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况杰:都市里的农业

 热带咖啡 2013-04-15

中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天下公司"名家专栏"之《杰说公司》,财经评论员况杰为您评说:都市里的农业。

  况杰: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无疑成为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因。围绕新型城镇化,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企业界也试图跟随这一发展的方向。然而什么是我们可以走、也能够走的城镇化道路确实需要深入思考。今天分享的内容是:都市里的农业。

  最近接触了一些在北京周边做农业项目的企业,包括绿维、爱播、分享社区等,也查阅了其他一些地方的类似企业,如上海的多绿农庄等情况。关于在城市周边发展农业,心是好的但是路径却需要认真研究。农业现代化要走集约化的道路这是公认的理论,显然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内是不太可能有足够的农田搞现代产业化的农业,即使在一线城市周边有足够的农田,在这样的区位发展农业也是不能实现效用最优,所以是不合理的。于是现在的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做精细化的有机农业,种植有机蔬菜或者绿色蔬菜。

  一线城市居民人口多,消费能力高,健康意识强,显然是有机农产品理想的客户对象。如此看来,在一线城市周边发展有机农业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我们不要凭想象办事,看看这些企业的现状就知道了。有机农业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实质上盈利状况不好的行业。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在一些西方发达经济体内有机食品也是比较小众的消费,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普通公众对于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的消费能力有限,据说在北京郊区种植一斤有机蔬菜的人工成本就是3元人民币,加上其他费用到达居民家庭的价格一般都在10元以上,对于普通居民家庭来说还是消费不起的。

  第二价格承受能力高的收入家庭需求比较零散,这里面有两类人虽然有消费能力但是没有消费意愿,一类人是企业老板,工作很忙很少有机会在家吃饭;一类可能是演艺明星,而且往往独居而且经常各地跑也没有消费意愿,而比较重视健康又有消费能力的家庭往往分散在偌大的城市里的各个分散的小区,市场推广和产品配送的成本都很高。

  第三供应链的问题,几乎没有一家有机食品企业能够在全国多个城市成功运营,因为他们都不具有相应的供应链体系,成本过高。

  那么如何才能生存和发展呢?我一直用第三产业的角度思考第二产业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第三产业的角度思考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的问题。显然把有机农场从一个农产品的供应商改变为休闲农业文化创业产业园区,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以爱播为例,他们就经常接待各企业组织的活动,采摘也好、品尝也好,走进自然、贴近自然,是一线城市白领人群的最爱,需求强劲。目前这都还是点,还没有形成区域和规模,提供的服务也都比较初级简单,没有能将客户的消费能力充分释放,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还大有可为。

  都市里的农田就是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不应该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而是在集约化的农村农业生产之外,城市也可以包容一定量的农田、农业、农村,形成宜居、和谐、自然的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