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女性花鸟画的构架因素

 聽雨軒sjh 2013-04-15

浅谈女性花鸟画的构架因素

  内容摘要:女性画家在创作花鸟画时,一方面,由于自身所具备的涵蓄优柔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起到了浸润与净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绘画作品流露出清雅的同时,又处处包含着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绘画语言中表述出的个人风格以及个人的性格在色彩上的选用;个人的艺术修养与画面气韵的关系等。 
  关 键 词:女性画家 花鸟画 个人风格 
   
  花与鸟的世界是自然生命中的一种状态,怎样运用艺术的手法去构架花鸟画,是需要画家深思的一个问题。画家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主要形式有豪放、婉约之分。豪放者追求气氛、气势,力求给观者表现出一种强大的震撼力与冲击力;婉约者则追求韵味、清雅,情感含蓄流露于画面的同时,带给观者一丝丝惬意的清凉,使观者不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一种纯净的意蕴,而且也品味着画者思想中涓涓而出的幽幽情怀。女性画家独有的性格特性中包含着太多的柔美,那处处散发着画者充满诗意特性与哀而不伤、甜美忧郁的作品,正是豪放的绘画风格不能与之比拟的。一些女性画家作品无形中流露出的静寂风格,处处蕴含着东方艺术及东方女性所具有的诗一般典雅的风韵与个性。 
   
  一、情由心生,境由心造 
   
  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含蓄个性在女性画家作品的选材上逐一显露。情感的不同,影射着作品的精神面貌,这便是所谓的情由心生,境由心造。要想使画面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其中有一点是非常需要的:那就是用心。所以说画家在把形象变为笔墨时,用得更多的是心灵而非双手。作画时必要工整、要静心、要静气、要慢、要投入、要入境,品悟其道,要善于将女性特有的阴柔特性表现并展示于画面,以求达到现实与精神的完美交汇。首先,在创作素材的选择上,那如幽清的修竹、如凌波仙子般婷婷玉立的荷花、幽林中的鸟儿等,是画家最易选择的题材。从这一花一鸟、一叶一木中,画家在品味常人熟视无睹的自然之妙美的同时,再将它们用心灵进行“深加工”,以恰当的绘画语言、完美的绘画形式展示于世人。这其中的无声之乐、无丝之弦,恰是女性画家将其阴柔特性用笔尖表现于纸端的首选。由于女性与生俱来特有的对自然与生活细腻、独特的感受,所以在进行创作时便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这种“便利”还是得益于心灵对自然深深的感悟。画家在每一幅作品的创作选材中,无不将其与之俱来的天性蕴含其中,使作品展现出完美的婉约之韵。只要能将景象与心灵有机结合,便能创作出情景交融的意象画。即使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都市化的自然之中,但是对身边平凡渺小的素材只要用心去挖掘,这些不经意之间感悟到的自然点滴,恰恰是亲近自然、诠释自然的最好表述。 
   
  二、画如其人,画乃心画 
   
  作品中首先要蕴含书卷之气、灵动之气,要包含人的品格、气质及个性,作品要诠释出女画家此时的心理活动,这一切均来源于画家当时的心态。无论画家此时的心态怎样,有一点是不能忘却的,那就是风格——个人的风格。就艺术而言,越有个性的作品价值也就越高。作品的个性也是画家本人的个性,是其气质、性格、学识、修养、品格及观念的统一表现,是多元化的糅合体,各个元素缺失不得。要做到主宰自己艺术的同时,又能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去变化自然、营造自然。有了标志性的个人风格后便是选材,之后便要看画家采用怎样的绘画语言了。要使绘画语言达到多样性,首先强调的还是个人的性格因素,不同的性格特征牵制着绘画的选材与绘画语言的使用。不同的性格左右画家对作品的整体创作,这便是画如其人、画乃其心了。有时画家的性格及绘画的风格在某些程度、某些环节上是可以渐变的。推动画家渐变的这个步骤的进展诱因来源点是多重的、交叠的,它有着物造化、人造化、情造化的多重因素,有时带有明显的随意生发的波动性。有人问曾无疑,画草虫何以得其妙?曾答曰:“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①如果画家在创作中,能用心感悟到这样的境界,那将会为作品增添不少灵韵。回顾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瑰宝,细细品味,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画面流露出的那种清幽淡雅的神韵,让人感到恬静而悠闲。我们也由此可以想象出画家那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所以说,艺术作品是画家用笔墨营构的情感世界,而上佳的创作心态,则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王明明先生说:“在艺术的实践中不能有半点虚假,一个艺术家奉献在观众面前的不仅仅是艺术品,还有一颗净化的心灵。”②有了净化的心灵也就有了姿态优美、疏密有致、线条流畅、色彩明净的带有灵动之韵的作品了。那么女性画家所特有的对自然的感悟能力及沉默的品格,无形之中便会表露于纸卷之间。她们细腻的作品中弥漫的淡淡、幽远的清香,无不向人们诉说着画者的空远的心境:那似真似幻的意境,无不向人们展示着朦胧之美。 

  三、色彩变化,性格使然 
   
  画面色彩的取向与营建,和画家的性格有关。色彩的使用是附丽于形而助于形的表现的,为了将画面表现得更佳而为画面赋予色彩,而不是为了设色而设色,所以在色彩的使用上要用心。色彩在中国画中无论是平涂用的重色,还是晕染用的轻色,均要追求色彩的纯度,从古至今经常被画家用到的几类正色、间色及次间色。而这常用的各类色中,又以黑色为基本色,所以说有笔即有墨。如今,现代的画家生活在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都市中,强烈的城市色彩刺激充斥着他们的眼睛、大脑,想用单纯的色彩来营造画面,似非不易,这无疑是对传统崇尚野逸、源出自然的花鸟画的一种挑战。诚然,色彩作为画面的外在因素与现象遍布自然,但是作为有内在感知本能的画家本人,应有较好把握色彩、使用色彩的能力。画家要擅长将色彩赋予性格,为“我”所用,因为色彩随人的生命产生,又永远与人的生命同在。为了使画面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为了使画面能够产生空间距离及层次,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所以在色彩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对比色,对比色彩的使用会给画面带来形式之美感。首先,花鸟画中经常体现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便是对色彩的对比作了最好的诠释,色彩之间产生的对比,使画面生动,是点睛之笔。其次,花鸟画在色彩上除了使用对比色之外,画家还可以尝试使用同类色。尤其是在工笔画中,比如,女画家在创作中想要营造“花、月夜”的氛围时,在色彩的选择上便可考虑大面积使用冷色调包含的同类色。色淡则明,色浓则暗,色彩均可以明暗浓淡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的同类色,正如墨分为原墨、浓墨、淡墨、极淡、焦墨五色一样,画家在使用色彩时也可将单色分为五色。虽然在现实的自然中,植物、花卉的色彩缤纷多姿、争奇斗艳,但是在此时,女画家要表现朦胧、婉约的宁静美主题时,还应注意营造单纯的色彩空间。那么在设色前,画家首先应该选定一个色彩主基调,继而顺着主基调延伸至它的同类色,在大面积使用同类色的同时,一定要遵循主与次、亮与暗、重与淡交叉使用的原则,力求使画面在使用对立手法的同时,较好地表现出其深远与幽邃的意境,较完美地体现出女画家温婉性格特质。纵观古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也不乏色彩的风格:展子虔《游春图》的开山引导,李思训父子首创的金碧山水,赵伯驹、赵伯骕的传承,五代时期的“黄家富贵”勾勒填色的花鸟画等等,都显示出画家明显的色彩性格。③在明与暗、冷与暖、轻与重的色彩布弈中,需要画家再三斟酌,为了使画面看上去既整体又协调,在设色前,要注重现实生活中自然界万物的色彩倾向。所以说,色彩的作用不仅是视觉的,更是心理的,女性画家静默的个人性格中蕴含着一种莫名的清空,这样的空远与静默,用语言、理性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色彩的使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左右着画家本人对色彩应用的同时,也在牵制着画面最终的整体性与观赏性,所以说色彩在花鸟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四、人品既高,气韵既高 
   
  宋郭思在《论画》中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④在绘画过程中,自始至终笔的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无不包含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象应神全的绘画的精神和画家的精神品质。这里谈到的人品及气韵即是在优良人格的基础上,潜移默化而生的深厚的个人艺术修养。画家这种带有较高自我、唯我的艺术自我表现化的心态,在其进行创作时,会渐渐渗透至画面,从而为产生较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奠定了气韵基础。纵观历代隐逸画家生活的年代、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均与现代大相径庭,之所以称之为隐逸画家,强调的无非就是一种精神,这种无形的精神通过画家的笔端悄然渗透入画中。再看历代文人画中经常被涉及的梅、竹,因其古澹韵幽,必与其性气相同的画家,方可为之。正如杜芳椒先生云:“画竹三昧,神气二字尽之。有气斯苍,有神乃润,文人檀栾飘举,其神超也”。⑤画家一旦拥有了这种超然的精神,观者便会在其作品中解读出其飘逸的个性。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这灵奇正是画外之画。何谓画外之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此言颇有独到之处,读万卷书,加深修养;行万里路,开阔眼界,大自然之理自然会融于胸中,此时随手写出,皆可传万物之神。画家要在生活中为自己营造一个高雅、知性的修养空间,在这一块净土之中,使自己在精神上、学识上能有不断的更新与进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摄取自然更多的精华,画家还应走出城市,到田间原野中去寻求创作素材,由此而来的创作素材是既真实又原始的,没有过多矫揉造作的人为化的因素,是纯净的。此时画家再将较高的个人艺术修养依附其间,从而使画面的风格犹如带着露珠吹过的清风,带给观者清新宜人的艺术感受,这就是画家要抒发的个人情感。在作品的表现上,要赋予自然人格、感情,让自然的生命在纸端继续延展,继续生发。女性画家个人的艺术修养来源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它需要汲取绘画理论、书法、文学等诸多学科的营养,将其以我所学,为我所用。以此在进行创作时,达到技法、理论及较高个人艺术修养的完美统一。因为中国绘画是“会意”的,观者除了用眼睛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视觉形态是有限的,真正具有价值的绘画作品是画家用清澈的心灵、造诣颇高的艺术素养堆叠而成的,充满韵味之美。这便是白居易所言:“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于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女性画家,个体中与生俱来的阴柔特性,在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笔墨底蕴,调动自己性格中的情韵,结合唐诗宋词中的情致,将自然中的花鸟鱼虫、一花一木,以艺术的手法糅合再现至自己作品中去。画家要创作出一个个寄托自己精神与心灵的人工物象,这个经过艺术构架创作出的人工物象可以是师出自然但又超越自然的,它自身包含了画家在美学、心理、文学等学科上的修养与创新,所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人工物象其实是画家自身的写照。由此看来,艺术是理念的精神内容与物质的感性统一,艺术越是向前发展,精神内容越是超过和压倒物质的感性形式。正如石涛所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淘泳乎我也。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⑥那么,在此基础之上,作为一名女性工笔画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性格特质,将自然的物种采撷归来后,再赋予其精神,这种精神的赋予过程是明显带有个人特征的,也就是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但是,绘画风格不能一成不变,应该锐意创新,努力求索,同时应扬其性格之所长,避其之所短,在作品的创作中,除了能让观者感受到作品的形式美外,还能让观者感受到画家心灵的震颤,力争使画面由完善上升至唯美状态。 
   
  注释: 
  ①贾广健.立意为象物真境玄[J].国画家,1996,24(6):38. 
  ②施介波.创作心态与我的画[J].国画家,2002,58 (5):9. 
  ③宋佩. 都市与色彩对传统绘画的启示[J].国画家,2005,77(5):35. 
  ④江丽亚.论中国画脉络发展中“形”与“神”的关系[J].艺术百家,2006,89(3):81. 
  ⑤余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下卷:1061. 
  ⑥毛沛定.论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墨戏”与心境[J].艺术百家,2006,89(3):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