、“小信”等迎战齐军的条件时,他并未因为自己是国君而觉得难堪,也未耍国君威风,更没因为军机大事,乃国之特级绝密,尔等不得“间焉”而拒曹刿于门外,而是如实亮出“家底”(“小惠”、“小信”都不行,又提出“小大之狱”“必以情”的条件)同曹刿探讨这场战争的作战基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鲁庄公的平易近人,他的臣属(据说曹刿是一名武士,即保卫宫廷的士兵①)及民众是容易接近的。这在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个了不起的优点。

  在战场指挥作战时,他的“将鼓”、“将驰”均被曹刿制止,曹刿并代替他指挥。这又说明他能从善如流,勇于接受意见,特别是在战机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能果断地听从别人比自己高明的指挥,这是需要大度和勇气的。他没有因为别人“抢”了自己作为国君,当然也是三军最高统帅的指挥权而觉得脸上无光,更没有认为曹刿有野心,而是充分信任曹刿,真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不知鲁庄公平时是否熟悉他宫廷里的这位士兵,如果不熟悉,那么一定在同曹刿讨论战争问题时,对曹刿作为充分的观察;否则,他绝不会昏庸到冒险把国家存亡的大事押给一个不知底细的人。)

  最后,当战斗“既克”时,他立即“问其故”,说明鲁庄公并不甘于自己对战争的“鄙”无“远谋”的湖涂状态。

  总之,鲁庄公虽然对战争“鄙”无“远谋”,但却为臣属及民众所易于接近,又能虚心接受意见,而后者又大大弥补了“鄙”无“远谋”的缺漏,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也。设若当初他根本不接见曹刿,或见到曹刿,但一听他敢于否定自己的意见,觉得冒犯自己国君的尊严,因而火冒三丈,特别是在战场上“将鼓”、“将驰”的命令全被曹刿制止,继而代替了自己的指挥,因而认为曹刿篡夺了自己的领导和指挥权而把他法办,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同课文的记叙相反了。

  鲁庄公的这个事例也给了人们,特别是领导者以深刻的启迪:只有保持平易近人的作风,善纳雅言,群众才愿意和敢于接近他,向他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认为自己比群从高明,甚至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群众见了就害怕,那么再精明也不如“鄙”无“远谋”的鲁庄公。

  《曹刿论战》是给初中三年级学生讲的,当然不能讲得过细,但只讲鲁庄公“鄙”的一面,不讲他优点的一面,恐怕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不会太大。
3,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理解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指挥战争的策略是否得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大因素。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掌握一些特殊文言词语用法,了解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 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 、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或容易读错的字正音,了解文句意思。
②课文共3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第1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3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可不可以打,最后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所以课文详写战前讨论(论战),略写战争经过。
四 、研读课文
1、分析课文第1段。
①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齐师:军队。乃入见:于是,就。衣食所安:所用来养生的东西。小惠未徧:小恩小惠。
必以情:实情。忠之属也:一类、之类。
可以一战:可,可以。以,凭借。一,助词,加强语气。
②这段文字先交代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和形势,接着写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谋划迎战条件,再具体写曹刿与鲁庄公的讨论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a.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伐”即齐国借口讨伐,要达到吞并他人扩张自己的目的。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b.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c.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3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作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③课文第1段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及双方的形势,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的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④集体背诵课文第1段,简要复习第1段内容,导入下文。
课文第1段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就可以打仗致胜的看法,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入侵。并表示作战时他愿意协助鲁庄公指挥战斗。课文以此由写战前曹刿论战到战时曹指挥作战。
2、分析课文第2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战于长勺:在。齐人三鼓:击鼓。公将驰之:他们,指齐军。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他们,指齐军。
(2).这段文字记叙曹刿指挥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军队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但重点却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②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3).第3段记叙了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经过,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防御、反击、追击的三个阶段,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3、分析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公问其故:指代战胜齐军这件事。一鼓作气:击鼓。再而衰:低落。三而竭:尽。惧有伏焉:兼词“于之”,在那里。故逐之:追击。
(2).这段文字写战后曹刿对鲁军能够战胜齐军的总结,写得非常简洁,紧扣“论战”,抓住第2段中的“击鼓”和“逐师”展开,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才智。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打胜战争经验上来。
②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和如何选择追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照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引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3).第3段记叙了曹刿总结战争取胜的原因,是第1段“论战”的继续,进一步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才智。
(4).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4、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而课文内容却是全面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叙述得非常简略。课文是怎样以简短的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为下文总结战胜经验作了铺垫。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让曹刿的战略思想指导战争,以由战争实例来证明曹刿的作战理论。
(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课文让鲁庄公的鲁莽无知和曹刿的远谋才智进行对比,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战争胜利了却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刿却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知道民心所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又有重视调查研究,谨慎仔细,不盲目决断的作风。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对话来表现的。这样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论战时侃侃而谈,指挥作战时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板书设计:
一、 文言词语
二、 课文内容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详写)
战争过程:略写。
战后分析: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详写)
三、 人物形象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
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噪冒进
相关阅读
1,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前643年),是齐僖公的小儿子,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执政。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使齐国发展为泱泱大国。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乱以助邢、卫,解周王室之祸,定周襄王之位。特别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军队,征伐南方的楚国,迫楚订盟,阻其北进,奠定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与会者有鲁、宋、郑、卫、许、曹等国,周天子也派人前往。齐桓公在位43年,纠合诸侯26次,建立了齐国历史上首霸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功业。是齐国诸君中功业最显赫的君主。  
一、少年:聪慧友善、顺势乘时登君位   (?—前686年)
  可怜身世   姜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三儿子 ,他还在幼年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王齐僖公死后,他的大哥诸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就是齐襄公。但是齐僖公活着的时候曾封深受他喜爱的侄子公孙无知享受太子的待遇,齐襄公即位后取消了公孙无知的太子待遇,引起了公孙无知的怨恨,产生了除掉齐襄公自立为君的念头。又兼齐襄公即位后淫乱乱伦、滥杀无辜、欺压大臣,政局一片混乱,齐国内乱的火药味极浓。一旦发生祸乱,姜小白和他的二哥公子纠因为自己的公子身份必定难逃刀俎之灾。于是便各自逃离了齐国,在流亡中寻找避难之所。他的二哥公子纠由他母亲带领、他老师管仲辅佐到鲁国姥姥家去了。姜小白的姥姥家是卫国,一则卫国离临淄很远,二则卫国弱小,姜小白又没了母亲,怕受政治牵连,不愿意收留小白。姜小白只得到离齐国较近的莒国避难。年纪轻轻的没娘孩子遭此政治流亡的磨难,必然引发人们同情弱者的恻隐之心。但是,年龄最小的公子小白由于他的政治前景一片黑暗,几乎没有任何赖以腾达的客观条件,因而大多数的政客不把政治筹码投在他身上,就连他的老师鲍叔牙也因为看不见出头之日而不想继续教他了。管仲开导鲍叔牙说:“齐国人因厌恶公子纠的母亲,以至于不喜欢公子纠本人,反而同情小白没有母亲。诸儿荒淫残暴必遭杀身之祸,将来统治齐国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虽然没有公子纠聪明,而且还很性急,但却很大气,考虑问题很全面、很长远。公子纠即使日后能即君位,因他只会耍小聪明,也将一事无成。到时不是你鲍叔牙来安定国家,还有谁呢?”管仲的分析还真有点预见性。
  聪慧善交  公子小白虽然年轻,却是一个非常聪明而有远见的人,他根据当时齐国宫廷权力斗争的形势,寻找自己可靠而强有力的支持力量。齐国的高氏、国氏二家都是周天子亲封的卿大夫,处在监国的地位,朝中、国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掌握着一定的实力。特别是高子,姓高名傒字敬仲,史书对他有“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情服”的赞美之辞。于是,小白便有意识地与他们结交,获得了他们的好感,争取了他们的支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系齐国长远利益的共同志向使公子小白与齐国的重臣高子、国子走到了一起,彼此关系十分密切。高子、国子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上卿地位和德高望重的影响,做了两件彪炳齐国历史的大事:一是粉碎了发动政变杀齐襄公而夺权的以公孙无知为首的“四人帮”,二是选中并拥立了具有雄才大略的公子小白。杀了公孙无知,按当时的礼制原则,当迎立在鲁国避难的公子纠即位。高敬仲深知公子纠肤浅任性,难成大事,便秘密派人到莒国,让大气且有远虑的公子小白速速回国,与其兄一争君位。由此可以看出,高子、国子明白公子小白是他们三兄弟中最杰出的一位,但是若按照正常发展,公子小白是不可能登上君位的,乱中夺权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而高傒积极参与和谋划粉碎公孙无知集团的政变,也是为公子小白上台做准备。所以,当公子小白先公子纠一步到达齐国时,高子、国子果断地联络齐国的实权派贵族,迅速立公子小白为君。正是高子、国子废君、立君的回天巨擘,开启了齐国历史最辉煌的篇章。
  顺势乘时 公子纠的老师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老师是鲍叔牙。齐国发生内乱,管仲跟随公子纠流亡到鲁国,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流亡到莒国。后来又发生了公孙无知杀齐襄王篡位,不久公孙无知又被大臣所杀一系列宫廷内乱。鲁庄公闻听齐国无君,就率兵护送公子纠归国即位。路上管仲想到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到齐国的距离比鲁国近。于是带30人,骑上快马,到齐国边境去拦截。小白与师傅鲍叔牙也向莒国借得兵车百乘往齐国赶。这边管仲昼夜兼程,总算从后面赶了上来。管仲见小白端坐车中,突然弯弓一箭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重重地摔倒在车里,头摔在车辕上也磕破了。管仲以为小白是决死无疑了,便回营报与鲁庄公,与公子纠饮酒庆贺。然后一路慢悠悠从容而来。没想到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带钩上,小白知道管仲的箭法厉害,生怕他再射,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吐血诈死。这一诈死显示了小白临危不惧的超凡智慧和杰出的应变能力,不仅骗过了足智多谋的管仲,也骗过了他的老师鲍叔牙和车子周围的侍卫,他们都为丧主而大放悲声。等管仲走远了,众人才明白了真相。于是商议为小白改了装束,封闭了车子,不分昼夜一路疾驰来到临淄。高子、国子早率领大臣在宫殿等候。鲍叔牙入城说:“齐国迎立纠而小白先至,这是天意呀!”众人于是迎立小白入城即位,这就是齐桓公。
 
二、青年:凝心聚力、尊王攘夷创霸业  (前685年—前666年)
 
  拜仇人为相  齐桓公感谢鲍叔牙,决定任用鲍叔牙为相,并下令捉拿杀死管仲。鲍叔牙却推荐管仲为相,自己情愿当副手。齐桓公很想不通,但鲍叔牙说:“那时我与管仲都是各为其主,管仲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管仲强我千倍,如果您想富国强兵,成就霸业,非用管仲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得衣带钩呢?”后来鲁国迫于齐国的压力,杀了公子纠,把齐桓公的射钩仇人管仲用囚车送还齐国。当时鲁国有了解管仲的,建议鲁庄公杀了他再献齐国,免得为齐国所用。鲁庄公不忍获罪于齐,没有采纳。管仲至齐,齐桓公果然听鲍叔牙之言,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贤达大度。齐桓公穿戴整齐,准备了仪仗,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并立即在宗庙里接见了他,表现出了干事创业君主的大家风范和广阔心胸。他向管仲问政说:我的哥哥襄公诸儿,骄奢淫佚,不理国政。他看不见贤士,只宠爱女色,不管前线将士的疾苦。国家怎么能向前发展呢?我现在继位当了国君,你怎么才能让我安定国家呢?管仲被桓公诚恳的态度感动了,便直来直去地说:想安定自己的国家,就要称霸诸侯,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国家也不会安定。桓公一听管仲要他称霸诸侯,赶紧把想了很久的如何治国称霸问题摆了出来,说:“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 齐桓公接着问:“怎样才能得民心呢?”管仲说:“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意为国家出力。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通常讲安定的国家常富,混乱的国家常贫,就是这个道理。”齐桓公又问:“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呢?”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要训练好士气旺盛的军队。”齐桓公问:“士兵训练好了,如果财力不足,又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取天下物产,互相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自然就增多了。军队的开支不就可以解决吗?”齐桓公急不可耐地问管仲:“兵强、民足、国富,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吧?”但管仲仍说不要急,争霸天下是件大事,切不可轻举妄动。当前迫切的任务是让百姓休养生息,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不然很难实现称霸目的。
  齐桓公觉得管仲能帮助自己干一番治国称霸的大业,就说:“现在我任你为相,全权处理军国大事!” 桓公为了给管仲行使权力的条件,立即拜管仲为上卿,位在高氏和国氏之上,国事不论大小,全凭管仲裁决。赐给管仲一年的市租,并赐给管仲3处宅第。为表示对管仲的尊崇,还拜管仲为仲父。使管仲拥有了制约高官、富豪和宗亲的权力,不仅有任贤之名而且有任贤之实!齐桓公以仇人为相国的博大胸怀千古昭彰。
  后来弦章曾对齐景公说:“我听说,只有水深而且面积大的水里才有大鱼;只有贤明的君主身边才有忠于君主的贤明大臣。以前的齐桓公时代,是因为有了齐桓公这样的明君,才会有管仲这样的贤臣。假若是现在齐桓公坐在这辆车上,那么这车子周围一定都是管仲那样的贤臣。”这话真是说到家了!倘若管仲不是遇上了齐桓公,活下来的机率也渺渺,还谈什么“闻达于诸侯”?
  招募贤能  齐桓公作为一国之君,十分坦白地对管仲说:“仲父要我称霸天下,可我有三大缺点:一是好打猎,二是好饮酒,三是好女人,不知是否还可以治理国家?”管仲听后说:“这三样的确是缺点,但却都不是最要紧的,可以容忍。”桓公请教国君最不可容忍的缺点是什么,管仲说:“不了解贤人,了解了贤人而不加任用,虽任用了却又不相信,即使相信了却经常使小人参杂其间,对一个国国君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桓公认识到人才是称霸的重要因素,就下决心诚心诚意地招募贤能之人。
  齐桓公为了招募人才,专门设置了一个有火把的庭院,作为接见想见他的学士的“接待室”,他每天都在那里认真地等候。一年过去了却没有学士前来。后来有个乡间老人来了,齐桓公问他有什么本领,老人说自己擅长“九九”算术。桓公说:“只会‘九九’算术怎么有资格求见我呢?”老人说:“我不是认为会‘九九’算术就有资格求见您。我听说大王设置有火把的庭院等待学士,一整年却没有学士来。学士之所以不来是因为大王您是天下贤德的君王,四方的学士,都自觉不如您,所以不来。‘九九’算术谁都知道是很简单的本事,而您还礼遇有这种能力的人,更何况那些掌握比‘九九’算术更深奥学问的人呢?泰山不推辞土壤和石头,江海不拒绝小的水流,才能那么大。先贤们之所以有那么多名言传世,是因为他们不耻于向平民百姓广泛地求教啊。”桓公听后说:“很好!”于是以大礼接待了这位乡下老人。一个月后四方的有识之士相伴一起投奔齐桓公来了。
  《韩非子》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齐桓公时有个有才德而隐居不愿意作官的人叫小臣稷。齐桓公听说后急欲得到这位贤士共同治理齐国,便亲自去拜访小臣稷,可一连去了3次小臣稷就是不出面。好多官员劝齐桓公不值得为一个不知是否有真实本领的隐士费神劳力。齐桓公却十分认真地说:“我听说,平民百姓不轻视爵位俸禄,没办法换来国君;一国之君不爱好仁义,也没办法争取来平民百姓。”结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齐桓公直到第5次才见到了小臣稷。小臣稷被齐桓公的真诚所打动,毅然出山做了齐桓公创立霸业的助手。
  改革内政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之后,与管仲谈了整整一夜,向管仲表明他要称雄中原的决心。为了完成他一生最大的目标,对管仲从仇恨到任而不用,从任而不用到金台拜相言听计从。他对管仲说;“我有了仲父的扶佐,就像飞鸟长了翅膀,渡河有了舟楫,咱们治国、称霸从何处着手呢?”管仲回答说:“要从根本上抓起。”桓公听了赶快离开座位,屈身拱手,非常真诚地问:“齐国的根本是什么呢?”管仲说:“齐国的百姓就是根本。国君若能轻徭、薄赋、宽刑,一定可以受到百姓的欢迎。”桓公听后,想到他的哥哥襄公因为失去民心而使国家混乱并最终被杀的事实,更觉得管仲说得实在深刻,就对管仲说;“你这么重要的话我不能一个人听,我要举行一个仪式让我的先君们也听到。”于是,齐桓公宣布命令,让大小官吏准备好记录用具,次日到太庙集合。听桓公宣布了管仲的讲话。为了表明自己的爱民之心,下令减轻赋税,减轻刑罚,开放水泽和河流,让老百姓去捕鱼。降低关税。要求对内讲忠信,对外讲礼仪。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富民强国上。
  管仲向桓公提出,为了保证推行增强国力的军政改革,5年内不对外发动战争,齐桓公一口答应。齐桓公军政改革的目标是富国强兵。根据齐国的情况,将旧法合理部分“择其善者”实行,对那些不适合现实情况的,坚决废除。他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了取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使人民的正当要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得到保证。振兴实业,对贫困无财产的国人慈育救助,敬重百姓、贵族,很快实现了国内秩序井然的安定局面。他借助先王成法的名义,遏制了旧贵族对改革的反对。他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制度,高悬于荣辱柱上,依法行政,以法度作为衡量善恶是非标准,以赏罚作为奖善惩恶的尺度。
  在政治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重新划分建立了行政区划。把国都分为6个乡,工、商各3个乡,不服兵役。士分15个乡,由桓公、高傒、国子各管5乡。这些士按照一定的系统和编制(轨、里、连、乡、师)组织起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军事训练。因为他们平时生活在一起,非常熟悉,可以做到白天打仗时只要看到就认识是否是自己的人,晚上打仗听到说话声和脚步声也知是否是自己的人,绝对不会自相残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这样的组织还像是生产组织,让士兵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春、秋两季进行军事训练,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既壮大了军事力量,又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国都内的行政区划是5家为轨,10轨为里,4里为连。10连为乡,分别由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或乡大夫)管理。全国的行政区划是30家为邑,邑有司;10邑为卒,卒有卒帅;10卒为乡,乡有乡帅;3乡为县,县有县帅;10县为属,属有大夫。朝廷立5个大夫,各管一属。这样从上到下,建立起统一的行政机构,各级官吏保治一方。齐桓公把军政改革与行政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把全国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纳入军事编制,建立军政合一的体制。新设的轨、里、连、乡的行政编制,又是军事编制。1轨5家,出5名兵士;1里50家,出50名兵士;1连200家,出200名兵士;1乡2000户,出2000名兵士,分别由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领导。5乡10000户,出10000名兵士,为1军。全国士乡共15个,就是3万户,出3万名兵士,组成3个军,3军分别由桓公、国子、高傒统率。这样,一套完整的军事机构建立起来了。有了这样一支3万人的常备军,就可以横行各诸侯国,无敌于天下。
  桓公任用官吏采用选举制度,由乡长和属大夫向上推荐人才,朝廷重臣进行考评,桓公亲自策问,在官吏的任用上实行“三选法”。所谓“三选”,就是让地方上把优秀人才推荐上去,上边给他一定的工作,经考察确有能力,国君任命为适当官员。又规定,地方官吏如果压制埋没人才,有贤人而不举荐,就要治以“蔽贤”“蔽明”罪,受到法律制裁。同时,还极力搜求外国的人才,齐桓公选了几十个人,给他们配备好马匹、车辆和足够的钱粮,把他们派到外国去,想办法把外国的能人请到齐国来。也有人说这些人是齐桓公派到别国刺探情报的,觅聘能人也好,刺探情报也罢,反正两项工作不矛盾,都是为齐桓公的称霸大业有好处的。
  实行“四民分业定居”的政策,把全国人口按照地域和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各居其所。在重农的同时,发展工商业。把工、商两种人与士、农并列,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齐国地处海滨,有很长的海岸线,盛产鱼盐,这是任何内陆国家不具备的优势。同时,齐地还有大面积的丘陵地带,山上种有桑树,宜于养蚕,便于纺织业发展;其他杂树众多,不缺烧柴,有铜铁资源,冶炼业发达,齐国的人民很早就有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工商贸易的传统。齐桓公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国方针,把工、商之人与士、农等同对待,它不仅包含着承认工商具有合法地位,还包含有在政策上保护、鼓励各种行业独立发展的内容。齐桓公认为四民杂处不利于事业的发展,让从事同种职业的人住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切磋技术,促进发展,一方面可以对下一代产生深厚的影响,使他们在耳闻目染中自然而然地继承父兄之业。“四民分业定居”能让士人清净,使工匠做工,使商人贸易,使农民种地。而且要求世代子承父业,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
  齐桓公的经济改革以利民富民求得利国富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主要措施是以“相地衰征”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官山海”实行盐铁专卖,增加国家财源,以边关开放加强商业流通。齐桓公重视农业。齐国的地形复杂,耕种不同的土地却要按一种标准纳税,显然是不公平的。不解决这种不公平,就会打击一部分人种田的积极性,进一步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因此,桓公在管仲帮助下提出了新的纳税政策:“相地而衰征”。“相地”是观测评估土地,以区分土地的肥瘠好坏;“衰征”是依土地等级征收赋税。“相地衰征”就是根据土地质量的好坏按不同的等级征收地租,这时齐国已开始征收实物地租了。“相地衰征”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保证了粮食生产。
  齐桓公并不像他同时代甚至后代的别国国君一样排斥、压抑工商业,而允许、甚至于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为了国家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他还在管仲建议下实行“官山海”的办法,“官山海”就是对盐铁业的经营实行民办官营,即由民间生产,由官府统购统销。就是国家垄断盐、铁的经销。国家先把盐和铁收购起来,然后加价卖出,就可以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民办官营的经营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煮盐、冶铁的积极性。同时,为了保证流通,齐桓公大胆制定边关开放政策,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国商人到临淄来作买卖。一是减少关税,甚至免收关税。二是根据客商车辆的多少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包括吃、住和马匹的喂养。这些改革措施在5年内基本落到实处。经过改革,齐国经济发展很快,可以说是达到了民富国强的目的,为齐桓公称霸大业的实现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从民出  有一次齐桓公外出,在平陵看到一个很大年纪的老人独自生活,齐桓公便走到老人身边询问,老人平静地回答说:“我家的人不少,光儿子就有5个。可我家实在太穷了,没能力给他们娶妻生子,我只好都把他们打发出去挣钱,现在还没回来。”桓公听后陷入了沉思。这一家没有一个女人操持家务,实在太可怜了。过了一会儿他下令说,从养在宫外以备随时送进宫里的女人中选出5个,给老汉的5个儿子做妻子。于是桓公发布命令规定,男子30要娶妻,女子15要嫁人,否则就是犯法。这样以来,不仅减少了孤男寡女,也为齐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庄子》记载:有一天,齐桓公一个人在屋里读书,一个善做车轮的木匠在院子里干活。那木匠看到桓公读书十分认真,就放下工具走到屋里问桓公:“国君您读得这么认真,是一本什么书哇?”齐桓公不经意地说:“是圣人的言论。”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笑着说:“圣人当然是死去了。”“那么,国君您就是在看古人没什么用的东西了。”桓公本没把木匠放在眼里,现在他却得寸进尺,竟对古圣先贤的言论进行批评,禁不住有些生气,便放下书,走到木匠跟前说:“我当国君的读书,你一个木匠竟然信口评论!你为什么说古人言论是没什么用的?说得有理算完,如说不出道理就杀头。”那木匠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从我制作车轮的事情推测的:做得太快了卯榫容易松滑;做得太慢了就很难顺利地整装。这种不快不慢的火候,全凭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嘴里是说不出来的。既然说不出来,就没办法告诉我儿子,我儿子也没办法从我这里得到。所以我70岁了还是自己做自己的。我由这个事理推测,古代的人死了,他们那些不能传授的东西也随他而去了,能写进书里传授给别人的东西,是缺少其中的精华和奥妙的东西。”听了老木匠的话,齐桓公的气不仅消了,还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这老木匠的话虽然有点过分,却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确实不能食古不化,不能读死书,凡事不能死搬硬套。齐国开国祖宗姜太公的建国方针不就是根据齐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吗?治国方略应该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齐桓公还接受了点民众是政治之本的思想,做了一些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除了上述一系列富民政策外,还有两次代老百姓偿还了高利贷利息。一次是把国库中的美锦给了放贷之家,代借债人偿付了利息。另一次是把宫中收藏的玉璧奖赏给那些放债者,放债者们便自觉地毁掉了借据,免了借债者的债务,同时还献出积蓄,赈济贫穷。这说明,当时的民本思想已影响到齐桓公,不过他还没有真正做到把老百姓比做天。
  会盟诸侯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继位后的第二年带兵伐鲁。鲁国大军在曹刿的指挥下与齐军在长勺作战,很快便击退了齐军。在长勺吃了败仗的齐桓公心中窝火,回国途中考虑到自己在逃亡莒国的时候曾到过谭国,受到谭国冷遇,于是又率军去攻打谭国,谭本是小国,哪是齐国的对手,所以桓公很快就灭了谭国,心理暂时得到了平衡。
  公元前683年,齐桓公高高兴兴地从鲁国迎接了周王室的姑娘(王姬)做妻子。当时有那么一个规矩,周王室的女儿出嫁,可以由鲁国主持仪式,所以齐桓公娶王姬,可以到鲁国迎亲而不必到王城。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等五国国君在齐国的北杏会盟,目的是大家同心协力平息宋国争夺君位的变乱,因为是在齐国会盟,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天下会盟的记录,所以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提高。因会盟时也曾邀遂国国君入盟但却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便轻而易举地灭掉了遂国。
  灭遂以后,齐桓公又率大兵杀向鲁国。鲁庄公主动要求免战,并要求与齐结盟,齐桓公觉得兵不血刃便制服了鲁国,也就答应与鲁在柯地会盟。但是在会盟时发生了意外。当双方登坛还未入座时,鲁庄公从怀里拔出剑来,一把拉过齐桓公,对桓公说:“我们力量小,你们齐国就经常欺负我们,我反正是要死,现在就与你拼死在坛上算了。”这时齐桓公那目空一切的胜利者的气势早就一扫而光,吓得脸色发黄,浑身打颤,说不出话来。管仲刚要前去救驾,却又被曹沫拦住。齐桓公不得不答应了鲁庄公提出的齐、鲁以汶水为界的条件。与鲁庄公在柯会盟的失败教训了齐桓公,使他认识到时机不成熟时的轻举妄动是不行的,轻则劳而无功,重则功败垂成。
  公元前680年,曾参加北杏会盟的宋国又背叛了盟约,齐桓公认为齐国不能白白地让宋国这样耍弄,决定要教训宋国一下,于是就约了参加北杏之盟的陈国、曹国一起出兵伐宋。齐桓公先派人带着丰盛的礼物去朝拜周天子,然后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当时许多诸侯国早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现在忽然冒出个齐桓公来对周天子如此敬重,还送厚礼,周天子正想借齐国的力量来树立一下天子的威望,理所当然地要答应齐桓公的要求,于是让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曹三国的兵力伐宋。宋国看到这次齐国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头很大,不敢落个抗御王师、与王室作对的罪名,就请求归顺王室,愿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着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国国君惠公、郑国国君厉公、宋国国君桓公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宋国不能不到,其他国也不敢不到,于是各诸侯国君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了。
  齐桓公八年(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十二年(前674年),齐桓公出兵伐戎,没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却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因为齐桓公保卫华夏、攘除夷狄的影响产生了。之后,齐桓公又于公元前671年,与鲁庄公在扈会盟。公元前668年,帮鲁庄公伐徐。公元前667年,在幽地会盟诸侯,齐桓公一直是以盟主的身份主持会盟。
三、壮年:济危扶患、一匡天下称盟主  (前666年—前651年)
 
  齐桓公维护周天子、周王室的“匡天下”行为,是齐桓公最举世瞩目、永垂史册的功绩。
  征伐山戎  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4年)。山戎人大规模进攻北方的燕国,燕国由于国力弱小,无力对付山戎人,燕庄公便向与燕国接壤的齐国请求支援。齐桓公想到自己是诸侯盟主,有救援燕国的义务,又想到若燕国亡于山戎,唇亡而齿寒,齐国边境也就不得安宁了,于是便答应出兵。又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很快击溃山戎,便约鲁国一同讨伐山戎,鲁国答应这次一定会出兵相助,谁知鲁国君臣却怕师行数千里劳而无功,只在口头上答应,而在齐出兵后却并未真正发兵。齐桓公无奈,只好单独去与戎人较量了。
    齐桓公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亲率大军伐戎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掳掠大量财物解围而去。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杀得山戎兵落荒而逃。山戎首领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孤竹国(今河北西北部)。齐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国,孤竹国派人诈降齐军,献上山戎首领首级,谎称孤竹国国君已弃国逃往沙漠。齐桓公以降将为前部,率军追赶。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荒漠,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放眼望去只见茫茫一片平沙,狂风卷地,寒气逼人,齐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齐桓公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挨至天明。谁知沙漠中的白天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老马识途的成语就源于此。
    孤竹国国君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便举兵攻进无棣城,赶走了守城的燕兵,躲避在山谷中的百姓也随着回城。齐桓公命令将士数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然后,又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让敌军逃跑,教王子成父和隰朋率一队兵马埋伏在北门之外。当天夜里,齐军内应放火后砍开城门,放大军兵马入城。孤竹国国君见势不妙,率众夺路而逃,直奔北门。谁知一行人刚刚冲出北门,就被路旁伏兵截住。孤竹国国君死于乱军之中。齐桓公凭借人强马壮,军力强大,又有燕人帮助,经过6个月的艰苦征战,终于把山戎人打败,平定了北方。齐桓公灭了令支、孤竹,将新征辟500里土地,全部交给了燕庄公处理。
  齐桓公打败山戎救了燕国,率领大军回国。燕庄公觉得因国小力薄,仰仗齐桓公才赶跑山戎,对齐桓公的感激之情无法报答,所以当齐桓公回国时他送了一程又一程,当不得不分手时,燕庄公已送进齐国60里了,齐桓公发现后说:“按照礼的规定,诸侯相送不能送出国境,我不能破坏这规定而对你们燕国无礼,就以此地为界,那60里土地就送给你们燕国吧。” 齐桓公又对燕庄公说:“你应该执行你的开国之君召公时的国政,并要像周成王和周康王时那样,按时向周天子纳贡。”燕庄公感激涕零,诺诺称是。
  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邢是小国,无力对付狄人,必然要找诸侯的盟主齐桓公。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春天,齐桓公、宋桓公、曹昭公各率本国兵马共同救邢。当齐、宋、曹军队到达时,邢国百姓如见亲人,纷纷投奔。狄人见齐桓公率大兵相救,当然退兵,可邢距狄人较近,会经常受到狄人骚扰。为了一劳永逸,三国决定把邢国迁得离狄远些,齐桓公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较为安全的夷仪(今聊城西南)。齐桓公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还给邢国留下100辆兵车、1000名士兵的武装,使破乱的邢国得到安定。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又考虑卫国已是君死国灭,要重新建国,便于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给卫国筑新城,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恢复了卫国。邢、卫两国遭狄人洗劫后,在齐桓公帮助下得以复国。当时的人们称赞说:邢国人迁进新都城,好象回到了老家;恢复后的卫国,人们心情高兴,也忘记了亡国的悲痛。
  齐桓公救燕、救邢、救卫等这些合于礼的行为,震伏了中原众诸侯。诸侯不仅畏惧齐国国力的强大,更加感激齐桓公的仁德。齐桓公不计财力物力,不计个人得失,以救世主的姿态济危扶困的义举,大大提高了齐桓公的威望。各诸侯国见到齐桓公一心为天子、一心为别国、真心诚意地履行中原盟主义务的实际行动,对齐国更加敬重。齐桓公看到这种情形,心中非常得意,以后便把“尊王攘夷”作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齐国的霸主地位更加牢固。
  善交鲁国  伐戎助燕,齐桓公请鲁国相助却并未看到鲁国的一兵一卒,桓公很生气,本欲起兵教训一下鲁国,但想到鲁国与周王室的特殊关系,若与鲁国刀兵相见,与自己“尊王攘夷”政治纲领不符。再者鲁国与齐国是近邻。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是名符其实的周王室的保卫者,改变了对鲁国兴兵讨伐主张,主动地与鲁国结交。齐桓公派人把在伐山戎时得到的珍宝分出一部分,送到鲁国的周公庙里,这叫献捷。按规定齐应向周天子献捷,现在却让鲁国享受了本应是周天子享受的礼遇,齐桓公主动与鲁国结交的意图昭然若揭。鲁国因未出兵助齐,自觉理亏,本就怕齐寻衅,现在看齐国向自己献捷,虽明知不合礼的规定,受之有愧,却对齐桓公表现出的宽宏大量和仁者风范由衷地敬佩。
  齐桓公二十四年(前662年)。鲁庄公死,先是庄公之子公子般继位,但不久就被庄公的弟弟庆父杀掉,立了庄公另一个儿子开,就是鲁闵公。原来庄公的夫人哀姜无子,其妹叔姜的儿子叫开,公子般是鲁庄公与孟任所生。庆父与哀姜私通,答应帮助立叔姜之子开,所以当公子般继立后庆父派人将其杀掉又立了开,但闵公开在其继位后仅3年又被人杀死,鲁庄公的另一个弟弟季友又立闵公的弟弟为德公。这几年的鲁国之乱,都是庆父搅和的,所以当僖公继位后,庆父无地自容,自缢而死。庆父的一切所做所为哀姜都是参与的,齐桓公听说后大怒,便把已逃到邾国的哀姜要回杀掉,把尸体还给了鲁国。
  齐桓公这种为了齐鲁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惜诛杀齐王室嫁出去的姑娘的做法,显然有些过分,因为齐王室嫁出去的姑娘总是人家鲁国的人,怎么处理完全可以由鲁国作主。但是,齐桓公的这种做法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他是在用别人的生命维系自己的政治联盟,维系自己的政治纲领。
  抵御强楚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中原诸侯也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那时候,齐桓公的盟主地位只有南方的楚国不服,与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秋,楚国对郑国发动了进攻,齐桓公当然要想办法救援郑国,就约集各国国君在阳谷会盟,商讨伐楚救郑。又考虑力量不够大,就又派人与鲁僖公商议,要求鲁国出兵。近几年齐鲁两国关系一直不错,鲁国也就痛快地答应了。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先对蔡国实行军事行动,蔡国哪里是诸侯联军的对手,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接着,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你们的兵马为什么要跑到这儿来呢?”齐桓公让管仲以“尊王攘夷”政治理论反驳:“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自觉理亏,只得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打探虚实。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看了中原来的各路兵马。齐桓公对屈完说:“诸侯兴兵,并不是为了我自己,实在是想继续先君的友好,你们楚国与我们齐国结为友好怎么样?”屈完说:“您到我们楚国的社稷来求福,不嫌弃我们国君,是我们国君所希望的。”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楚国国力虽然没有这么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再说,楚国又不采取对抗行动,齐桓公觉得时间长了,诸侯大军粮草也成问题,于是齐桓公和中原八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退兵回国去了。齐桓公在回师途中,又讨伐了陈国。
  由此可见,齐桓公的会诸侯,讨不忠,伐反叛,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一定要有利于齐国,一定要有利于齐国称霸诸侯的战略目标。
  左右周王室  鲁僖公五年(前655年),周王室发生了更立太子的事。原来周惠王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后来因惠后喜欢小儿子带,惠王便欲废郑立带。太子郑把此事告知了齐桓公。齐桓公认为既然已立长子为太子而且已告知诸侯,就不该随便更改。再说立长合于规定,不该凭偏爱而废定则,带来王室混乱。于是,齐桓公便与鲁、宋、陈、、郑、许、曹等国国君一起在首止会见太子郑,造成诸侯拥戴太子郑的舆论,迫使惠王放弃更立王子带的想法。周惠王死,王太子郑怕王子带作乱抢权,便不发丧,向齐桓公请求作主。齐桓公本就支持王子郑,所以便在与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了周天子的宝座,就是周襄王。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在支持自己继位上有大功,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肉、彤弓矢以及乘坐的车,在当时这是最高奖赏。《孟子·告子》下篇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内容: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军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建筑新城。这五禁内容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在会上齐桓公俨然是以天子的身份号令诸侯,从而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颠峰。齐桓公济危扶困、“合诸侯”“匡天下”的义举,不仅成功地树立了个人形象,也为齐国带来了领土逐渐扩大的实际利益。同时在客观上保卫了中原的文化和文明,从而使齐桓公的业绩彪炳史册!
四、老年:功成名就  精心守业不苟安 (前651年—前644年)
  纳谏防骄不苟安  齐桓公骄傲情绪在葵丘会盟时就已露端倪了。他对周襄王派来的代表宰孔,虽然心不由衷地履行了诸侯对天子的礼仪,却表现出来了轻慢神情。葵丘会盟以后,齐桓公觉得周天子有其名无其实,国家的事情自己不参与根本解决不了。自己是可以左右天子废立的诸侯,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显示一下自己与其他诸侯的不同。齐桓公觉得管仲劝谏反对有道理,就放弃了封禅的想法。他又想铸一个钟,把自己的功劳刻在钟上传千秋万代。谁知鲍叔牙不同意,鲍叔牙问桓公:“您有哪些作为、品德值得刻在钟上呢?”齐桓公激昂慷慨地说:“我曾包围谭国3年,可以得到它却没占有它,可以说是仁德吧?北伐孤竹和令支两国以后,又把土地返还给了他们,这可以算得上武德吧?我在葵丘大会各国诸侯,使各国之间不再攻伐,这是文德吧?许多诸侯抱着美玉来齐国朝贺,我从未接受过,反而好好地接待他们,并重重地回送给他们礼物,这能说不是义气吗?我文、武、仁、义四德具备,难道不能与尧、舜相比吗?” 鲍叔牙毫不客气地历数了齐桓公的不仁、不义、不文、不武的劣迹,齐桓公非但没有恼羞成怒,而且放弃了那些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想法。
  《管子·中匡》中记载:葵丘会盟以后齐桓公十分高兴,自己追求的称霸目标已经实现,想与管仲一起庆贺庆贺。于是斋戒10天后召见管仲,自己与夫人一起给管仲敬酒,管仲却一脸的不高兴,喝了3杯就走了。桓公怒问管仲为何这样难伺候,管仲说:“沉湎于宴乐就接近了忧患,光想享美味就淡薄了德行,懒于上朝就放松了政事,国家受到危害就危及社稷,所以我才走了。” 桓公说:“我不敢自己苟安。我见仲夫年纪大了,我也老了,我只是想安慰你一下。” 管仲说:“我听说壮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顺应天道行事,一定会有好结果。要接受夏桀、商纣、周幽3个君王亡国的教训,您何必要有所苟安呢?” 桓公于是罢宴饮,第二天上朝就向管仲询问如何建立国君威信、如何治理天下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以示身体力行不苟安。
  有一天,桓公心情不安地问宁戚:“仲父已经老了,如果他丢下我而去,我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丰衣足食地过上太平日子呢?”宁戚说关键是在于得到贤人并且任用他们。并向齐桓公分析了国家得不到贤士的五种阻碍:一是国君根本不喜贤士,阿谀之人在国君身边;二是对贤人大材小用,发现不了他们的才能;三是有些人淹没在人群当中,不在国君身旁,因而被发现得较晚;四是与他们谈话时不是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一旦发现他们语言中的漏洞就依法惩治;五是有些掌握部分权力的人疾贤妒能,变换手法改变国君的求贤规定。齐桓公听后连连点头。并且诚恳地说:“我要把举贤任能的五种阻碍刻在木板上,放在显眼处,作为警戒,天天警示我。”
  经过管仲、鲍叔牙和宁戚等人的规劝,齐桓公彻底地改正了骄横之气,老而不敢苟安,认识到了创业难守业更难,又振作精神,选贤任能,投身到维护霸主地位、进一步壮大齐国国力的斗争中去了。
  帮周室平叛  由于周襄王是在齐桓公等诸侯国的支持下继位的,他的弟弟王子带并不甘心,时时想推翻襄王自立,可诸侯国都支持襄王,自己找不到可依赖的力量,只好与戎、狄勾结起来。从公元前650年开始,夏、扬、拒、泉、皋、伊、洛等地的戎人在王子带的唆使下,共同进攻京师。以至于攻入王城,焚烧了王城东门。周襄王只好向实力雄厚的齐桓公求救。这时的齐桓公已经老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可这关系到周王室生死存亡的大事又不能不管,于是便让管仲带兵去。那王子带见大事不好,早早地跑到齐国来了。对王子带的做法,齐桓公非常生气,本想杀他,但又考虑自己还是他的舅辈,不但没忍心杀掉,还在第二年春天派人向周襄王为之讲情,周襄王本想置王子带于死地,为了给老舅留点面子,便只罚他10年以内不许回京师。
  到了襄王九年,戎人又进攻京师,力量衰微的周襄王又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命各诸侯国共同发兵伐戎救周。赶走戎人以后,各国都留下一部分士卒驻守京师。这样,不仅减轻了齐国的压力,而且效果好,得到周襄王的欢迎。
  齐桓公四十年(前646年)宋伐杞,杞是小国,无力保护自己,而宋又是齐的盟国,这倒弄得齐桓公左右为难。救杞,是盟主分灾救难的义务,否则有失身份;攻宋,是与盟国撕破脸皮动武,怎么办呢?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好办法,就是干脆把杞迁到齐国国内保护起来。于是便在齐国境内缘陵地方筑起一座新城,把杞迁了进来。齐桓公把杞人迁到安全的地方是做了件好事,使杞国的人民免受战争之苦。可以说,齐桓公在功成名就以后,仍然以战略家的眼光履行着一个盟主匡正王室、抗御戎狄、抑强止暴、扶困济弱的义务。
  慎选相国  公元前645年,相国管仲病体沉重,齐桓公去看他,齐桓公问病入膏肓的管仲:“你百年之后群臣之中谁可为相?” 管仲说:“对群臣的了解谁能比得上主公您呢!”桓公说:“鲍叔牙如何?” 管仲说:“鲍叔牙不可为相。我最了解他,他的高尚和无私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自律太严,善恶过于分明,不能容人之过,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国政若交给他,必然上下不讨好。”桓公说:“隰朋如何?”管仲说:“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他能使上下和睦,万众一心。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管仲最后还嘱咐齐桓公要驱逐竖刁、易牙、开方等阿谀小人。管仲死后,齐桓公在悲痛中没忘记管仲的遗言,任隰朋为相后,虽然下不了处死易牙等3人的决心,却也把他们赶出了宫门。齐桓公之所以遵从管仲的遗嘱,是君臣知遇40年共图霸业达成的默契,齐桓公相信管仲的话都是为了齐国的大业。
  管仲死的这一年,楚国向北扩张打败了徐国。徐国是中原的盟国,自然该救援。齐桓公带兵攻楚国的厉邑以救徐国。虽然没攻下厉邑,却也解了徐国的急难。到了冬天鄫国又受到淮夷的欺凌,齐桓公又责无旁贷地与诸侯在淮会盟,商议救鄫的事。可见这个时候的齐桓公还能做到从霸业和齐国社稷大业的高度思考问题。
五、晚年:苦酒自酿、一失足成千古恨  (前644年—前643年)
  废长立幼  齐桓公年事已高,面临立太子大事。他的3个夫人都没有生儿子,6位如夫人却都生了儿子:长卫姬生了无亏,少卫姬生了惠公元,郑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昭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华人生了公子雍。按当时的嫡长继承制,长子无亏是当然的太子。然而齐桓公却要立自己宠爱的郑姬生的公子昭为太子。竖貂、易牙与长子无亏的母亲长卫姬关系密切,就极力主张立长子无亏。开方与三公子元交好,也一心为立三公子而卖力。最终也没有阻止齐桓公自乱法度、废长立爱,把公子昭立为了太子。虽然齐桓公的妻妾和几个儿子都已知道立了公子昭做太子,但却压抑不住争做一代国君的欲望,所以,几个儿子与他们各自的母亲各树亲信、拉帮结派,为争君位而勾心斗角。在这场较量中,长卫姬和他的儿子无亏处在有利地位。一是无亏既以长子身份占天时,也具备一个政治家的政治、军事素质。二是长卫姬受到齐桓公的特别宠爱,她的儿子无亏也就比其他儿子受重视。三是长卫姬周围有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三人出谋划策,而这三人又都得到齐桓公的偏爱,经常在齐桓公跟前讲无亏如何聪明、贤能、忠孝、仁慈,桓公逐渐为之所动,便答应立无亏为太子,废了太子昭。齐桓公当初的废长立幼已经是自毁法章,给捣乱者以可称之机。而后来出尔反尔的随意废立,更是为 “后院起火”备足了干柴和火药!
  重用谀佞 齐桓公能成就霸业,自然有他尊贤的一面。然而他还有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小人的一面。在齐桓公宠信的小人中,有3位头面人物:头一位名叫竖貂,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为了便于接近桓公,竖貂给自己动了宫刑。此人有让人销魂的本领,因能让桓公活得有趣而得宠,官至后宫大总管。第二位叫易牙,此人精通烹调技艺,不仅能尝出淄水和渑水,而且淄水和渑水混合后他也能尝出淄水和渑水各占的比例。齐桓公说“寡人山珍海味无所不知,只有人肉还不知何味”的一句戏言,引发了易牙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亲手蒸给齐桓公尝人肉滋味的献“忠心”机会。第三位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是将来继承君位的国储,是齐国娶卫国的长卫姬和少卫姬姊妹俩时随嫁来齐国的,有点来齐国做人质的味道。开方见齐强卫弱,心存在齐国谋求更大发展的野心。桓公以为开方是对自己的崇拜,就很高兴地让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竖貂等3人出宫,不然必然出乱子。桓公说仲父对他3人有看法,为何不早说?管仲说:“小人就好比洪水,我是堤坝,我在,洪水还不至于泛滥成灾;堤坝没了,您就得离洪水远一点。”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缺少刺激,活着觉得没劲。这时一个妃子对他说:“大王何必在意管仲那个死老头的危言耸听,怎么高兴就怎么活呗!”于是桓公复召3人回宫。后来齐桓公生病,竖貂、易牙他们与桓公的御医常之巫相勾结,矫托王命,不准桓公的儿子和大臣进宫探视。后来又把王宫用高墙堵起来,只留一个小洞,桓公的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当一个叫晏娥的宫女冒死爬墙来到桓公身边,把宫外发生的事情告诉齐桓公时,病中的齐桓公已让饥渴折磨得奄奄一息了。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霸主此时也只剩下在吞咽悔恨中等待死神降临了!
  五子争位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十月初七,齐桓公去世,易牙、竖刁便杀进宫去,把齐桓公的如夫人以及众大夫,乱杀一阵。齐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同时来争抢君位,没人去处理桓公的尸体。斗争的结果,易牙等人取胜,公子无亏立为国君,太子昭失败跑到宋国避难去了。直到齐桓公去世67天后的十二月初八,公子无亏才在老臣的建议下把他父亲的尸体装进棺材发丧。其时,桓公的尸体已腐烂不堪,蛆虫爬出户外。
  公子无亏在易牙等人支持下当上齐国国君仅3个月,宋襄公便会同曹、卫、邾三国之君,合4国之兵讨伐齐国。原来,齐桓公立公子昭为太子时,为了寻求宋国对公子昭的支持,曾把此事告诉了宋国,并通过宋国告知了诸侯。公子昭逃到宋国后,宋襄公觉得有帮助公子昭夺权的义务,便率诸侯会盟大军送公子昭回到齐国。齐国人趁势杀掉公子无亏,准备接纳公子昭。可齐桓公的另外4个儿子看到有机可乘,便又联合在一起抗御诸侯大军,结果被诸侯大军打败。五月,宋国扶公子昭继位,就是齐孝公。八月,葬齐桓公于寝陵。想必是这个葬礼也十分仓促简陋,时至今日,也尚未发现这位最显赫的齐国君主身葬何处。
  可惜齐桓公一世争创了显赫英名与辉煌霸业,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齐桓公的千秋伟业是靠选贤任能创立的,晚年的悲惨下场是由于亲信阿谀小人造成的。用贤则兴,用佞则亡,这一正一反历经沧桑而不改的经验教训集中在了齐桓公一人身上,因而自齐桓公以后,若有英雄豪杰在建立丰功伟绩之后,犯了同样低级的错误,便被称为“齐桓公现象”。综观齐桓公的一生,他志存高远、以民为本、尊贤任能、济危扶困,凝心聚力为既定的宏伟目标不遗余力地奋斗精神,都是可供后世借鉴的。
 
 
 
2,管鲍之交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王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王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国王,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3,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86年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取得胜利,做了齐国国君,是为齐桓公。即位后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在齐国实行全面改革,使得国力迅速强盛;在外交上,齐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借以团结中原各诸侯,受到中原各诸侯的信赖。他曾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充任盟主达40年之久,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实力的第一个盟主。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临终前曾告诫齐桓公耍疏远易牙、竖刁等小人。但齐桓公没有这样做,仍然重用这些人。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患重病,易牙、竖刁等认为机会到了,便假借齐桓公的命令,堵塞齐宫大门,并在大门前竖起一道高墙,不准任何人迸人宫内。齐桓公病在床上,没有一个人过问,最后,这位称雄一世的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内。齐恒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残杀,谁也不管父亲的死活。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中整整搁置了67天,尸体生了蛆也无人收葬,其下场实在可怜。 

     齐桓公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管仲以天纵之才,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后来,管仲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之际,对混乱的朝政非常担忧。齐桓公来看管仲时,管仲希望齐桓公以后要远离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启方三人。

      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说:“为什么?此三人均是忠臣啊。

      易牙为了让我吃上鲜美的食物,居然把他的儿子煮了给我吃;

      竖刁为了侍奉我,竟然自宫其身;

      卫公子启方在我身边已经15年了,他父亲去世时,他都不肯回家吊孝。对这样的人,你还会怀疑吗?” 
   管仲说:

      “爱护自己的儿子是人之常情。而易牙却残忍地杀掉儿子来取悦于您,这样的人能亲近和信任吗?

4,鲁庄公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和季友,其中,鲁庄公和季友是同母兄弟,而庆父和叔牙是另一个母亲所生。这样,兄弟四人就自然而然分成两派。庆父为人十分专横,与叔牙结为私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三十二年,鲁庄公生了重病,按照传统的“世袭制”,王位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因为庄公正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叔牙、季友商量继承人的问题。叔牙因为受了庆父的唆使,主张立庆父为储君;而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所生的儿子公子般。季友知道庆父一心想当国君,怕叔牙支持庆父叛乱,所以当鲁庄公一死,他马上假传王命,送药酒令叔牙自杀了,然后,就拥立公子般做了国君。

    庆父很不满公子般继承王位,便于哀姜密谋暗杀公子般。恰好有个叫荦(luo)的养马人,身强力壮,性情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而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刺死了公子般,庆父为了掩人耳目,誓不登上君位,却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姬开为国君,称鲁闵公。季友听说这事后,知道庆父不会放过自己,就趁乱躲到陈国去了。而庆父得手之后,心中虽然高兴,但为了避杀君篡位之嫌,也离开鲁国去了齐国。

    但是没有想到,鲁闵公的舅舅、当时的诸侯霸主齐桓公不但大力支持闵公,而且还帮助季友回国做了国相。这件事情大大出乎庆父意料之外,为了挽回局面,他也回到鲁国,伺机发动政变。

    没过多久,庆父就伙同哀姜指使一个叫齮(yi)的人杀了闵公,自立为王。季友没有办法,只得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今山东邹县),并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公子申为君。自从庄公死后,鲁国就一直动乱不安,战乱使得许多人无家可归,所以季友的号召发出之后,国人纷纷响应,一起声讨庆父。庆父一看形势不妙,立即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哀姜也逃到邾国。

    公子申回国当上了国君,即鲁僖公,季友买通莒国押回庆父。庆父自知难逃一死,便在返回途中自杀了;哀姜是齐公室之女,其所作所为让齐国蒙羞,也被召回诛杀。

    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所以齐国的仲孙到鲁国访问回去后,曾感慨地说:“不除去庆父这个祸患,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