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为何如此黑暗?!

 清心阿炳 2013-04-14
         现代人多数有这种感叹:“人生就那么回事!”所以感到人生灰暗,没有色彩,生活没有什么意思,感觉活着就是在受罪,这是一种空虚心理。   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如同行尸走肉。精神空虚者往往委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碍于社会发展,也有害于人类发展。

    空虚是一种不良心理,有碍于人格健全。空虚者遇到困难时,意志很不坚强,常常会自卑,有的甚至会产生“癔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点歇斯底里。就是说人们都有点要面子,喜欢带点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当你很空虚的时候,又遇到了困难重重和各种烦心的事,你就会更加感觉人生没有意义,于是自言自语了:“人生为何如此黑暗?”所以我们要防止这种心理。

    现实生活中,摆脱空虚感可以采取以后五种方法:

 1·调整需求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多与人交往,获得别人的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者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予以同情和支持,才不会感觉空虚和寂寞。这点上我很有感触。在此我很感谢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真心为我想法摆脱困扰的朋友,我想说,虽然,我们不常见面,不常联系,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永远存着对你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好羡慕你天天都是那样开开心心高兴的样子,其实过去的我也是常常处在空虚状态中,我过去为了摆脱空虚天天沉溺于赌博中,可是赌博回到家中,我还是空虚,寂寞,感觉好孤独。有一天,我望着自己书房的书架上的好多书,我突然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当初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书放在这书架上呢?为什么又不去翻翻这些书呢?于是,我感觉我这人太不实际了,不喜欢去读书,又买了很多好书在做摆设!从此,我开始读书了,也开始慢慢的不去赌博了,后来我发现自己读书很上隐,而且经过一阶段的读书后,我感觉自己不象过去一样空虚感了,虽然偶尔有些困惑,但只要翻开书本,心事就融在书里,注意力在书中了,什么事都不用去多想,也不想多想了。一个人的日子,书是我的伴儿。从书中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我感觉过着很幸福也很快乐!

4.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5.转移目标.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转移目标,比如在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写作,书法,音乐,运动等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摆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说实话,我现在很有幸福感,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我感觉老天很公平,我明白一个道理:别人有的我曾经羡慕过,但我现在有的别人也会羡慕我!别人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也许别人永远得不到!人生不会全部拥有,也不会一无是处。知足者常乐吧!

 

                                                                                                           阿炳于201303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