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下科学期中复习

 紫曦唯幂1 2013-04-19

考点分析:

化学方程式默写

一、计算题目:

1、第一章第7节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求法)

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CO2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化学式的原子个数比(CH3COOH

(3)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Fe2O3)和根据元素质量比得出化学式

【例题】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和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玛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1)玛丁啉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计算玛丁啉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例题】某氮氧化合物中N:=7:20,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化学式中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xa

                                        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xa + yb

A元素的质量分数A%= —————100%

 

延伸: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

元素A的质MA = MAxOy×A%

【质量分数主要考察类型题】看成溶质和溶液来理解

1、求解某纯净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求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求解其所含元素的质量

②已知硝酸铵的质量为80克,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36H2O中含多少克氢元素

3、已知某种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求这个物质的质量

③已知硝酸铵中氮元素是28克,求硝酸铵质量是多少

4、硝酸铵的质量是160克,问多少克硫酸铵含有的氮元素与硝酸铵相同;40NH4NO3和多少吨CO(NH2)2含氮量相等)

5、已知混合物中纯净物的质量或者质量分数,求解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④已知一大理石样品,含有90%的碳酸钙,问钙元素占大理石的质量分数

6、已知混合物中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或者质量分数,求解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⑤已知一大理石样品,含有钙元素36%,问碳酸钙占大理石的质量分数

【例题】

1、某化合物R2O3中,已知R:O=7:3,求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多少克水中含有16克氧元素?

3、在硝酸铵样品中含有98%的硝酸铵则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35%  B34.3%  C17.15%  D16.8%

4、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合物BaCuSi2O6。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Cu+2,其中Si______价。

5、某种牙膏中含有抗牙齿腐蚀的药物,其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1价,其核电荷数为9。则该药物中磷的化合价为______。如果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则氟原子内有______个中子。(已知NaPO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3116)

6、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腈胺,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已知三聚腈胺的化学式为C3H6N6
1)三聚腈胺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2)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则该奶粉含氮量为__________,某品牌奶粉1袋(400g)中加了1g三聚氰铵,相当于增加了__________g蛋白质.
3)三聚腈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几方面:装饰面板、高档涂料、模塑粉、印钞用纸等,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自三聚腈胺事件后,许多人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下表是100克某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若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克该板栗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11.7mg__________

8、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m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1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1g = 1000mg)。试求:

①1g明矾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他摄入的铝量______(选填)超过安全摄入量。

2)为降低铝的摄入量,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此题由混合物的质量求其中某一元素的质量,计算步骤如下:求混合物中明矾的质量;求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求铝元素的质量。

总计算式为:油条中铝元素的质量=油条的质量×混合物中明矾的质量分数×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降低铝的摄入量,可从食品、炊具、容器、铝资源的合理开发等方面考虑。
答案      (1)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5.7%。则:

     1g明矾中含铝元素质量为:1g×5.7%=5.7×102g57mg

     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质量为

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他摄入铝元素的质量为

与安全摄入量相比: 0.17mgkg0.7mgkg。没有超过安全摄入量。

  (2生活中减少铝制品的使用;

    少喝易拉罐饮料(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9、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___________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10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所含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11、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                  H2O HF

3周期SiH4 PH3                     

化合物毒性:PH3 NH3H2S      (填,下同)H2OCS2        CO2CCl4 CF4,于是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应界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         

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A毒性      B沸点      C易燃性      D水溶性      E颜色

【解析】(1)CH4,NH3,H2S,HCl,(2) , (3) CF3Cl  (4)破坏臭氧层,ABC

12由元素A和元素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B,该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共有15个电子;AB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A2B5每个分子中共有54个电子,试推断A原子的质子数为   B原子质子数为      ,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2、第二章化学方程式

【考点】1、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分子个数比;3、物质之间的质量比;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格式和配平)

5、化学方程式计算(与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是考试的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五个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个数)可能改变

aKClO3b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1)若得到KCl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假设12克的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

1)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克,则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是什么?

2)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6克,则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是什么?

是否过量;用字母表示化学方程式

计算考点: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纯净物)根据生成物或者反应物的质量,求解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得出突破点,求解生成物或者反应物的质量

3、(不纯物)根据质量分数,先求解纯净物质,再算混合物质

【典型例题】

1、钙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8g钙。 右图是某种补钙剂的标签说明:

某同学要探究该钙片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准确,他取出10片钙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4.4g二氧化碳(假定其它成份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1)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根据该同学的探究,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4若某人摄取的钙有90%都来自这种钙片,通过计算,你得出什么结论?

××钙片

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主要成分碳酸钙

每片含碳酸钙1.5g

每日 2次,每次1

 

【解析】(1m:m:m= 4012:(16×3=10312

m

m碳酸钙

40

100

                

(2)m%=                ×100% =             ×100%= 40%

3)设:每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100                                                                        44

10X                    44

10044=10X44   

X=1

4)每天需要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08克×90%=72

每天实际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1克×2×40%=08克>72克,能满足需要

2、在电解水实验中,在负极上收集到11.2毫升气体时,同时在正极上能收集到几毫升气体,此时,分解了几克水?(ρ氢气=0.089g/L,ρ氧气=1.429g/L

 

 

二、实验探究题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考点】1、操作顺序,仪器名称,改正错误;2、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3、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与空气反应)。

验证方法和验满方法: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依据:用手紧握试管,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气体的体积增大,气压变大,如果不漏气,水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

装药品。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瓶口,伸进试管内的导管不宜太长,稍伸出胶塞即可(目的:有利于气体的导出)。

固定仪器。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先预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收集。当气泡连续且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原因:开始时水槽中导管末端有少量不连续的气泡冒出是受热膨胀的空气)。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原因: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验满。排水集气法:集气瓶口处有较大气泡冒出,则说明氧气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附近,若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防止试管内气体冷却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工业制取氧气]是因为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但其沸点低于氧气沸点,是物理变化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考点】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2、实验改造,可否用CS来代替,谁用氢氧化钠代替,试验是否成功;3、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多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D  )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低或高)导致_____氮气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②“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O2后蒸发出来,且O2可以支持燃烧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3、呼吸作用实验

小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交换。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0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解析】昆虫呼吸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于该装置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能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而可知减小的气体的体积即是消耗氧气的量;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所以一定要控制光合作用的发生,遮光则是控制反应的条件.1)吸收O2的量 (2)遮光处理

4、硫酸铜晶体测量结晶水含量实验

怎么样测量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

5、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6α散射实验

人们为提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实验。他们在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 现象一:                                                

(2) 现象二:                                                

(3) 现象三:                                                

 

 

 

三、填空题

【区分化合物和纯净物】

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五氧化二磷、氧化铝、氢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生锈的铁钉、铁矿、稀盐酸溶液、净化的空气、大理石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氦气(稀有气体)___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五氧化二磷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氮气____

(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___氧气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二氧化碳___

(1)不需要加热,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下能很快速制取氧气的物质___过氧化氢溶液___

(2)只需要加热,不需要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物质是___高锰酸钾____

(3)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配方】

CH3COOH+ O2—— CO2 +  H2O          H2 +  Fe2O3 ——  Fe +  H2O

FeS2 +  O2 ——  Fe2O3 +  SO2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

 

【符号周围的数字】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镁原子                    4个氯化氢分子               

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

2Hg                                  2SO3                                

N2                                   SO42-                               

+2Cu                        

(3)写出下列化学式

氧化亚铁___________;氧化铁__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_;氢氧化钙___________

氢氧化铜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氧化铜___________

生石灰___________;熟石灰___________;硫化氢___________;干冰___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_;氩气___________;汞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甲烷___________

酒精(乙醇)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

【推断题】

近年来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其贮藏量超过已知天然气、石油和煤蕴藏量总合的2倍,是目前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1个游离的水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甲烷分子,另外两个被水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分子组成为(  

A CH4?5H2O      B CH4?6H2O      C CH4?7H2O       D  CH4?8H2O

【解析】D。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CH4分子、46+2=48H2O分子;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

某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杂有一种气体,经测定该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5%,则其混杂的气体是( 

ASO2      BCO2      CNO2     DH2O(气)

【解析】ACO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7.1%大于55%,所以另一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要小于55%

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17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D.氯离子Cl-核外有17个电子

答案:A  会通过结构示意图看原子易得失电子(一般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的,易失去电子;多余4个电子,易得到电子;等于4个电子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 )   

A、铝箔    B、硫粉   C、铁丝      D、木炭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B  

A、水能够灭火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

 

考点分析:

化学方程式默写

一、计算题目:

1、第一章第7节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求法)

 

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CO2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化学式的原子个数比(CH3COOH

(3)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Fe2O3)和根据元素质量比得出化学式

【例题】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和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玛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1)玛丁啉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计算玛丁啉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例题】某氮氧化合物中N:=7:20,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化学式中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xa

                                        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xa + yb

A元素的质量分数A%= —————100%

 

延伸: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

元素A的质MA = MAxOy×A%

【质量分数主要考察类型题】看成溶质和溶液来理解

1、求解某纯净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①求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求解其所含元素的质量

②已知硝酸铵的质量为80克,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36H2O中含多少克氢元素

3、已知某种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求这个物质的质量

③已知硝酸铵中氮元素是28克,求硝酸铵质量是多少

4、硝酸铵的质量是160克,问多少克硫酸铵含有的氮元素与硝酸铵相同;40NH4NO3和多少吨CO(NH2)2含氮量相等)

5、已知混合物中纯净物的质量或者质量分数,求解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④已知一大理石样品,含有90%的碳酸钙,问钙元素占大理石的质量分数

6、已知混合物中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或者质量分数,求解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⑤已知一大理石样品,含有钙元素36%,问碳酸钙占大理石的质量分数

【例题】

1、某化合物R2O3中,已知R:O=7:3,求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多少克水中含有16克氧元素?

 

3、在硝酸铵样品中含有98%的硝酸铵则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35%  B34.3%  C17.15%  D16.8%

4、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合物BaCuSi2O6。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Cu+2,其中Si______价。

5、某种牙膏中含有抗牙齿腐蚀的药物,其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1价,其核电荷数为9。则该药物中磷的化合价为______。如果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则氟原子内有______个中子。(已知NaPO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3116)

6、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腈胺,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已知三聚腈胺的化学式为C3H6N6
1)三聚腈胺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2)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则该奶粉含氮量为__________,某品牌奶粉1袋(400g)中加了1g三聚氰铵,相当于增加了__________g蛋白质.
3)三聚腈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几方面:装饰面板、高档涂料、模塑粉、印钞用纸等,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自三聚腈胺事件后,许多人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下表是100克某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若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克该板栗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8、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m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1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1g = 1000mg)。试求:

①1g明矾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__________mg

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他摄入的铝量______(选填)超过安全摄入量。

2)为降低铝的摄入量,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所含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10、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                  H2O HF

3周期SiH4 PH3                     

化合物毒性:PH3 NH3H2S      (填,下同)H2OCS2        CO2CCl4 CF4,于是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应界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         

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A毒性      B沸点      C易燃性      D水溶性      E颜色

11、由元素A和元素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B,该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共有15个电子;AB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A2B5每个分子中共有54个电子,试推断A原子的质子数为   B原子质子数为      ,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12、根据某硝酸铵化肥的外包装(一部分弄黑了看不清),试推算: 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整袋硝酸铵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2、第二章化学方程式

【考点】1、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分子个数比;3、物质之间的质量比;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格式和配平)5、化学方程式计算(与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是考试的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五个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个数)可能改变

aKClO3b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1)若得到KCl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克,则可制得O2质量为         

假设12克的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

1)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克,则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是什么?

2)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6克,则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是什么?

是否过量;用字母表示化学方程式

计算考点: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纯净物)根据生成物或者反应物的质量,求解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得出突破点,求解生成物或者反应物的质量

3、(不纯物)根据质量分数,先求解纯净物质,再算混合物质

【典型例题】

1、钙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8g钙。 右图是某种补钙剂的标签说明:

某同学要探究该钙片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准确,他取出10片钙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4.4g二氧化碳(假定其它成份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1)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根据该同学的探究,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4若某人摄取的钙有90%都来自这种钙片,通过计算,你得出什么结论?

××钙片

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主要成分碳酸钙

每片含碳酸钙1.5g

每日 2次,每次1

 

 

 

 

 

 

 

 

2、在电解水实验中,在负极上收集到11.2毫升气体时,同时在正极上能收集到几毫升气体,此时,分解了几克水?(ρ氢气=0.089g/L,ρ氧气=1.429g/L

 

 

 

 

 

二、实验探究题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考点】1、操作顺序,仪器名称,改正错误;2、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3、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原因: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依据:                                                          )。

装药品。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                             ),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瓶口,伸进试管内的导管不宜太长,稍伸出胶塞即可(目的:                             )。

固定仪器。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                                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先预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收集。当气泡连续且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原因:                          )。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原因:                             )。

验证方法和验满方法验满。排水集气法:集气瓶口处有较大气泡冒出,则说明氧气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附近,若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                                                    )。

[工业制取氧气]是因为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但其沸点低于氧气沸点,是物理变化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考点】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2、实验改造,可否用CS来代替,谁用氢氧化钠代替,试验是否成功;3、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多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1、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3、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低或高)导致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②“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3、呼吸作用实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小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交换。

 

下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0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4、硫酸铜晶体测量结晶水含量实验

 

怎么样测量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

 

5、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6α散射实验

人们为提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实验。他们在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 现象一:                                                

(2) 现象二:                                                

(3) 现象三:                                                 

 

 

 

7、燃烧条件实验

 

 

 

 

三、填空题

【考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原子、分子);空气组成部分和体积分数(实验室制取和工业制取:分离液态空气);化学式书写和符号周围数字含义;纯净物与混合物;实验仪器挑错;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

【区分化合物和纯净物】

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五氧化二磷、氧化铝、氢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生锈的铁钉、铁矿、稀盐酸溶液、净化的空气、大理石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

(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6)不需要加热,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下能很快速制取氧气的物质____________

(7)只需要加热,不需要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8)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配方】

CH3COOH+ O2—— CO2 +  H2O          H2 +  Fe2O3 ——  Fe +  H2O

 

 

 

FeS2 +  O2 ——  Fe2O3 +  SO2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

 

【符号周围的数字】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个镁原子                    4个氯化氢分子               

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

2Hg                                  2SO3                                

N2                                   SO42-                               

+2Cu                        

(3)写出下列化学式

氧化亚铁___________;氧化铁__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_;氢氧化钙___________

氢氧化铜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氧化铜___________

生石灰___________;熟石灰___________;硫化氢___________;干冰___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___;氧气___________;氩气___________;汞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甲烷___________

酒精(乙醇)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氢氧化钡___________

硫酸铝___________

【推断题】

1、近年来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其贮藏量超过已知天然气、石油和煤蕴藏量总合的2倍,是目前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1个游离的水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甲烷分子,另外两个被水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分子组成为(  

A CH4?5H2O      B CH4?6H2O      C CH4?7H2O       D  CH4?8H2O

 

2、某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杂有一种气体,经测定该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5%,则其混杂的气体是( 

ASO2      BCO2      CNO2     DH2O(气)

3、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17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D.氯离子Cl-核外有17个电子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 )   

A、铝箔    B、硫粉   C、铁丝      D、木炭

5、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B  

A、水能够灭火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

6、构成水的微粒是(  C 

A.氧原子和氢原子      B. 氧分子和氢分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

7、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结构应该相同    

B.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应该不同

C.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

8、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A. 冰水               B. 泥水          C.           D. 氦气

9、下列各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为接近的是(   B

A. MgC           B. FCl             C. SAl         D. OP

1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B       A. O2                 B. Ne                C. N              D. 2 He

11、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 -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 

A12ac/bd           Bbc/12ad          C12bd/ac          Dad/12bc

12、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a ,已知B3+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  

Aa2+3             Ba23            Ca+2+3           Da+23

13、氯酸钾KClO3中含有(  C

 A. 三个氧元素      B. 三个氧原子      C. 三种元素       D. 三个氧分子

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C  ①空气②氧气③氦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⑤

15、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C 

A.金属的锈蚀       B.动植物的呼吸     C.酒精的挥发      D.食物的腐败

16、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B  

A.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1)该装置图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中放的固体是____________ ②要如此放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长颈漏斗没有插到液面下;集气瓶中的导管没有神到瓶底;大理石或石灰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18、实验室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的,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