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心主真义

 逸心茶舍 2013-04-16

心、心主真义

在黄帝内经中,心藏神,乃形而上阴阳不测之地,故心并不是指心脏,而在同时期同与黄老哲学关系密切的黄庭经中,明确指心实际上指的是剑突下黄庭正位,按心之窍数确定圣贤俗愚。而心主乃指心包,又作心包络。如《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灵枢·邪客》:“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或指手厥阴心包经或指其原穴太陵。《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行少阴、心主之前。”又《脉经》卷二:“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原注:“即太陵穴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主乃鐙中火主也。釋器。瓦豆謂之登。郭曰。卽膏鐙也。膏鐙,說文金部之鐙錠二字也。其形如豆。今之鐙盞是也。上爲盌盛膏而?火是爲主。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伸假借爲臣主,賔主之主。故“主”字本依附于形而为之主,非无形无方之存,实恰指当今之心脏。心包者,心胞也。另小篆字体中其豆形如土,乃恰为心之喻,也符合心包代心受邪之意。虽然在远古时期对于“心”字的认识非常类似解剖学上的心脏,但黄帝内经成书之时未必完全遵循远古文字本意,其当从同期黄老学派的观点旁证方为得当。故抛开学术争论和门户偏见,综合考量各方面观点,心当不是指心脏,心包才是真正解剖学上的心脏,若以此观点去参证古籍,相信渐渐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实际上,人一身属于阴,其形属木,其神乃根于阳,内太极谓先天真水真火,水火真阴阳一体同存,包藏日月。古青字造字上生下丹即以内太极为根方可生长之意,木虚则补其母,即须扶阳,增强本丹火位的作用。则就其火性分布上黄庭为少阴心应君火,下气穴少阳应三焦相火,少阴少阳皆为枢,乃自成火位本丹,恰对应火之两种作用,君火以明,相火则分位温煦。因心肾相表里,三焦心包相表里,则心肾君火明通,心脏和三焦相火相通,提供一身热量。内太极上离下坎中土,以离宫为主则有一套经脉循行方法,进阴退阳;以坎宫为主则有另一套循行办法,进阳退阴;以中宫直透则不拘泥于具体循行办法。

心、心主真义

注:JT:中国人的五脏里面说的「心脏」这个东西不在肉体上。中国人说的「心脏」是一个灵魂上面的器官,这个东西是没有肉身物质的部分的,那「心」在肉身的对应点呢,就是「心包」,也就是说啊,我们肉体中在搏动的这颗心脏,其实在中医比较古老的观点里面,会把它称为「心包络」。所以我们才会有一句笑话说:「中国人的心是正的,外国人的心是偏的。」因为,中国人的观点里面,「心脏」这「君主之官」是在正中间的。如果要把它画的更仔细,其实画得出来的。就是说人的灵魂上有个器官,那个器官就是我们英文说的「Mind」。这个东西喔,如果假设你的灵魂体跟你的肉身是重迭的话,「那个东西」好像一个倒放的很大的柚子,它从前胸后背都凸出肉身之外。要怎么样跟身体找到它的对应点?你们在看针灸的穴道,人体上半身会有些叫作什么「灵台」啦、什么「神道」啦,就是「灵」什么、「神」什么那些穴,会把这个东西浮出肉身的交界点的那个圈圈勾勒出来。就是说那个东西其实是一个球状的,凸出肉身的东西,而在它与肉身的接触点,我们会定出一些什么灵啊、什么神的穴道。而那个东西才是中国人说的「心」。我们在喜极悲极、坠入情网、有强烈情绪的时候,你主观的身体感也会晓得,那个情绪的能量是从前胸凸出肉身之外的。至于「心跳」,中国人的《黄帝内经》说那是:「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认为说人的胃气通往这边,然后才有这个跳动,可以感觉到它上面的衣服在震动。那外国人看到这个说法,就觉得:「中国人实在太可笑了,怎么会明明一个心脏在跳动,你说是『胃』的大络?」其实,这段话主要的意义是说,心脏跳动,要受到脾胃的后天之气的支持,「络」这个东西就是从脉上面分岔出来的东西嘛,本来就不是说你的胃有一部份在跳动,不是的。那是指胃气、后天之气在支援着你心脏的跳动。在临床上,这是很真实的:你把脉把到一个人脾胃脉不见了,胃气绝了,这个人就非死不可了。心脉、肾脉没了反而不见得会死。可是实际上,心包,因为是对应到肉身的这个心脏去,所以心包到底是要算腑还是要算脏,就不知道了。
因为我们说凡是构造上两头通的就是腑,不通的就是脏:就像胃啊肠啊都是东西可以进去、出来,那你说个人跳动的心脏,不是也有血进去有血出来吗?它也是通的啊,它也具有腑的性质啊。可是,在说明了「心」是形而上的东西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要把「心包」跟「心」合起来,才算一个完整的脏。「Heart」这个东西,在灵魂的部分称之为「Mind」(中医说的『心』);在肉身的部分称之为「心包」也就是我们左胸里面在跳动的心。人的心是跨到两个不同次元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