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fcx_cx 2013-04-19
                                       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1997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明朝初年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筑扩修,此后经过历代补修、增建,平遥城墙规模日渐完善。平遥城墙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是中国国内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墙之一。现今的古城墙为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而建,洪武三年(1370)在旧城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10次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周长6162.7米,墙高10米,顶宽35米 ,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内砌女儿墙,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环城每隔50 100米有一个突出的敌台(也称马面),台上筑有敌楼一座,共有敌楼72 座,垛口3000个;有重门瓮城6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座城门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城墙四隅共有角楼4座,城墙外四周有深宽各3米的护城壕,沿河植槐柳。平遥城墙规模宏大,设计严谨,是研究中国古代城池建制的珍贵实物遗存。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东西各二为四足。城墙上的72个敌楼和3000个垛口,也是取是孔子三千弟子、七拾二贤人之数。   

         北门城楼

         北门瓮城

         南门

 

        古市楼

        市楼位于全城中心,因楼南有井,水色如金,故此楼又称金井楼。市楼高18.5米,共三层,木构为清式常例,横跨南大街,下为通道,东西连接民宅,在楼东南侧有砖阶木梯可登上第二层楼面,中有菩萨像,两墙有彩画,是关公故事。市楼屋顶为重檐歇山,黄绿彩色琉璃瓦铺盖,花纹南成双喜字,北成寿字,底层成方形,纵横各为三间,逐层收进,中层夹以平座,使楼身更显挺秀高耸。

        市楼高耸在古城中央,雄踞全城,对应于城中大片平缓的灰色民居屋顶,构成古城起伏变化的优美轮廓。

        南大街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日升昌票号

       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在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金融业机构,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蔚泰厚票号

        东大街的牌坊

        文庙

         文庙位于城隍庙街南侧,其中大成殿规模宏大,为金大定三年(1163)重建,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各地孔庙中唯一的宋代建筑。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城隍庙街,始建于明洪武初,成化中重修,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

         古城民居

         中国古都,是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古城平遥,是把历史溶解于民居。平遥古民居,有保护价值的有3739处,其中400多处保存非常完整。这些古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建筑艺术与丰富的风水理论相结合,布局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风貌,至今还都居住着居民。

        明代初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平遥城内作坊四起,商贾云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清代中叶以后,票号(即最初的银行)与典当业的兴起,使平遥的建筑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商发迹的人们,大兴土木,精巧的匠心融于繁华的市面上,撒遍了平遥的街巷里。传至当代,平遥的整座城池便成了一座庞大的古建筑博物馆了。

       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座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20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

        县衙大门

         大堂

         牢狱

        木笼

         对付女犯人的刑具­——木驴

         囚车

        内宅

       县衙建筑

      “县官断案” 表演

       古县衙大堂前,每天都会进行三到四场县太爷升堂、断案的表演,一位县令操着抑扬顿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断案,和谐社会双规等现代热词不时穿越到表演现场,引得围观群众哄然大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