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板润沾红杏雨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4-17
花板润沾红杏雨
刘英杰
  刘英杰

  我偶见过一件清代金丝楠木雕,此木雕为“空城计”题材,历经风霜雨雪、战火纷飞,依然算得上全品,无任何修补,的确是一件精品雅作。

  如果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来形容这件木雕绝不为过,因为此木雕并非独自成体系,它只是原先雕梁画栋的一部分,该是出自深宫大宅,因为普通人家绝对用不起金丝楠木作家具门板。虽然只是拆解下来的一部分,但因为能够拆解下来并长久保存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其上镂空或雕刻的花纹图案美轮美奂,美不胜收,所以备受收藏家的喜爱,久而久之,这些源自于明清家具、门板、栏杆上的木雕,就有了一个专门的称谓——花板。

  古木雕花板曾广泛应用于古建筑、旧民宅和老家具上,在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能工巧匠的高超造诣和艺术风格;其构思、刀工、章法使人遐想联翩。细观赏这片片木雕花板,典故,有戏剧、唱本、民间传说、人物、宗教神话等。清代木雕花板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古拙,表面很少油漆,基本以本色木质纹理为主,古朴而文雅。

  一块床楣花板雕刻出如此多的神话故事和神仙人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吉祥喜庆的花与鸟,不仅反映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的意识,也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更体现了中国人吸取各种文化海纳百川的大容量。

  从木雕画面上看,应源自京剧《空城计》中的故事。《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故事是家喻户晓,诸葛亮的超凡神算和隐忍淡定,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明清以来各种艺术品多有表现公元228年,司马懿再度领兵,兴师伐蜀,直取街亭;马谡曾施反奸计,暗挫司马,请令拒敌,亟欲再立一功,孰知举动失宜,为前锋张郃所败。诸葛亮驻守西城,遣出精锐,声东击西,挺进关中,眼看破魏兴汉,大业可成;不意街亭失守,危急万分,乃偃旗息鼓,洞开城门,高踞墙头,抚琴沽酒,以待魏军。司马懿兵临城下,疑有伏兵,不进反退,诸葛亮以其智慧和勇气上演了一出“空城计”,从而得以千古留名。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此诗以花板喻佳人,足见花板之上的雕镂技法之传神高妙。一如笔者所见到的这件清代“空城计“题材的花板,其主体画面分两部分,两部分合二为一组成的画面完整描绘空城计故事场景,左上方绘诸葛亮抚琴,一童子执宝剑侍立左侧,下方城门打开,一童子执帚作扫地状,画面右下方绘司马懿父子三人,城墙逶迤由左下向右下延伸,右上绘太阳,城墙左下绘有山石和一株松树;城上抚琴笑傲,怡然自得,城下战马嘶嚎,气势汹汹,就在这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之间,智慧与勇气为千古后人推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