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行书尺牍技法(9

 鸿墨轩3dec 2013-04-14

4.撇

撇法亦多变,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角度不一,起驻有别,渐近缭乱。单以《张季明帖》为例即可举出多种处理方式。如首行“季”字(见图一),起笔下压,然后笔锋稍回挫,向左下挑出,短促而迅疾。此为短撇,三边直挺,呈三角形。同帖末行的“馀”字(见图二),有两个长撇,皆劲直轻快。这两个字的收笔同为出锋,区别在于起笔一轻一重,避免了雷同。

       

以上所举均为直撇,下面我们来看看曲撇。《张季明帖》末行的“合”字(见图三),起笔沉实,陡峭而下,至末尾忽然变向,转向左行,并提笔收束,是为弯头撇。首行“秋”字(见图四),起笔并不先向左下,而是竖行,类似竖笔写法。至末端转向左侧,而后向左上方挑起。这是先竖后撇的处理方法,可称为竖撇。

上述撇法多为轻收,间有轻起重收之撇。如《清和帖》首行“仰”字(见图五),行笔由轻而重,略带转向和弧度,与前述撇法均有不同。

另外,在米芾的行书里也有因势利导,改变点画的原形,以撇法出之者。例如《叔晦帖》第四行的“示”字(见图六),原本左侧的一点竟以撇法代之,应是受到“礻”旁写法的影响。

5.捺

捺法又称捺脚,是隶书左波右磔之磔笔的演进形式。常规捺法在前引的字例中屡见。又如《参政帖》第二行“太”字的捺笔(见图七),先将笔轻落,向右下渐行,逐渐按下,然后转向右侧提笔出锋。其长短、轻重加以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线形。

还有平捺,如《参政帖》第二行“之”字(见图八),末笔因与上一笔相连,故起笔有所不同。藏锋稍重,先向右下,转向右侧出锋,与常规写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角度稍平。

另有反捺,像是正捺反扣过来的形状。收笔下压,而不向右送出,与长点类似。如《参政帖》第一行“政”字(见图九),其特点是反捺的上侧边缘有弧度,下侧边缘较平直。

6.提

提笔又称挑笔,自左下向右上,由重而轻。其变化不多,较有规律。如《张都大帖》第八行“折”字的“扌”旁(见图十),提笔顺应竖钩上挑之势,由上向下压笔,铺毫后向右上迅速带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笔势不同,提笔的入笔顿挫角度差别较大,不可雷同处理。(10)

 

 

  

米芾行书尺牍技法(9)

2.横

在米芾行书中,其横画往往呈左低右高之势,并与上、下笔的笔势相联。

         

如《竹前槐后诗帖》中第六行的“午”字(见图一),横画起笔仰承上笔的笔势,自右向左逆势入纸,然后转向铺毫右行,此即所谓“回锋转向”之法。行笔沉实稳健,收笔处稍有顿挫,即回锋向右上方挑起至竖笔的开始处。所谓笔笔相衔,行云流水,不可相互割裂。

较长的横笔往往起笔较重,中间行笔较疾,或上拱、或下凹,各得其所,不一而足。前者如《临沂使君帖》首行的“一”字(见图二),后者如《三吴诗帖》倒数第二行之“言”字首横(见图三)。

另有短横,轻起重收,如《三吴诗帖》第七行“天”字的首横(见图四)。亦有相反处理,重起轻收者,右侧往往上挑,行近提笔,如《张都大帖》第七行“上”字末笔(见图五)。

3.竖

一般来说,竖法大致可分两类:一是悬针,一是垂露。前者提笔出锋,不作顿挫;后者顿挫回锋,状如水滴。实际上,这仅是就收笔而言,其长短、曲直、起笔状态均未涉及。下面具体解析其笔法。

《苏太简参政帖》第二行“邳”字的末笔(见图六),起笔直取,中间加重,收笔略起,呈悬针状。在同一行中间的“代”字(见图七),“单人旁”的竖笔相对短促,同样是露锋入纸,但其收笔加重,然后向左上方略回锋,形成垂露。

《张季明帖》末行“非”字(见图八),左右两竖情态各异。左竖起笔由左上向右略按,然后转下行,收笔无明显顿挫,线条稍有弧度。右竖起笔动作较重,接近楷法。先以笔锋向右上略按,随即转向右下,借以铺开笔毫;然后调正笔锋,中锋直下并在线条中部略提笔;收笔略顿,回锋。线条起讫分明有力,中间略细,形如骨骼。

以上书写方法在米芾的行书中交相呈现,大同而小异,变化极多。(9)

米芾行书尺牍技法(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