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十大断案高手之七:况钟

 草庐经略 2014-11-28
 

 
                                                  为民伸冤 --- 况钟

 
 
    况钟,明朝廉官。字伯律,号龙冈,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人。永乐四年(1406)出任靖安县礼曹。十三年,以尚书吕震荐,授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二十一年升本司郎中。


 
 

 
1. 生平简介

    明正统七年(1443)十二月,苏州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合城罢市,合郡哭泣,府属七县乃至松江、扬州、常州、嘉兴、湖州等地成千上万的百姓哭奔而来,哭奠逝去的太守。这位博得千万百姓如此爱戴的人,就是“终明一代,一人而已”的苏州知府况钟。 况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生于靖安县龙冈洲(今高湖镇崖口村)。七岁丧母,从小受到生活磨炼。聪颖好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二十四岁被县令俞益选用为礼曹吏员。九年任满后又被荐至礼部,经永乐帝面测抉用为礼部六品主事。在九年的任期中,由于他勤谨廉洁,博识干练,又任劳任怨,极得朝廷赏识(仅永乐帝的奖赐就有31次之多),升为仪制司四品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又特选他担任当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知府之职。况钟治苏9年任满,例应上调朝廷,而苏州府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张文昌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明英宗朱祁镇准奏,况钟为官清廉,三餐佐饭,仅一荤一素;身居简室,未铺设华糜之物。他在饯别苏州父老诗中写道:“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正统七年(1443)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任所,享年60岁。他死后,苏民痛哭罢市。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故里时,十里苏堤之上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群。以后,1府7县都建况公祠,百姓家中均立况钟牌位祭祀。后人将其文稿编成《况太守集》。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后,经毛泽、周恩来推荐观看,况钟的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2. 为官政绩

    明代初期,“天下繁剧难治之郡”有九: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吉安封、温州、琼州,苏州尤甚”(《况太守文集》)。首先是赋税繁重。其次是冗员腐败。苏州地处冲要,周近驻军不少,驻军的扰民问题亦很严重。他们甚至公开在长江、太湖中抢劫商船,杀人越货。此外,民风奢靡,重享乐、工巧取,妓院赌场遍布大市小镇;地痞恶少结帮团伙,横行城乡。社会风气与治安状况十分恶劣。况钟在此种情况下出任苏州知府,挑起了这副历史的重担

    “明主治吏不治民”、“施政以吏治为先”,有着20多年县吏、京官经历的况钟对此自是格外深明。他上任伊始,第一刀就开割吏弊这个大痈疽。他首先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表面上装糊涂,一切听任吏胥所为,甚至对府衙通判赵忱多次有意的欺凌也不予计较,而在暗地里则将他们的主要罪恶仔细记录并逐一查实。一个月后,他召集所属吏胥及若干父老当堂宣布:一、奉圣旨惩处“属员人等中作*害民者”;二、令里老们秉公从速把自己辖下的人户分列善恶两簿开列上来(善恶簿册格式栏目由况钟新创作并当堂发放──规定积大善有大赏,累大恶受重惩;有小善则嘉勉。一月一报,一年一较)。场上人众不禁悚然凛然。紧接着,况钟喝出了六名作奸犯科的吏胥,一一列出他们所犯罪行,当堂处死,并将其罪状遍示城乡。不久,他通过调查,以贪污罪逮捕了通判赵忱、府经历傅德、常熟知县任豫;以无能之过罢免了昆山知县汪士铭等12名县级官员。况钟的这些措施,整饬了府中吏制,也为他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苏州地区的社会风气与治安问题得到了改观。 况钟清楚地知道,扭转苏州局面的根本性措施是把苏州人民从重赋下解脱出来。为此,他访问农户,了解税粮负担实情,并上书请核减苏州府官田、税食,并永为定制。况钟并不单纯消极地恳求减免,而是(与巡抚周忱合作)制定出许多积极的具体措施:如农户纳粮,就近入仓。又如“济农仓”的设置,更是一个创造-况钟把免除长途解粮节省下来的耗粮一半直接让农民得利,另一半作为“济农仓”的本金,无息贷予贫苦农民,扶助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此外,还制定了“纳粮勘合簿”、“力役仓”等措施。时人赞之曰“周密而不疏,施行甚易而不烦”。

    况钟在其任期内还着手选拔若干德好干练人员充实了府、县衙的吏员;轮流至七县问案治狱;制订“禁棍恶积弊”、“革除圩长”、“钦奉清军”、“戒奢侈”、“严贼盗”、“绅士约束子弟”等榜示法令,有力地整顿,改善了社会秩序与风气。从而,况钟得到11府7县广大民众的爱戴,呼之为“青天”!

 

3. 文学成就

    在文化教育方面,况钟十分重视培养人才。注重开办地方学校,招收学生,以儒教培养学生。还重视招收贫困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救济,使很多单门寒士得以成就学业。有一个叫邹亮的曾经向况钟献诗,请他指点。他看后很高兴,觉得邹亮很有才华,便推荐他当官。有的人为此写匿名信诬陷邹亮,况钟看信后风趣地说:“这不过是想要我更快地提拔邹亮已。”不久,邹亮果然被提任为吏、刑二部司务,后又升为御史,并成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 况钟的主要著作多收集在《况太守集》中。全书十六卷,卷首、补遗各一卷,为光绪十年(1884)刊本,津河广仁堂所刻,今全国只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有全本藏书。另一《况靖安集》,全书八卷,首尾各一卷,为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原为靖安县城双溪陈氏藏版,今存江西省图书馆。《四库全书》均不录。他的诗作以规劝诗为主,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对农民,有<劝农诗>二首,其一:“嗟我微材愧牧民,车驱有句向农申。人生务本惟耕凿,世道还醇重蜡豳。粒粒皆从辛苦出,般般无过朴诚遵。迩来弊革应须尽,并戴尧天荷圣仁。”其二:“田歌四起韵悠扬,阡陌循行劝课忙。父老挈觞随旆右,儿童驱犊驻车旁。丰穰有光流亡免,游情无民风俗良。早纳官租多积谷,防饥防盗乐无荒。”这两首诗表现了一个正直清廉的封建官吏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急切愿望,另一方面又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爱民心情。这可以说是全面表现作者精神面貌的代表作。尽管他是以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为前提,但他力图兴利除弊,寄希望于丰衣足食,在客观上总是符合人民愿望的,而且他懂得农民的艰辛,也是一种爱民的表现,所以当他任满离开苏州时,许多百姓老幼为他送行,而他自己却是“检点行囊一担轻”,“如水襟怀对大江”,“不带江南一寸棉”,这正是他为官清廉的写照。对于后代的教育,有<又勉子侄诗>:“存心立品贵无差,子孝臣忠两尽嘉。惟有一经堪裕后,任贻多宝总虚花。膏腴竟作儿孙累,珠玉还为妻女瑕。师剑古箴传肖者,取之不竭用无涯。”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能如此对待自己和教育后代是难能可贵的。

    在艺术上,他的诗作大多明晓通达,不过多追求形式美,比较质朴自如,热忱奔放。不少语言口语化,接近民众语言,因此能更好地为表现内容服务。


4. 况钟断案

    况钟是苏州知府,一天他奉命连夜监斩常州无锡县的两名通奸谋财害命罪犯。临刑前,二罪犯口口声声喊冤枉,凄凄戚戚呼救命。况钟从二人的申辩中察觉到此案有冤,认为判处死罪缺乏真凭实据,斩不得。但他只是奉命监斩,按常规此案已经原审、复审、朝审,三审定案,要复查实在困难,再说,苏州知府不得审理常州案件,翻案无权。况钟提起朱笔犹豫再三,他深知这支笔非同一般,一落下就丧二命;明知二人有冤,还要错杀,这哪里还算得清官?在“刀下留人,时光有限”的危机关头,他冒违反官场常规和丢官的危险,果断决定去到“侯门深似海”的巡抚院,向巡抚申诉二囚犯的冤情,要求暂缓斩期数月,待他查明汇报再行处斩。这个巡抚怕影响自己的前程,责怪况钟擅离职守,越俎代庖。况钟椐理力争,并以御印作抵押。最后巡抚只给他半月期限,并威吓如果半月之内查不出结果,就奏明皇上。时间如此紧迫,后果吉凶未卜,但况钟一心为民作主,抓紧时机,亲自深入现场调查。他不顾别人的嘲讽,放下官架子,乔扮江湖卜挂测字先生,在群众的帮助下,以聪颖的智慧,细致的分析,善变的辞令,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娄阿鼠。并亲手释放了无罪的两个冤民,把真正的凶手娄阿鼠打入了死牢。原来,无锡城有个屠夫尤葫芦,生活贫困,想做小生意无本钱,便往姨娘家借了铜钱十五贯,重开肉店。晚上,他喝得醉熏熏地回到家中,继女苏小姐见爹爹拿回这许多钱,便问钱从哪里来。爱开玩笑的尤葫芦不假思索道:“我把你卖了,这是卖身钱”,而后就昏昏入睡了。苏小姐悲痛不已,本想求父看在亡母面上,退回卖身钱,可尤葫芦熟睡不醒。苏不愿为奴,只得连夜出逃。半途迷路,恰好遇见帮人做生意的小伙计熊某。因顺路,便一起同行。苏小姐逃出家门不久,城中专靠赌博为生的地痞娄阿鼠,输光赌尽,溜到街上伺机行盗。他见尤葫芦家大门未关,灯火未熄,便溜进屋里,见尤葫芦呼呼大睡,枕下还有一袋铜钱,这真是料想不到的好事。他惊喜万分,蹑手蹑脚去偷钱,不料惊醒了尤葫芦。娄阿鼠狗急跳墙,抓起尤葫芦的肉斧,杀死尤葫芦,忙乱夺钱而逃。第二天清晨,邻居发现尤葫芦被害,女儿苏小姐和借回的的十五贯铜钱不在,便认为是苏小姐谋财害父。众邻一面报官,一面追赶苏小姐。赶上后,见苏与一陌生男子同行,而且这男子身上也带铜钱十五贯。苏和这小伙被作为凶犯嫌疑押送到知县大堂。那知县过于执,审案时,不让二人申辩,不管二人有无关系,也不顾小伙所带之钱的来历,只凭“十五贯”,分文不差,数相同,只根据二人同行的表象,变推断他俩是通奸、谋财、害命的凶犯,动用大刑,逼迫二人招供画押。

    况钟,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吏,他能体民苦、察民情,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断案不搞逼、供、信,注重调查研究和真凭实据,反对主观、武断和想当然。这种精神为历代人民颂扬和称赞,也值得那些大搞主观主义,制造冤,假、错案的人借鉴。


5. 人物影响

    况钟不仅刚正廉洁,而且孜孜爱民。前后各届苏州知府都不能与他相比。他在任期间,先后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贪官污吏动不动对百姓处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减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同时,他协同巡抚周忱,悉心筹划,为百姓奏免赋税粮七十余万石。他兴利除弊,不遗余力,锄豪强,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对他奉之若神。正统六年(1441),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他死后,很多人为他哭泣,悲痛不已,并立祠纪念他。对于他的刚正清廉的思想品格和深入实际的求实精神,优秀传统戏曲《十五贯》作了较深的刻画,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近600年来,况钟的遗体一直安葬在本县高湖崖口的神仙山上。然而“文化大革命”浩劫难逃,“法行民乐,民留任迁。青天之誉,公无愧焉”(苏州沧浪亭五百贤侯祠像赞)的况钟也被掘墓暴尸剖腹。1983年,在他诞辰600周年之际,县人民政府又在县城东郊风景秀丽的登高山上(今况钟园林内)重新为况钟造墓、塑像并建“清风亭”于墓后,彰其业绩,激励来者。2002年6月13日,靖安县组织学习考察团首次亮相苏州召开“2002年况钟故里─江西靖安(苏州)推介恳谈会”,与苏州市联手共推“况钟”形象,2003年7月8日苏州市沧浪区党政考察团回访靖安,到况钟故里探寻清官遗迹,勉怀历史,将况钟的历史故事继续传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