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五问法"解决作文主旨立意

 快家教 2013-04-20
 

语文:"五问法"解决作文主旨立意

       语文作文作为高考的重头戏,占60分,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作文偏偏又是最令学生头痛的。头痛何在?在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审题立意。尤其是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因为作文一旦被判为跑题或扣题不紧,就可能被打成四类文,“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这句话也就成了泡影。可见其重要性,大意不得。
   那么,怎样准确把握作文的主旨立意呢?
   可以用“五问法”来解决问题。这五问包括:谁,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一、谁这涉及到材料作文中的角度选择问题。选好恰当的角度,下笔行文,即无跑题之虞。比如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可以选取第一个条幅“注意安全”,这是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也可就第二个条幅“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说理,这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今年江南十校联考的《倾斜与平衡》,就可以分别从人生哲理层面和时事政治层面等各个角度,来写倾斜与平衡的现象和本质。而2013年的合肥二模作文的材料,可以从美国留学生的角度下手,也可以从评论者的角度出发。最近的皖北协作区联考的作文材料,可以从松树的角度赞之,又可以从小草的角度批之。角度选准,本质看透,无忧了。
   
   二、怎么样这是指材料中对象的表现及对这种表现的评价,并由此引发的深思。比如今年江南十校联考命题作文《倾斜与平衡》,就二者在人生哲理或社会政治方方面面有怎样的表现,用正反对比铺开,并发掘内涵,不失一招。
   至于皖北协作区联考的材料中,“松树笑而不语”,这是松树怎么样,据此可立意:淡泊不争。而“即使你吸尽了大山的乳汁也不可能达到我的高度”,这是小草怎么样,据此可立意:居高自傲。

   三、是什么对材料中的对象进行定性,可以明确写作对象的性质。这是一种较深的解读,自然不会背题。如去年高考材料中第一个条幅“注意安全”是“处理问题泛泛而谈”,第二个条幅“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则是“切中要害”。这就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事方法自然不同。
   合肥二模中对美德的诸多思考,皆属于“是什么”范畴,可立意为:平凡造就不凡,伟大始于渺小,小善即大爱等等。
   
   四、为什么这是对材料最本质的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开出对症的良方,把作文的主旨问题彻底解决。此要求最高。例如去年高考的材料,我们就会问“为什么又写一条幅‘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因为这样最安全!由此就引出最深刻的的主旨:做事要切中要害。
   合肥二模的命题作文《你可以和我不同》,我们就会发出疑问“你为什么可以和我不同”,得到一个主旨:这世界是多样性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

  五、怎么办当材料的一切都研究透彻,下面就是如何做的问题了,即怎么执行,解决问题。例如前年高考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我们顺势就可以提出:时间在流逝,我们怎么办?去年高考的材料,我们立刻就想到:要防患于未然,还要落到实处。合肥二模的作文《你可以和我不同》,你怎么办才可以和我不同:创新、求同存异等等都是和我不同的办法。
   当然,这五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般都是第一种和其他的任一个或两个结合来写。只要目光如炬,把这几个方面看透,高考作文主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段国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