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从何来:中国人姓氏的十一种来源

 乐乐耘耘 2013-04-20
(2013-03-02 15:12:54)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它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姓氏制度。由于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姓氏制度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因此,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中国的姓氏制度尤其如此。

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据《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徏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级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正如《左传.隐公八年》所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氏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立那些有功的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赐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由此确定他的氏号。诸侯以字作为国号,他的后人就用他的国号作氏;世代为官而且有功绩,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氏;有封邑的就以邑号作氏。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贵族,可称“公孙鞅”,也可称“卫鞅”,后来他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人们所说的“孟姜女”,并不是姓孟名姜女,而是姜姓长女的意思。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本人姓姒,来自褒国;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比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来自齐国,她可以叫“齐姜”,也可以叫“卫姜”,甚至在卫庄公死后还可以因卫庄公的谥号而被称作“庄姜”或“卫庄姜”。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赢,成语“秦晋之好”因此而成为婚姻的代用词。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姓氏的主要来源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11种:

()最早产生的姓多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少昊赢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等。

()以国邑为氏。如周朝建立后,天子大封诸侯,包括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以及夏、商王朝的子孙。这些人得到大小不同的土地,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如鲁、卫、晋、滕、虞等姬姓国,齐、宋、陈、焦等异姓国。诸侯国的君主还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再分封给卿大夫,称为“采邑”。这些卿大夫势力逐渐壮大,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如韩、魏、赵等,这些国名后来都成为氏。以赵为例,其祖造父,为周穆王的车夫,本姓赢,与后来的秦国国君同祖。相传穆王西巡,造父赶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穆王以赵(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地赐封造父,因以为氏。京剧《赵氏孤儿》即写晋景公时赵朔被杀,其妻遗腹生赵武,赵氏家臣公孙杵臼和赵氏友人程婴为保赵氏遗孤,定计以程婴之子代赵武受戮,而将赵武藏于山中。后赵朔平反,赵武复位,传三世而为赵襄子。赵襄子于公元前475年始建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邯郸,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因此,中国的赵姓起于山西,盛于河北,西汉时的南越王赵佗、三国时的赵云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今河北人。

()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以司马为例,与程同出一姓,其远祖颛顼的曾孙重、黎。周代封重、黎之后于程(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以程为氏。周宣王时有程伯休父出任司马,后人遂以司马为氏。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均为其后裔。

()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这是宗法制的明显特点之一。根据宗法制的规定,天子的儿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孙的儿子则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也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如周景王为天子,其子为王子、名朝,而王子朝的孙子就以朝为氏,后写作晁。这类姓有牛、关、何、丰、乐、仇、虞等。

()以排行次第为氏。这也是宗法制的一种体现。周代以孟()、仲、叔、季作为子孙排行的次序,其后裔则可称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特别是王氏的来源不止一处,但都与先祖封王或称王有关,故有姬姓王,子姓王、姒姓王,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在中国成为一个大姓。谥号如文、武、穆、桓、闵、简等。如宋武公之后人以武为氏,宋穆公之后人以穆为氏,齐桓公之后人以桓为氏,等等。

()以居住地为氏。这一类人没有资格得到封赏的土地,便以所居住的地方为氏。如住在傅岩的人以傅为氏,住在池边的人以池为氏,住在柳下的人以柳为氏。

此外,还有西门、东郭、南宫、东方等。

()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张、屠、陶、甄、史、巫等。在夏、商、周时代,这些人相当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当时称作“百工”,后人即以其从事的职业为氏。

()以事件为氏。这类姓氏不多,但却很有意思,如李氏,其祖为少昊的后裔皋陶,本姓赢,在尧、舜时任理狱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称“理氏”。商末理征因得罪纣王被杀,其子理利贞逃往山中隐居,以一种树的果子为食,即木子,谐“理”的发音,其后人就改为李氏。相传老子即为理利贞的第十一世孙。汉武帝时有丞相田千秋,年老而未退休,皇帝特许他乘车入宫,时人称为“车丞相”,后人即以车为氏。

()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这种情况也不少。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姬姓改为周姓;唐宪宗李纯即位,淳于姓改为于姓等。皇帝还常常把所谓“国姓”赐给自己的功臣,以示殊荣。如唐代的许多开国功臣都姓李,如徐世勣改为李勣,世字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不称。另外,赐姓也可以作为一种镇压手段,如隋代杨玄感谋反被杀,赐其后人为枭氏;武则天即位,赐唐中宗的王皇后为蟒氏。

(十一)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成为双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北魏孝文帝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命令鲜卑人改姓,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其他贵族改为穆、陆、贺、刘、楼、于、尉等;隋唐时有西城九姓小国,归唐以后以其国名改为康、曹、石、何、史、安等九姓,安禄山、史思明即其中两姓。事实上,现存的许多姓,如张、王、李、赵、刘、曹、吴、罗、包、何、葛、金、关、佟、康等既是汉族的姓,也是少数民族的姓。

(未完待续)

姓从何来:中国人姓氏的十一种来源(下)

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姓氏不但标志一个人的血统,而且标志一个人的门第和地位。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帝王、功臣、贵戚之姓取得尊贵地位,享有社会的某些特权,可以左右当时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一些豪门大族。东汉时,除皇族刘姓为第一大姓外,还有所谓“四姓小侯”,即外戚窦、郭、阴、马四姓。汉明帝曾为四姓子弟单独设立学校。到东晋时,原来中原地区的一些豪门家族,随晋元帝到了江南,成为当地的“侨姓”,这主要有王、谢、袁、萧等;而当地还有朱、张、顾、陆等高门,称为“吴姓”。两个贵族集团共同成为南朝二百多年的统治支柱。其中王、谢二姓,门第极高,权势极大,世代通婚不绝,先后出了许多名人,如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谢安、谢玄叔侄,谢灵运、谢脁两大诗人。史载,侯景依仗朝中地位,想与王、谢结亲,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隋唐时代,科举盛行,寒门庶族大量进入统治阶层,但门第观念依然流行。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修的《大唐氏族志》,虽然强制性地把李姓列为第一,但社会上层的观念是很不屑的,郑、崔、卢、王仍有很高地位。李姓以陇西为贵,崔姓以博陵为贵,卢姓以范阳为贵,郑姓以荥阳为贵,王姓则以太原和琅琊为贵。五姓之外,还有河东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门阀七大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大都出身于这些高门。《西厢记》里崔小姐原本许配给老夫人的侄子郑公子,但却爱上了张君瑞。老夫人极力反对,就是因为崔、张二姓门不当户不对。由于推崇高门大姓,便产生了所谓的“郡望意识”。“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县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人们注重出身,看重门第,是封建社会普通的社会心理。如韩姓以昌黎为郡望,刘姓以彭城为郡望,陈姓以颍川为郡望,周姓以汝南为郡望,张姓以南阳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为郡望,等等。不管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以“彭城刘”、“颍川陈”、“汝南周”、“太原王”、“京兆杜”为荣耀。如福建省莆田市一带的民宅上总嵌有“彭城流芳”、“颍川

流芳”、“太原流芳”等,你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姓什么了。

                   全国姓氏数量

宋代初年,钱塘的一位读书人编过一本《百家姓》,内收当时常见的单姓408个,复姓76个。由于宋朝皇帝姓赵,钱塘所在的吴越国皇帝姓钱,其后妃姓孙姓李,因此《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但《百家姓》所收姓氏甚少,不足以反映全国姓氏的状况,其后又有许多有关姓氏的书出现,所收姓氏数目各不相同。近代臧励龢所编《中国人名大辞典》,已收入4129个;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收录达5730个;而稍后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姓氏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双姓4329个,其他姓氏2313个。可是现在常用的姓氏不过200个左右,其中最常用的单姓只有100个。

少数民族的姓氏

下面我们再谈谈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和名字问题。自古至今,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兄弟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也主动使用了汉字姓氏,如汉代的匈奴,单于家族为挛羝氏,贵族中还有呼延氏、须卜氏、兰氏。到东汉以后,匈奴人纷纷改用汉姓,呼韩邪单于的子孙,至三国时改姓为“刘”;此外还有呼延、卜、兰、乔等四大汉姓。羌族人后代后来多改用汉姓,但名字仍然保持本族特色,如石勒的父亲姓周,名曷朱。鲜卑族姓氏最常见的是宇文氏、慕容氏、拓跋氏等,至北魏时,进一步把复姓改为音近的单字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丘穆陵氏改为穆或凌,步六孤氏改为陆,贺赖改为贺,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尉迟改为尉。唐代的突厥族,阿史那是其大姓,后来有的改姓“史”,有的被唐朝赐姓“李”。南诏国王姓蒙,此外南诏的大姓还有孟、庄、杨、赵、段等。契丹族耶律氏建立辽国,女真族完颜氏建立金国,蒙古族孛儿只斤氏建立元朝,于是又出现了许多新姓氏,如萨、赛、石抹、蒲察等。清朝以后的满族人,近二百年以来,也往往改用汉字的姓氏,如爱新觉罗氏有不少改姓“罗”,关尔佳氏改姓关,钮钴禄氏改姓钮、那拉氏改姓那。满族人常见的姓氏还有佟、桂、舒、傅、郎,与关、罗、金加在一起,号称“满族八大姓”;而回族常见的姓氏有白、马、石、海等;壮族常见的姓氏是覃、韦、黄、莫、钟等;朝鲜族则多用朴、崔、金、李为姓,等等。当然,有的少数民族姓氏,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本族风貌,如维吾尔、哈萨克、藏族、蒙古族等多数仍然是复音转写形式,如乌兰、赛福鼎、阿沛;等等。                            (摘自《天津日报》余和祥/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