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德:“姓”与“氏”是一个意思吗?两者有什么区别、异同?

 一德老师 2021-06-04


“您贵姓?
“免贵姓张,弓长张。”
张王赵李,人之姓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姓,现在也叫姓氏,是代表个人所出家族的一种符号。
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

原始社会,过着群居生活,是无所谓姓氏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母系氏族之后,为避免近亲繁殖,保证氏族人丁
兴旺,便确定了氏族外婚,内部禁婚,于是姓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和标志便应运而生了。

一些古姓如姬、姜、妊、姒、妫等,均为女字旁,子女往往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以母亲为姓,即源于这种情况。

姓比氏起源更早。
“姓”,由“女”、“生”二字组成,即“女生为姓”,生而有姓。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巾对“姓”的解释是:“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
人由母亲所生,所以“姓”字为“女”字旁,造字方法是会意。

在夏、商、周上古时代,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姓衍生的分支。

《左传●隐公八年》说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意思是说,周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出生后依据他们始祖情况而赐姓,再封给土地而命氏。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阐明了,上古时代姓与氏的关系: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这段话明确了三个问题:
第一,上古时女子称姓,姓是用来“别婚姻”的,同姓间“婚姻不可通”。

《左传●僖公二十年》说: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看来占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不利于后代健康的道理,周代婚姻制度就明确规定同姓间不准通婚。
显然姓的出现是人类摆脱原始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

第二,上古时男子称氏,氏是用来“明贵贱”的。
氏族部落的帝王、贵族由于子孙繁術,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又出现白己的标志“氏”。
比如周朝帝王姓姬,姬姓子孙又分出周、孙、常、林、耿等氏。

可见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氏是身份与地位的标志,上占三代只有贵族有姓氏,平民、奴隶有名无氏。

时的“百姓”实指“百官”而言。
氏的产生表明人类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第三,从秦汉起,姓与氏“合而为一”。
春秋战国时,奴隶制度瓦解,逐渐被封建制度取代,庶民及下层奴隶也可以有姓氏带来了姓氏的大发展大普及。

秦始皇统-天下,结束了周朝宗法制姓与氏开始融为一体。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汉高祖刘邦“姓刘氏”,可见姓氏已合称为一了。

如何区分贵贱呢?
姓氏合一后改为“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邵望,如李姓为陇西,表明陇西(今甘肃一带)的李姓曾是名门望族。

姓氏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
在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姓与氏是分开的;
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得以发展普及,逐渐合二为一;秦汉后姓氏又不断补充发展,廷续至今。

可见姓氏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致的。
中国人的姓氏来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出处具体,纵贯如一,大部分是几千年来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这在世界各国中颇为少见。

唐代柳芳曾把姓氏来源归为八类:
以国名、谥号、官名、爵号、先祖名字为姓氏,氏于居(住地,如东郭),氏于志(对自然物崇拜,如牛、羊),氏(祖先职业,如aww巫师行人姓巫)

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又将姓氏来源细分为32类。

姓,《辞海》解释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符号”。
人生而有姓,姓只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它是属于全民、全社会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姓氏面前人人平等。

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姓作为符号同人联系在一起,也带有高低、贵贱、尊卑之分。

早在周朝奴隶社会,姓氏纳入等级宗法制度的体系。
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别贵贱,贵族有氏,奴隶有名无氏,姓用来别婚姻氏标明贵族的等级地位、贵贱尊卑。

经过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历史演变,奴隶制的血缘宗法制度土崩瓦解。
崛起于秦汉之际的一批无氏平民成了 帝王将相。

小亭长刘邦一家世代在沛县务农,他祖父、父亲连名字都没有,可他却当上汉高祖
屠狗为业的樊哙也当上舞阳侯。
至此,姓氏逐渐合而为一。

出身平民的刘邦当上汉高祖后,原本不起眼的刘姓成了“国姓”,成了当时最尊贵的姓。

刘王朝曾赐娄、项二氏为刘姓。
刘邦的儿子刘盈即位汉惠帝后,下令优待皇帝同姓,凡诸刘全家人免一切徭役。 

到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织席贩履”的平民刘备崛起于涿州,这支东汉远支皇族经史官考证,推算出他乃汉献帝长辈,于是被尊为刘皇叔,后即位蜀汉昭烈帝。与他同代的杰出政治家曹操,却因非刘姓,被封建史学家斥为“逆贼”。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斩即断绝,祖上的显赫尊贵,过了五代就难以恩泽后世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姓氏的贵贱荣辱,常随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两晋南北朝时,十分注重姓氏门第,朝廷设家谱局,用人必须查考族谱,以姓氏地望分贵贱。
地望即郡望,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

当时南方大姓首推王、谢,北方大姓有王、崔、卢、李、郑,这些大姓世代为官,构成一个士族社会阶层。

李世民当上唐太宗后贞观12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成《氏族志》,按官爵与名望定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
高士廉因循守旧,仍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居第二。

李世民龙颜大怒,出面改皇族李姓为上之上,第一等
外戚之姓为上之中第二等
崔、郑等大姓为上之下,第三等。

唐代五大姓,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这五姓七家,“自持族望,耻与他人为婚”。

《西厢记》中崔莺莺,为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曾将她许配外家侄子郑恒,所谓“门当户对”。
张君瑞虽与崔莺莺相爱,无奈张姓非名门望族,有情人难成眷属。
剧锋芒直指姓氏贵贱的封建思想。

唐代女皇武则天临朝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下令修《姓氏录》,列武氏为第一等,并曾要将儿子李旦改姓武。
直至武则天81岁时,太子李哲即位,为中宗,才恢复大唐国号。

到了北宋初年,出了本启蒙读物《百家姓》,其开头第为: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为什么要将赵、钱、孙、李四姓放在最前面呢?
原来该书出自饯塘(五代时为吴越国)一位老儒之手。

赵是当时北宋皇帝的“国姓”,当然是排第一
钱是五代时吴越王钱镠的尊姓,这位老儒曾为吴越国臣民,便将钱姓排第二
而孙、李均为吴越王的后妃之姓,帝后一家,同样高贵。

数百年来“畅销不衰”的《百家姓》,也是按当时政治地位的尊卑来安排姓氏顺
序的。

明洪武年间,翰林院编修吴沈奉旨编了一本《千家姓》,其开首第一句就是“朱奉天运”即明太祖朱元璋承奉天命君临天下,朱姓又荣升为明代第一姓。

清康熙年间根据皇帝的诏令,编修了一本《御制百家姓》。
于满族的姓氏复杂,如爱新觉罗不止一个字,为缓和满汉矛盾,笼络收买汉人,便以孔圣人的“孔”姓为首,这里仍然是将贵姓列为首位。

有尊就有卑,有贵就有贱。
封建社会为制造姓氏等级差别,还实行改姓与避讳。

改姓是与赐姓同存的:皇上对功臣赐以贵姓,而对所“恶"的人则令以改贱姓实行贬损。

南北朝时北齐武帝因巴东王萧响反叛,令萧氏改姓蛸,蛸即章鱼。
唐高宗时,王皇后、肖良悌为武则天所诛,武后改王皇后为蟒氏、肖良悌为枭氏。徐敬业先世已被唐太宗赐姓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她取消赐姓,仍姓徐。

避讳,为维护皇帝姓名的高贵,遇上与君主相同的名字行“避讳”更改以避免直接说出。

唐宪宗叫李纯,于是与纯同音的淳于氏避讳改姓于。
北宋大臣文彦博,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讳而改姓文。

据记载:
李唐王朝曾禁止养鲤鱼,因鲤、李同
朱明王朝曾禁止养猪,因猪、朱同音。
烹“李”啖“朱”,岂非大逆不道!
当然,由于猪与鲤鱼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禁了一阵子难以禁止也只好罢了。
 
建国后,姓氏虽仍有父系家庭的意义留存,但已无尊卑贵贱之分,正朝单纯的符号方向发展。
今天人们常以“按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列若干姓名的座次这就彻底否定了姓氏的等级之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