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已非血肉之躯

 老庄. 2013-04-18

    只要是人,都是血肉之躯。但中医例外。中医所说的“人”已经修炼到非血肉之躯的境界。我这可不是诬陷哦。

我们从脏腑谈起吧。脏腑当然是血肉构成的啊,就算不是学医的,没看过人的脏腑,还没看过动物的脏腑吗?“君子远庖厨”,没看过动物脏腑,难道吃也没吃过?学医的,我是说学现代医学的,必须先学解剖学,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内脏。那真是一件件,一根根,一块块,一颗颗,凡肉眼可见的都必须鼓捣清楚啊!只有搞清楚了,诊断疾病时我们才能够精确到视网膜脱离、垂体瘤、左冠状动脉外侧支梗塞等等。还不够啊,还必须到显微镜下去了解组织结构啊,那叫组织学。学了组织学、病理解剖学,我们才能把诊断精确到细胞水平,比如解剖学层面诊断一个阑尾肿块,组织病理学层面可以分清是炎性肿块,还是恶性肿瘤,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才叫诊断啊。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脏腑是血肉的基础上。难道说,中医居然认为脏腑不是血肉?或者说,中医诊疗疾病可以建立在脏腑不是血肉的基础上?正是如此。

    倒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中医群经之首《黄帝内经》中就不是如此。《内经》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这是老祖宗定的解剖学法则啊,明明是血肉嘛。可是后来,由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视尸体解剖为大不敬,解剖之道式微得近乎零。解剖式微,也就意味着医学的式微。为什么中医始终超不过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呢?就是因为那以后的中医不再解剖了。当然啊,屠夫啊,某个太医啊,道士啊,零星有那么一点解剖,不成系统,也不成气候。就这样稀里糊涂,中医也不觉得有何不妥。直到清朝,有个叫王清任的中医,在坟场见到不少尸体,用棍子拨弄了几下,“始知医书中所绘脏腑形图,与人之脏腑全不相合”。他说是“全不相合”,那是相当严重啊!难道说几千年的中医就这么蒙混过来的?王清任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写了一本中医史上前无古人的奇书《医林改错》,这对中医不啻当头棒喝,他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中医有他说的那么不堪吗!当然不能承认!那时的中医还没有学会今天中医粉的辩论技巧,不然的话,可以鄙视他,说他不懂中医的博大精深,以为棍子拨弄一下就比得过“内证实验”吗?或者骂他,中医如果几千年不明脏腑,他的祖宗是怎么活过来的,他王清任是怎么来的?当时的中医只是说“《医林改错》,越改越错”,为什么越改越错,批评者是不会知道的,因为他连棍子都没有拨一下嘛。王清任的棒喝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你试试在广场的人山人海里大喝一声,就知道那是必然的结果。然而,历史发展到王清任,医学里的解剖学,尤其大体解剖,已经接近完善;病理解剖学也已经建立。精确的解剖学已经由传教士带到了中国,那些纤毫毕现、比例精准、立体感超强的解剖图谱给中国传统医学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力。若西医解剖是正确的,那么中医脏腑理论将根本无法成立。中医无法蒙混过去,也无法作鸵鸟状。至余云岫《灵素商兑》出,中医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就在存亡危急关头,恽铁樵抛出一个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的神理论,成了中医的救命稻草。这一理论高明,或者说无耻,在于它从根本上上回避了解剖。从此,中医心安理得的继续靠臆想如算命先生一样去缝补脏腑理论,把脏腑看做没有解剖意义的功能器官,成了阴阳一样的符号。无耻的从根本上篡改祖宗原意

中医发展到今天辩论技巧已臻完善,较之恽铁樵更进一步。他们说,脏腑就像艺术一样,源于解剖,又高于解剖。怎么回事呢?这意思是说,比如心脏,最初老祖宗肯定是从解剖了解的。恽铁樵把它变为非血肉的心。现代中医更高明:心不仅包括解剖的心脏(那是最低层次),更包括大脑甚至小肠等一个系统,这叫心系统。因此,一个真正的中医说你心有病时,他不是指你冠心病的那个心,而是包括了你的大脑还有小肠等一个系统在内都有病。所以,如果一个中医对你大谈冠心病,你可以鄙视他;因为中医之心,不是冠心之心。同理,作脾切除的病人,在中医看来你根本就切不掉脾。因为脾是脾太阴藏象系统,根本就不是一个血肉块。

如果五脏(心肝脾肺肾)不是血肉实体,那么,中医说的六腑是不是血肉实体呢?六腑中的三焦我们知道肯定不是血肉实体,实际上,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但是,但是,难道说,大肠小肠膀胱都不是血肉实体的?都是功能符号?果真如此,六腑之下的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五华(爪、面、唇、毛、发)应该都不是解剖意义的概念才能在逻辑上说得过去。如此一来,中医所说的“人”岂不是非血肉之躯了吗?

中医又有所谓“奇恒之腑”,其中有脑、骨、女子胞,这些难道也没有解剖意义,只是功能符号?其中脑在现代医学里虽然贵为中枢地位,但在中医理论里是最憋屈的了。不但五脏没它的份,最窝囊的是,脑的功能居然被五脏列强瓜分。比如“神明”,中医说,那是心的功能;谋虑,那是肝的功能;思虑是脾的功能;忧悲是肺的功能;恐惧是肾的功能。更窝囊的是,连胆囊这么个小器官也分了脑的“决断”的功能。然而,最窝囊的是,中医居然说“脑渗为涕”,奇恒之腑“藏而不泻”,难道说,大脑竟然藏的是鼻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接受这个结论!所以,中医所说的脑,必然也不是那个解剖的脑,它也只是一个功能单位。

中医所说的血是解剖意义的血液吗?居然会有如此荒唐一问,棒棒“黑中医”也不能这样没底线吧。可事实就是这样啊。中医的“血”如果和解剖时流出的血是一个东西,那中西医必有一错啊。中医的血是这样来的: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这是一个很美妙的词),水谷精微经脾的运化上输于肺,与肺之清气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说的象酿酒似的,诗意盎然啊。西医的血则是这么来的:血细胞在出生后主要在骨髓生成,从多能干细胞到各细胞系祖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最后到成熟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系列演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下完成。血浆成分的生成则与更多的系统有关,如肝、内分泌、肾、肺、神经等。每一种成分的来龙去脉,都有严格的试验可以证明,并且都可以观察的到。我们无法否定西医的理论,因为那是铁的事实。但中医也绝不甘自承荒唐,所以,中医的血显然不是西医的血,那只能是功能的而不是实体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的概念,比如精、气、神、天葵、津液、痰等等,就更不是解剖的东西了。中医所说的“人”确实不是血肉之躯嘛!(待续)


(作者:棒棒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