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和语言打交道的人
——记《开平方言》、《开平方音字典》主编邓钧教授
本报记者 王鼎强
2003年10月26日,《开平方音字典》在开平三埠海景酒店举行首发仪式。此前,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的秘书、中国新闻社离休干部司徒丙鹤老先生在认真看过《开平方音字典》的书稿后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开平方音字典》的出版,是一种创新,将对保存、记录开平方言,发展开平的文化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开平人,我为家乡能出版这样一本书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市民在新华书店阅读《开平方音字典》 本报记者 王鼎强 摄

《开平方言》和《开平方音字典》 本报记者 王鼎强 摄
《开平方音字典》的主编邓钧教授,他现在又从事着《台山方音字典》的编写,目前该字典正文已经定稿,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版。近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采访了远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第一干休所的他。
“青年的时候学广州话,学普通话,学英语和俄语,无论是学哪种话,都离不开开平话的影响。要想学准,就要进行对比,因此我从中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对开平话的语音进行研究。”——
为了使开平话得以保存
1930年11月,邓钧出生于开平赤坎小海莲塘里。他从小就说开平赤坎江南口音的开平话,同时因他的母亲和村中的婶婶是台山人,所以从小也会听台山话。1943—1949年,他在开平县立中学(后改名为开平第一中学)读书,打下了语文、外语和广州话的基础。1953年8月,他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学会了俄语和一些语言学知识,学会了普通话。
以后的日子里,邓钧长期从事语言研究和参加编写外语教材,是湖南省语言学会会员。除英、俄语外,邓钧对普通话、广州话和开平方言很有研究。离休前他教过大学俄语11年,大学英语20年。编过俄语和英语课本,发表过不少俄语、英语和方言学方面的论文。
“研究和记录某地方言,对研究该地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以江门话为例,近20年来,江门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些年,我在张家界接触到从江门来的旅游团,发现他们说的江门话的语音已与广州话相去不远,词汇有些差异,但也在向广州话靠拢。可能是广东其他地方的人来江门工作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加上粤语节目所造成的影响。有人说,过不了多久,老的江门话将不复存在。这使我心里有种责任感,抓紧时间用录音、文字形式记录开平话的语音和词汇。”这就是邓老为什么在晚年编写出《开平方言》和《开平方音字典》的原因。
《开平方音字典》出版了,但在首发式上却不见邓钧的踪影——
可以安心地睡一觉了
2000年,在开平市政府和海内外开平乡亲的支持下,邓老和开平市文化教育界朋友一起组成编写组,编写《开平方言》,该书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开平方言专著,获得了江门市“五个一工程”奖。
邓老开始编写《开平方言》,最初的词汇材料是从1990年收集并且录入电脑的粤语词汇材料,然后又从麦耘和谭步云编著的《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补充词汇。编写工作第一步是通读全书70万字,从中选出开平话适用或可能适用的词语来,录入电脑,并用国际音标注上开平话。2000年11月,初稿终于写成,他寄回开平请编写组成员补充和修改,但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就在这个时候,副主编邓绍康、邓熙和主审之一关干城相继生病住院,主审司徒星和关乃宏成为惟一可以协助邓老工作的人。2000年年底,《开平方言》终于出版发行,它收录了开平方言词语3000余条,谚语、歇后语300余条,是国内首次出版的系统研究开平方言的科学著作。
《开平方言》出版以后,他又组织编写《开平方音字典》。这时候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好《开平方音字典》和原《开平音字典》的关系。为此,他争取到《开平音字典》审阅者邓振德先生的支持,担任主审,并争取了开平市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的支持。他了解到旧的《开平音字典》内部印刷版没有修订和正式出版的计划,他就回开平召开定稿会。同时在定稿阶段把字典底稿给开平市教育局送审,得到的评语是:此书的学术价值不可低估。看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定稿会结束后不久,副主编司徒星病故,这样就加重了副主编关乃宏和副主审关干城的工作。
为了使《开平方音字典》顺利出版,邓老克服了年老体弱的困难。经过3年的努力,字典终于编好了。后来字典在湖南长沙印好了,从印刷厂提货到火车站托运,全靠邓老一个人联系。2003年10月26日,《开平方音字典》在开平三埠海景酒店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但是邓老并没有参加,他正在筹备下一步的编写工作。他在家里上网,密切注视开平网的报道,并回答网友的问题。这一夜邓老安心地睡了一觉,自己终于又为家乡做成了一件事情。
“我一辈子都在和语言打交道,但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这几本方言著作,总算是为家乡的青少年留下点东西了。”——
呕心沥血再编方音字典
目前,邓老正在和台山宁城诗社林荣耀先生合作,共同主编《台山方音字典》,由台山市离休干部陈田女士和黄挺秋先生任主审。陈田女士和邓老已经筹到内部印刷所需款项,计划在台山市申请一个准印证,内部出版,赠送给捐款人指定的学校和单位。编写组还将给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图书馆、五邑大学图书馆、台山图书馆等单位赠送样书以便保存。这本字典是在《开平方音字典》的基础上编写的,编写组成员包括台山市文化教育界人士和原《开平方音字典》编写组部分成员。
在采访中,邓老告诉记者,编写出版《台山方音字典》是因为台山(台城)话与开平(赤坎)话同属粤语四邑系次方言,而台山(台城)话在四邑话中更有代表性。
当然,邓钧教授编写《台山方音字典》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台山的编写组成员虽然能够在业务上把关,但是在编写组内部筹款有困难,而他在《开平方音字典》第二次印刷2000本后尚未收回成本,为此他要进行资金积累。因此只好推迟《台山方音字典》的排版和印刷时间。这次困难由于主审陈田女士争取到华侨和老战友的支持而解决,但是也只能作内部印刷,由编写组成员和捐款人购书赠人。在最近的定稿阶段,遇到的困难是邓均教授的夫人住院,好在他女儿利用暑假回来照顾她,他才能抽空抓紧时间定稿。
目前,《台山方音字典》正文已经修改完,前言、后记和附录也已经写好,经编写组再审阅一次,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出版。谈到这,邓老颇有一番感触:我一辈子都在和语言打交道,但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这几本方言著作,总算是为家乡的青少年留下点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