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无痕日复日 古寺犹存话昔今

 广河罗东平黄 2013-04-20
                                    岁月无痕日复日 古寺犹存话昔今
                 

图片


  从罗城县城东门镇往南约3公里,在风水学上有“三獅赶兔,七星伴月”、“犀牛望月”之说的风水宝地半月山南麓,耸立着一座古剎,他就是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開元寺】。据罗城县县志记载,这是一座始建于元代元世祖元年(公元1264年)已有747年历史的古寺庙——開元寺,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重修。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4亩多。中殿正脊随樑枋上墨书“大清光绪贰拾四年岁次戊戌季秋谷旦…………暨九甲绅民人等重修栋字”,中、后殿之间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该寺1987年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他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他就坐落在距离我的老家平洛村黄家屯(庄)东侧才三百来米,还因为有我少儿时代经常涉足其间的缘故。
          记得老辈人说,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这里曾经香火鼎盛,不仅县內十里八乡的人常来进香祈福,就是周边的宜州、柳城、融水等地也有不少香客跋山涉水前来顶礼膜拜。在我大约3岁稍为记事时起,就常随祖父、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于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到寺庙里诵经。至今我还记得祖父的模样:他六十开外,身高约1米7,腰板挺直,瓜子脸、下颏蓄须长约10多厘米,穿一席长衫几近着地,手提装有经书、木鱼等物品的竹编小篮,走起路来严然一副饱读之士的儒生模样。刚开始进入寺内时我心里很害怕,特别是走近中殿看到高高大大、面目猙狞的亨、哈二将伫立两侧时,慌忙抓住祖父的长衫,身体紧紧地贴近他,此时他就会抓住我的小手,轻声地安慰我说:“傻嘛,怕什么?不怕。”后来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害怕了。记得他们毎次坐在蒲团上(稻草编的)诵经的时间很长,我就和一些小伙伴满寺院的乱跑。最常去的地方是前殿与中殿之间东西两侧的厢房(长廊),那里靠墙全是一块块刻有字的青石碑。石碑的周围地面上有一种儿时叫“香公虫”的小虫旋出一个个圆状小坑,我们就拿燃烧完后剩下的香竹杆,对着圆坑小心翼翼的翻扒,一般每个坑都会有一只小虫,也有没虫的,但很少。小伙伴们都抢着翻扒,比赛看谁得的虫多,玩得高兴极了。
  大概是在1954年,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展破除封建迷信,发动群众起来把寺内的神象砸烂,连同石碑一起扫地出门。先是在寺里开办了小学校,那时我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班的教室就在原来的大雄宝殿(后殿),在那里上了三个学期的课,新学校建好后,我们班搬进新教室。几十年间那里先后成为村公所、大队部、人民公社等基层组织机关的办公场所。
                  

 

图片

    坐落于獅子滾绣球的獅子山麓,是我小学时就读的学校(当时没有此校门和围墙)


   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尽管家乡父老曾经多次向上反映,要求政府拨款修复寺院,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我的家乡才得以落实。由政府拨了部分款,不足的由当地群众集资捐款、安排专人外出向周边群众募集善款。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紧张筹备、施工,一尊尊神象重新塑立了起来,曾经残破不堪的内院也已修饰一新。开光典礼后已重新开门迎接四方宾客。
       

 

图片

                中 殿 门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雄宝殿内贡奉的神像

图片

 

图片

        东 西 两 侧 长 廊 檐 彩 绘

图片


         

      

 

图片

                西 侧 殿 孔 子 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