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剧《十五贯》漫笔

 苏迷 2013-04-16
马祖铭 汤雄
       昆剧《十五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传统戏剧。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也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至于这故事到底发生在什么朝代?有人认为《十五贯》这一事情发生在南宋时期,是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苏州人冯梦龙(明万历二年~清顺治三年,生于苏州城东葑门一户诗书传家的没落士大夫家庭),编写的《醒世恒言》中就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一篇文章。讲的是发生在南宋时的一件冤案。当然不可能由生在明朝的苏州知府来破案。清代末年著名学者俞樾对此事也做了考查,在他写的《春在堂随笔》一书中指出:“事在南宋,非明时也”,疑自宋代有“十五贯”冤案,后人改易其本末,附会作况太守事。《十五贯》系本朝朱素臣作,去况远矣。编写昆剧《十五贯》的朱素臣是清代顺治年间人,他把发生在南宋的故事移到明代,让况钟来审判这一冤案,是他的编剧方法,来表明他对况钟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仰慕,人们不必据此去考证。
       1963年笔者拜访著名学者、大收藏家,时任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的顾公硕老先生时,顺便谈起了昆剧《十五贯》,他说:“看来确有其事,不是发生在无锡,而是苏州,尤葫芦是无锡人,在旧学前东端开一小肉店,平日喜欢喝酒,常吃得醉醺醺的,又爱开玩笑,市井无赖娄阿鼠,游手好闲,嗜赌如命,住在牛角浜。熊友兰是常州客商,来苏交易,曾住在玄妙观附近的悦来客栈里,日进斗金的钱搭里的十五贯是他贩卖木梳所得的铜钱,况钟乔装测字先生,查访娄阿鼠的东狱庙是玄妙观的附殿。皋桥位于阊门内东西中市之间,跨第一直河,因汉朝郡中富豪皋伯通居其侧而得名,是古城苏州从城内去阊门外杨安浜丹阳码头的必经之路,无锡根本没有皋桥的。再说我国封建社会里上层女性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守妇道,小户人家的良家女子也以“不依门倚户”为知闺德。甚至于农村妇女也把“至老何曾识别村”当做本份,以三寸金莲为美,女人一旦失去天然的一双脚形如半个残疾,走路尚且不稳,苏戌娟一个大姑娘就算跟小伙子熊友兰私奔,两个人半夜天要步行一百里左右的路,从苏州到无锡是绝对不可能的。话又说回来,他们俩人为啥不坐航船到常州,既方便又省力,反而要靠两腿走,实在不可思议。熊友兰是常州人,苏戌娟是苏州姑娘,俩人以前从未见过一面,事情凑巧的是一个想趁天蒙蒙亮时赶时间到丹阳码头坐航船回常州,一个是想到枫桥姨母家去及早晓得十五贯钱是否真的是养父尤葫芦将自己卖掉的卖身钱?在路上偶然相遇,苏戌娟因路途不熟,俩人恰巧是同路,熊友兰好心地带路,正好走到皋桥时被发现案情的追赶来的邻居拦住,扭送到县衙门,分别被刚愎自用执着贪功的知县过于执误判为“通奸谋杀”和“杀父奸逃”的罪名,屈打成招关进死牢。
        明明是发生在苏州府吴县的大案,朱素臣为啥改为在无锡县,这也许是考虑到写作的需要,以免找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案件真的发生在无锡,那末,监斩官决不可能是苏州知府况钟,而是常州府知府莫愚,他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呵,而且是一同被钦命为常州知府的,更有同知赵泰的协助,在他辖区出这件杀人大案,怎么会不露面,否则会同史实不合。
        众所周知,明代清官况钟(1383-1443),在苏州府任上前后十三年,爱民如子,因他博学多才,思维缜密,早在礼部任六品主事时,就显露出很强的刑事侦察才能,到苏州任知府时便发现狱案如山,治安极度恶化,民不聊生。于是,况钟联合地方知县判了不少无头案。据他自己说从宣德五年到七年九月受理案件有四百二十二起,原告五千三百九十三名,后来不得不去七县巡回审理,一天一县,由此足见其断案能力之强,他判案平慎,合郡称其况青天。可惜这些断案的文件都没有被保存下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为民平冤的青天大老爷,“为作传奇以演其事”。(《况太守集》卷三,《太守列传编年卷下·遗事》)。在这些传奇中最著名的,当然要算《十五贯传奇》,它是清初戏剧家朱素臣(约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1667年,名皠,号苼庵,吴县人)的代表作,是以明代况钟为题材的最著名的文艺作品,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的“况青天”形象。昆剧舞台上已流传三百余年。况廷秀的《太守列传编年卷下》还说:“况钟在任上折狱明断,民有奇冤,无不昭雪”。况钟本人也曾向皇帝奏报,初上任苏州知府八个月就审问了罪犯1518名,称得上是勤政爱民的好官。自信认真仔细,并无冤案。所以说历史上的况钟并不亚于戏剧的况钟,这是因为他出身于小吏,深知官场的积弊,为官后奖善惩恶,被百姓奉若神明。在苏州任知府期间,刚正廉洁,在明朝历代知府中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笔者认为昆剧《十五贯》在苏州还是真有实情的,作者朱素臣只是将剧中的人物姓名和形象作了必要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并参照了宋人话本中《错斩崔宁》的故事情节来创作的。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屠户尤葫芦向亲戚借钱十五贯,喝醉酒后与亡妻同其前夫的女儿苏戌娟开玩笑,说是卖掉苏的卖身钱,明天人家就来接你了。苏戌娟一听,吃了一惊,以此当真,连夜逃走。赌棍娄阿鼠见财起意,偷尤葫芦的钱,尤被惊醒,搏斗中娄杀死尤。苏戌娟在途中偶然遇到客商熊友兰,熊正巧带着十五贯钱回常州,不料苏熊俩人被无锡知县过于执抓捕,认为俩人奸情杀人,而且还有“赃物”十五贯为铁证,主观武断地定为死罪。江南巡抚周忱命苏州知府况钟监斩,况钟调阅案卷发现疑点,顶住巨大压力,坚决要求重审。后来实地踏勘,又乔装改扮测字先生,微服私访,终于抓住真凶。这一案件当时轰动一时,况钟从此有断案如神的美誉。正因为况钟一心为民,廉洁奉公,被称为“况青天”,在明朝被苏州人民认可的五名良吏中排名第一,更有加誉为三大青天之一的说法,将况钟与包拯、海瑞并驾齐驱,青史留名。况钟在苏州任官期间确实为当地负屈的百姓伸过冤,救活过不少人命。相传许多年后,况钟已不在人世了。有一天,一对夫妇领着一个男孩到苏州况公祠前祭拜,他俩就是当年的熊友兰和苏戌娟。
       昆剧《十五贯》由于剧情曲折多变,人物形象丰满多彩,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部杰作,所以在清乾隆年间,苏州昆曲班常演,解放后经整理加工,剧目有《判斩》、《见都》、《踏勘》、《访鼠》、《测字》、《拜香》诸出,1956年上演轰动全国。衰微百年的戏曲之祖——昆剧得以复兴。《人民日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指出它为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年,昆剧《十五贯》被摄制成了彩色电影,使况钟成为妇孺皆知的清官,享誉全国。
 
 
 
 
                                                                            (作者:马祖铭,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汤雄,中国作家协会二级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