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教学必须打通阅读的通道

 越秀区桂花岗 2013-04-12

作文教学必须打通阅读的通道

 

做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参加了若干次的高考、中考作文阅卷,忽然间发现一个问题: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非常善于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并且能够将平时的阅读积累巧妙化用于写作的学生。而一些作文写得不好或不够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能把平时的阅读有机转化成写作思想、写作素材的同学。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都有好几道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题,而且分值不低。为此,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绝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学生基本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文的名篇名句。但是能够巧妙化用这些经典、名句到作文中、化用到自己的表达中的学生,往往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的学生积累的这些名言警句,除了在默写之外,几乎都无法在作文中派上用场。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笔者以为,这皆与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导致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无法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有很大关系。

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首先是要强化学生的阅读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积累大量的词汇丰富写作的语言。许多受过私塾教育的文章大家在谈到写得一手好文章得益于什么的问题时,无不肯定地说,得益于儿时私塾教育获得的大量阅读背诵。大量的阅读背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闯过作文最难过的“关隘”——语言关,同时,阅读背诵积累大量的名句名篇、成语典故、名人故事和历史材料等,又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当前,要转变作文教学仅仅从作文上去找出路的思路,要把阅读看做是写作之源,必须把阅读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落实到位,并且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真正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要定时间、定计划、定任务,抓上手、抓到位。做到课内与课外同步推进。

其次是要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为一体,特别是要将写作训练的要求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细化分散落实到阅读之中,比如写作教学中的训练:如何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如何多角度利用素材,如何多层次多角度对事物进行描写,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变化句式,文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写作训练都要与平时的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一讲新课程,一讲语文的人文性,就忽视甚至不敢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说到底,学生学语文首先必须很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离开语言素养的提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很可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和写作都要受制于语言这个工具。一个不会阅读不会写作的人要说人文素养有多高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第三是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要摒弃专家权威解读是唯一正确的思想,要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读文本,拉近文本与学生思想与情感的距离,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自我,在阅读中形成自我对社会、人生的思想和情感,提升学生思想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源泉。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人,一个心灵粗糙,没有丰富情感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一个从来都没有表达欲望的学生,是绝对写不出好作文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更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的“无病呻吟”,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永远是写作的真谛。

当然,强调读写结合又必须谨防简单化倾向,把阅读与写作搞成“一对一”的机械模仿。变成写作教学被阅读教学牵着鼻子走,阅读教学教什么写作训练就练什么,作文训练变成对某一篇或某一单元课文写作方法的简单模仿。总之,强调读写结合应该是吸收与输出的关系,只有海纳百川似的阅读吸收,才会有写作时思如泉涌的输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