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多档音乐节目血拼,《十三亿分贝》能杀出一条生路吗?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影视产业观察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

走过了素人歌唱比赛,明星音乐竞技、音乐悬疑推理以及当下最in 的星素互动对唱等形式后,音乐节目还能玩出哪些花样?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参加了昨天(7月5日)爱奇艺在北京举办的《十三亿分贝》看片会。


在率先曝光的第一、二期节目视频里,领队汪涵和大张伟在各自配备的“军师”撒贝宁和黄绮珊的帮助下,展开了“动口又动手”的抢人大战,为了将这些“骨骼清奇”的各“方”音乐人揽入麾下,他们卖萌、斗嘴、放狠话、拉关系……使出了浑身解数。一边是“舌灿如莲,巧舌如簧”的南腔代表“嘴炮”兄弟;一边是“以声(大)取胜,强刷存在”的北调代表“段子”母子,“名嘴”和“金嗓”的战斗打响了《十三亿分贝》的第一枪。
 
作为内陆首档聚焦方言的歌唱大赏节目,《十三亿分贝》在录制期间开启了新型的直播模式,让观众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录播即直播”新视角的运用,拉近了与队长、音乐人以及观众的距离,加上节目后期无止境的脑洞,整个节目 “网感”十足。


1
另辟他径
音乐大赏搭载方言文化

2016年度音乐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极其突出,据调查今年播出的新旧音乐节目将达到30多档,尤其在第三季度,这种竞争尤为激烈。打造炫酷视觉效果的中国首档EDM音乐类节目《盖世英雄》、大咖云集的《跨界歌王》、走向原创之路的屏幕霸主《2016中国好声音》……在这几档大型节目的包围夹击下,《十三亿分贝》如何才能杀出一条生路,将方言和音乐协调的结合在一起并且保证好看,成了众人关心的重点。不得不说,在看片过程中,这种对节目形态趋同的担心一扫而空。无疑,这档另辟蹊径的方言歌唱大赏,在音乐节目的形态上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节目制片人马力表示,“因为怀着对新鲜内容的渴求,在进行节目构思时就试图打破过往的节目形态,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语言进行节目阐述,先破而后立。” 这种方言演唱的差异化定位,赋予了《十三亿分贝》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浓重的文化特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流转的时光中,方言承载的是一方文化、一段记忆、一份认同和归属感。

作为节目的总策划兼领队的“方言守护者”汪涵也在播放的VCR中表示:“方言正在逐渐消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恶化,在进行方言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吸引更有活力的年轻人参与,而歌唱这种形式最符合年轻人口味。” 除此之外,“‘乡’的繁体字‘響’就表示‘最响亮的声音是乡音’”。用乡音歌唱,可以发挥出方言天生所具有的引力,将拥有共同记忆的人群积聚在一起,与观众们建立起亲密的强联系。


2
精分少年
带你体验fei一般的“网感”

节目的口碑好坏和近来频繁出现的新词——“网感”关系极大,这档搭载着厚重文化内涵的节目就有着与之并不矛盾的“魔性”外表。作为一档收视人群偏年轻化的网络综艺,想要锁住观众的心,一定要有槽点、有爆点、无尿点。不夸张的说,我是拍红了腿,笑出了泪看完的第一期节目。

从最重要的节目参与者说起,《十三亿分贝》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物关系,颠覆了往常音乐节目中选手和队长的关系。两位领队分别在自己的房间等待选手走进来表演,他们不再拥有第一发的选择权,而是等着被选择;与此同时音乐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参加了第一期节目录制的音乐组合“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在看片会上表示:“参加节目就跟玩儿似的,完全没有拘束,个性和天性都得到了释放”。反而作为领队的明星们,在想奇招抢人方面倍感压力。除此之外,节目中颠覆的还有汪涵博学儒雅的形象,他为音乐所动加入说唱行列,被节奏感染同选手斗舞,为了抢人变身rapper……这里的汪涵不再是救场的“神”,而是更为自在和快活的大男孩。节目的另一位领队“朝伟公子”大张伟就更不用说了,一言不合就抛段子,无时无刻不强刷存在感。加上黄妈和小撒的助阵,节目随时随地的“失控”状态也就“情有可原”了。

作为一档方言音乐类节目,演出的歌曲的好坏,方言和音乐的贴合度也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就第一期的内容来看,每位音乐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这些或原创或改编的歌曲都有着能够引爆微博等社交媒体话题热度和传播深度的潜力。从方言的地域分配来看,四川重庆话以及湖南方言占了大半江山,这和方言本身所具有的辨识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还是希望能在今后的节目中可以欣赏到更多不同地域的方言歌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画面采用了漫画分格的形式,除了极具新意之外,也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节目后期更是无止境的“脑洞”大开,“精分少年”们的“魔性”特质暴露无遗。由于观看环境和设备的改变,网络节目镜头的运用和剪辑方式也和传统的电视综艺存在一定的区别。节目的总导演马力在看片会结束后也说到:“像今天这样进行大屏播放时,可能会看着头晕,观感没有那么好。这是因为整个节目的表达语态和节奏是以小屏的移动终端为基准的。”这也说明了在进行节目制作时,团队已经针对这种改变做出了调整。


3
录播即直播
开创节目表现新视角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十三亿分贝》在网综中首开先河,采用了“录播即直播”的模式,将当下最火的“直播形式”与“综艺节目内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节目录制时,网友们就能登陆直播间,不仅能全程观看两队的“抢人进展”,还能和领队以及音乐人实时互动。这种形式增加了网友的参与度,拉近了观众与节目参与者的距离;还能使节目组实时获取观众反馈。直播时流传开的视频集锦,也为节目播出前期的网络预热打下了基础。总导演马力在看片会现场针对引入“直播视角”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直播形态展现了一种真实的对话语系,这种方式更加彻底和直接。通常看来,直播内容大多以游戏竞技、体育解说、帅哥美女为主,而明星直播并不是常态,这是因为艺人的镜头表达与直播形式并不吻合。我们在《十三亿分贝》加入直播视角后发现,明星的表现更加亲切自然,更加平民化,而在直播镜头前,素人音乐人会更有安全感。这些都使节目达到了超出预期的创新效果。”例如在长沙方言音乐组合C-Block表演时,小撒边吃槟榔边欣赏,忘情时居然生吞下了半个槟榔,被呛得脸红脖子粗,而这一幕也被直播间全程记录下来,正经“法制主播”的“精分面”暴露无遗。


《十三亿分贝》差异化的内容、超网感的制作以及透鲜的表达视角赢得了到场各界媒体人的肯定,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音乐市场,这样一档有文化,有内涵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究竟这是一条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径? 7月8号20:00,节目在爱奇艺独家上线后便可见分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