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访谈文化名人127向京: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家

 赵东华 2013-04-20


  腾讯文化:您本人就是一个雕塑家,做雕塑的,很多人都很喜欢您的作品,特别是女性系列,您现在对女性系列作品的一个评价是什么?

  向京:我觉得对作品的一种评价首先不应该从作者这个角度来说,就像说你自己生了孩子,你怎么去评价,它连带的东西太多了,它是从你自己身体里面出来的,这部分东西是很难用一个评价去做的,或者说一个客观的,或者说一个公正的,所以很难。我只能说这部分东西对我来说,因为在2008年的时候我做完那批传统系列之后,我也表示过我再也不会做了,或者至少这些年不会做了,就意味着前面很多年的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的了结,对我个人来说意义在于此。

  腾讯文化:我看了一些关于您的报道,也说您现在对于别人说您是一位女性主义艺术家,对于这样一个称呼开始可以接受了?

  向京:我从来就没接受过。也不是无法接受,我觉得这个跟女性主义没关系,因为女性主义在一个学术名词里面是很有指向性的,我不觉得我属于这一种类型或者我具备这样一个理论背景的创作者,只是因为我做了比较多的女性的人群,但我觉得为我来说女人或者女人的身体只是一个载体,只是我装载什么东西的一个容器而已,就像我用雕塑作为容器一样,只不过是表达的一个需要。当然,我更愿意被称作叫人性主义者或者怎样,我是关注人整个群体的或者说人性这样一个深层的东西。这个可能更准确一点。我觉得女性只是说大家从外在的一个题材上这样去判别,或者一定要把一个西方的所谓文化脉络当中的某个概念在中国这样一个艺术环境里面找到所谓的对应,我碰巧被安上了这么一个头衔而已。这个对我来说不太重要,也不太正确。

  腾讯文化:您在去年办了一个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作品当中展出了一个是杂技系列,一个是动物系列,您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主题?

  向京:首先这批东西在我宣告终结做女性题材之后新开始的一个创作方向,这两个系列,因为当时想做一个主题叫处境,所以用了《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样一个题目作为整个展览的一个标题。关于处境这样一个主题,我用杂技或者用动物这两个系列当然不足以去涵盖这么一个大的命题,但是我想应该说是我试图在做这样一些讨论。那个雕塑马的名字也叫“这个世界会好吗”,就是和我的展览名字其实是一致的,其实都是对这种处境做一个疑问。我想说这里面不仅仅它显现了一个所谓的悲观色彩,我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引发更多的是对于人性的一种观望和更多的反省,比如你在这种类型的动物身上所看到的某种属性是不是在一种所谓的文明的驯化当中被遮蔽掉的,我想要去问这样的问题。

  腾讯文化:目前学美术的这些孩子们很多,因为您原来是教书,因为学美术的孩子特别多,美术室、画室也很多,作为一个教育领域工作的专业艺术家,您能谈一下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甚至于说对于年轻的父母有些什么样的忠告?

  向京:从我旁边的一个观察来看,咱们这个时代不知道什么原因,变得越来越现实,我觉得因为现在太多的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地就感受到现实压力会那么巨大,这是我在自己年轻时候从来没有承受过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觉得年轻应该是一个有可能有梦想,有可能去飞翔的一个年纪。但是恰恰我们现在年轻人可能比稍微年长一点的人还显得更加被现实所累,被现实所困,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首先艺术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兑现和容易获得一个现实价值感的职业,你要想做这个你必须具备一个梦想的能力。我必须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如果你真的不具备那么大的梦想能够支撑你,无论贫贱,你都能走下去,你可以去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