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搞错了,这不是一台音乐节目

 山地之仔 2013-04-22

我们搞错了,这不是一台音乐节目  

  先来谈一下《中国最强音》的拷贝原型《X音素》的套路吧:节目制作方串通参选者,将事先已做好计划和编排的情节(绝非完全杜撰,至多半真半假,这是战术上的必要)假装成直播突发事件或后台即时访问所得,来制造煽情哗众的戏剧效果。

我们搞错了,这不是一台音乐节目

  这种手法在所有选秀节目中早已司空见惯,但再没有一个像《X音素》如此肆无忌惮——肆无忌惮到懒得在节目叙述次序和镜头逻辑中掩饰对观众的这种欺骗——神经再大条的人也明白台上这位或性格核突、或身世惨绝、或举止失常、或语出惊人的海选选手在上台之前,已背熟了台词,已经过了节目专业工作人员的严格训练。这种严格,已具体到那些跟明星评委闪出火花的交流,其时的语气如何,眼神和手势应该放在哪里,露齿,抑或不露齿,等等。节目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也应花在这个上面。

  明知这个恍若韩剧、恍若赵本山上身的偶发事件是一早安排好的,却要装作不知,真诚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韩剧、赵本山小品的美学中去,感受之,欣赏之,这种对节目方和参选者串通的无视乃至成全,令观众荒谬绝伦地成为被害者。

  以上是以商业运作为根本的流行文化的老把戏,也是它的最高及最终形式。状似湘西的赶尸——还能把人玩儿得更狠吗?偶像签名、奢侈品牌的Logo、网络流行语、排行榜的投票程序,等等,甚至包括对此的批评(群殴式的千篇一律),最终令这些无法再无聊的东西变得有趣。令它们的毫无意义变得深刻的人,不是制造和贩卖它们的人,而是我们这些购买并消化它们的人。对其无聊和毫无意义的本质的深知,成为我们促其有趣和深刻的动力。因为所有真正有趣和有意义的东西,已经被除了生产和消费这两件事之外,再不鼓励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社会所耗尽了。

  在此之后,人类必须还要至少在形式上兴高采烈、有梦想和尊严地活下去,是不是?《中国最强音》第一集恶评如潮,只因与《X音素》相比,徒具其形,却不沾其意。

  直截了当地说,《中国最强音》这个名字就跟《X音素》的关键风格背道而驰。“X音素(The X Factor)”直译是“X因素”,虽也时不时把音乐和梦想这两颗狗头挂出来,但它是什么肉都可以卖的;所谓X,即谁也说不好究竟是什么鬼因素令这位选手登台乃至获选的,但这个鬼因素一定要令观众感到好玩儿、好笑、好意外,从而提升收视率——因此,就算一些真正的坏人和怪咖(如后台设计陷害竞争对手的,或因遭到淘汰而下台后暴力泄愤的)出现在节目中也顺理成章,但他们若出现在《中国最强音》这么一个仅名字上看已光伟正到掉渣,且过于强调音乐的节目中,就会显得莫名其妙。

  这就是那位唱《妈妈的吻》的保安或自辱倾向严重的河南小伙出现后,观众们怒不可遏的原因,他们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角色出现,这令他们找不到北。你可以令观众们心如刀割,但千万不能令他们找不到北。令他们找不到北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够了,他们不缺这个。

  如果《中国最强音》将浓浓地氤氲在《X音素》中的,那种让观众“跟我们一样不要脸起来吧”的暗示、呼吁和逼迫中的话,观众们或许就不会如此找不到北了。取消其核心价值后完整保留形式细节,这种荒唐,如屠龙之技——技成归来,竟被广电分配去了养猪场,场长还自称叶公。

  若想找到北,《中国最强音》必须回归《X音素》的本质,向观众们真诚地发出娱乐至上的邀请。大力削减、主动避开节目的音乐性,让大家不再将之误解为一个音乐节目,至少,它首先不是一个音乐节目,而仅是用音乐挑头,让大家见识见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么一个人类学现象的,后现代舞台剧。请《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这类音乐节目及其粉丝好自为之,哪里凉快,就蹲在那里,不必妄动,不要理我;《中国最强音》意图招徕的,是从《甄嬛传》到《X档案》,从《乡村爱情故事》到《行尸走肉》的,高品质、跨领域的观众。

  另外,这样也令章子怡骤然物尽其用起来,她不是音乐专业人士这一点,也不再会落人话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