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教育演讲录读后感

 山花烂漫 2013-04-18

传递幸福的使者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读后

 

文/沁心荷

陶继新老师网站上那三十多万字的“报告回响”,我一读再读,从去年读到今年,从漫天雪花的冬天读到桃红柳绿的春天。我一直想从文字中追索答案:“是什么让老师们甘愿花如此多的时间去聆听这些报告?又是什么让他们甘愿花这么大的心力去写听后感言?”我仔细倾听着这些来自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朴素的声音——

来自千里冰封的北国的老师说:“老师的话语吞吐自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他的每句话都能使我的大脑打开一条缝儿。”(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徐一博《攀登人生的最高点》)

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老师说:“老师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学素养,深刻地阐述了读书教学相得益彰,以及读书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使老师们走向终生幸福的文化之旅。”(无锡实小 《让读书为一生发展奠基 ——听陶继新总编的读书报告会  》)

来自西部边远地区的大学生说:“老师广博的学识、诗化的语言、丰富翔实的资料以及对教育的一种忧患意识,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听众。历时三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在这炎炎夏日里,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爽,使我们茅塞顿开、深受启发,师生无一不赞叹陶继新先生渊博的学识和他对读书的独特看法。”(兰州师范学校 佚名)

来自黄河岸边的老师说:“因为老师的报告有抑扬顿挫的声音,有精妙横生的见解,又深邃高远的思想,有超凡脱俗的谈吐。在场的所有的老师无不被深深吸引,深深陶醉。我更是用耳用心,认真聆听了老师的这场精彩的报告,收获颇多。”(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第一小学   孙莉敏《幸福的收获——聆听陶继新报告有感》)

……

我通过这些文字触摸到了一颗颗被感动的心!

每位老师都有听学术报告的经历,很多报告会不是使人昏昏欲睡,就是让人觉得深奥难懂。为了让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这类学习,各地行政部门使出各种招数,要么会前要求签到会后要求点名,要么将听课学分与职称评定挂钩,要么将继续教育学时与年终奖金挂钩;但种种举措都无法消除老师们“消极怠工”的心理,无论怎么强制性要求,老师们就是没有“驱动力”!但是,老师的报告会,有很多老师不仅自费前往,回来之后还自觉自愿写听课心得!如果不是心海激荡,老师们怎么会写得出那样热情澎湃的文章呢?而陶继新老师又是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赢得老师们的热情参与呢?以什么样的内容开启老师们的“驱动程序”呢?

终于,20066月,我有幸亲聆老师的教诲;20078月,我又有机会第二次听老师做报告,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一、唤醒心灵  润泽生命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来自某部门的心理问卷调查)。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对内,既要面对领导对各种数据的达标要求;对外,又要面对社会指斥的“乱收费”“课业负担重”“教学方法陈旧”等等压力。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身为一线教师,谁不想登上那顶峰,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愉悦?于是,老师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高考研讨会,琢磨各种解题技巧答题方法。身为三尺杏坛的“讲者”,谁不想让自己的课堂纵横捭阖,能放能收?于是,老师们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什么“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名师大讲堂”“课堂技艺演习场”等等。但是,老师们依然无法左右课堂,依然为着“及格率”“优秀率”上下奔忙;为着“平均分”,“贡献值”衣带渐宽。

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难怪,浙江温州22中的江雪独钓老师说:“只有理解了陶老师的这种大文化观才能更好地理解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密切关系。” 是的,老师将他思考“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所得引导老师们读书写作,从而唤醒了老师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师们走上了终生幸福之旅。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河南长葛实验中学的邢清民老师说:“他对读书的热烈倡导,深深地震撼了我近乎麻木的心。”老师说出了很多朋友的心声,我也是听了老师的话后走上经典阅读的幸福之旅的。

二、涉猎广泛,以例说理。

老师在报告中常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作为教育记者的老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见之事所闻之人告诉听众:教师的生命成长靠读书,教师的终生幸福靠读书。他在报告里讲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故事:有世界级大儒杜维明教授、关注道统的周月亮教授、生于忧患听孔范今教授,也有身处教育最基层的小学老师李秀伟李兰铎陈明磊等;有语文界名师李镇西韩军沈红旗,也有生物老师孙明霞化学老师张利平数学老师刘建宇;有学养深厚的张万祥老师,也有教坛新手苏静老师;有来自繁华都市的名师,也有乡村小镇的老师……取例之广,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老师,无论你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偏僻乡村,无论你是语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你都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每一个听众产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动:“如果我也能象他们一样读书写作,是否也能体验到‘教学如有神’的快乐?”是的,老师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你愿意摒弃浮躁之气,静心读书,你就能触摸到“幸福”,与“幸福”亲密接触。而有不少老师在听了报告之后的几年里,让自己浸润在氤氲的书香中,如今他们都已经享受到了老师说的“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的快乐幸福了,能体验到“玩转课堂”的轻松自然了。

三、坦诚交流,平等讨论。

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阅读经典,积极写作。

在《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中,老师专门有一部分内容谈自己:“八、享受成功快乐的我自己。”他毫不隐瞒地说:“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我在40多岁的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了‘为60岁做准备’的计划。在近20年里,我一直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在文化不断升值中,精神也在走向高层。所以,我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开始我精神生命的另一个天地。我想,退休之后,我会更加快乐,生活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幸福。”

他说:“老师们,你们都比较年轻,好好读,好好写,坚持下去,超过我是很容易的。那个时候,你就会感到读书与写作是何等幸福啊!我也是在不断读书成长中享受着生命充盈的快乐。”此时,他不象专家,更象长辈,对老师们深情嘱托,一句“超过我很容易”就把横亘在讲者和听众之间的鸿沟轻轻抹平了,这些话投入老师们的心湖便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难怪听完课回家,大家总是情不自禁地拿起笔,记下那美丽的涟漪。

在《打点人生幸福》的报告中,他讲“孝心”一节内容时,他谈起两个女儿,话里话外承载的是浓浓的父爱,眼神里漾着的深情厚意打动每一个听众,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他娓娓而谈,从容淡定,似乎在细诉别人的故事,宠辱不惊。此时,他不象学者,更象朋友,轻轻地拉开时间的面纱,带着听众走进如烟的往事。

于是,我们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四、气质儒雅,以文“化”人

老师在报告中一再谈经典诵读的作用:

“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

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

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

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他那富有生活情趣的话言,没有专家高高在上时惯用的“应该”“必须”的话语霸权,他常常用“主张”“建议”让听者不由得相信:如果采纳这些“建议”和“主张”,我们也会象老子说的那样:“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实,只见其人,不闻其声,老师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场”。老师一出现在会场就有一种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气质就有足够的魅力。不管去哪儿讲课,老师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

我曾有幸亲历过一次:

200785,在山东龙口,陶老师把自己的报告安排在1620~1900,而我是这场报告的主持。说实在的,这个时间并不是听报告的最好时间,而且有不少老师已经不止一次听陶老师的报告了。我有些不安。陶老师开讲之后不久,暮色就渐渐地降临了,我一直担心效果不好。可是,我观察整个会场,老师们没有丝毫倦意。讲座结束,天色已暗下来,看着还整整齐齐坐着听课的老师们,敬意由然而生。在总结的时候,我是发自内心地说出那几句话并深深地鞠了一躬:“夜色渐浓,应该是倦鸟归林之时,而我们仍在这个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讲座,请允许我向主讲者和聆听者表达我深深的感动和崇高的敬意……”我外出学习那么多次,这是我听报告最晚的而纪律又是最好的一次。报告结束后还有不少人不愿意走,围着陶老师要签名要课件。

大家正是被老师文化人那从容淡定和儒雅气质所征服的!正如网友郑州市老师王小玲说:“一个被文‘化’了的有‘根’的人,便会看到文化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那便是其‘神韵’所在。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精气神,同样得到一种‘境’,读到他的心情修养和精神境界。”老师通过他的报告和他的神韵气质把幸福传递到每一个会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

网友“寒塘鹤影”如是说:“老师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文化’内涵的全新诠释;老师来了,给我们剖析了孔夫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老师来了,给我们带入了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他就像高速公路上醒目的路标,让我的心找到了可以终身相依的朋友——书籍。感谢陶老师,我的向导!”(寒塘鹤影以文化人,踏上幸福的生命旅程——听陶继新报告有感》)是的,老师来了,不是以领导的身份走进会场,也不是以专家学者的姿态走近老师,而是以长者、朋友的身份走近老师的。他在话里话外给老师们的关心与祝福得到了老师们深深地爱戴,他的大文化观也“随风潜入夜”地驶进听众们的心灵深处,让老师们感受到教育生活中扑面而来的熙熙攘攘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