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湖治理与湖区湿地保护探讨

 舟人枫 2013-04-22
洞庭湖治理与湖区湿地保护探讨
发布人:人民长江 作者:曹夏飞 刘家栋  发布时间:2012-4-10

    摘要: 洞庭湖是长江洪水的天然调蓄场所,不仅承接湘、资、沅、澧四水水沙,还纳入由荆江三口分泄的长江水沙,经湖泊调蓄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需要加强流域统一管理。通过分析洞庭湖区自然、经济状况及湖区湿地情况,结合1998 年大水后湖区的治理情况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江湖关系的新变化,深入分析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探讨如何在新一轮洞庭湖综合治理过程中,科学处理湖区综合治理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系。提出了洞庭湖统一管理措施,以便有效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与资源。

    关键词: 江湖关系; 环境保护; 流域综合管理; 洞庭湖

    1 洞庭湖区概况

    1.1 自然状况

    洞庭湖区是指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尾闾控制站以下,高程在50 m以下跨湘、鄂两省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湖区总面积18 780 km2,涉及湖南、湖北两省7 个地级市41 个县(市、区) 。目前,湖区的自然灾害仍然频繁,主要表现在: 由于泥沙淤积严重,湖区行、蓄洪能力下降; 江湖关系的变化致荆南四河断流时段延长,加剧了该地区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 湖泊和湿地面积萎缩,水污染加重,水质变差,使与之紧密联系的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等。因此,洞庭湖区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十分繁重。

    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洞庭湖区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湖区所涉湖南6 个地级市是湖南省经济重心,有“长株潭”城市群和纳入“3 + 5”城市群一体化范围的岳阳、益阳和常德市。湖区北部的湖北荆州市是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我国中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增长速度在10% 以上。据2008 年资料统计,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 911.35 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 627.59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7.97∶ 47.58∶ 44.45。其中,湖南省湖区部分地区生产总值为3 724.8 亿元,占湖南全省的33.4%,且呈现经济增长提速、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势头。
 
    2 洞庭湖区治理现状

    2.1 规划实施情况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洞庭湖区的治理、开发和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部门对洞庭湖区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和规划工作。以《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 》、《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报告》等规划为指导,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开发,洞庭湖区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取得了较大成绩,水资源综合管理得到了明显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 湖区近期治理情况

    1998 年长江大水后的十几年里,对洞庭湖开展了以防洪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 ①按设计要求完成了洞庭湖二期治理3 个单项工程; ②对142km长江干堤,按二级堤防标准全面加高加固; ③基本完成澧南、围堤湖、西官等蓄洪垸蓄洪安全建设; ④结合堤防加固,对部分河湖进行了清淤疏浚; ⑤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搬迁55.8 万人; ⑥全面启动长沙、岳阳等21 个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⑦对明山等29处大型排涝泵站实施了更新改造工程; ⑧实施了株洲白石港、沱江华容河河道整治等水利血防工程; ⑨建立了总面积达43.86 万hm2 的5 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重点加强对洞庭湖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种质资源的保护; ⑩积极开展洞庭湖水质保护,坚决关停了部分环洞庭湖区环保不达标的造纸企业。

    2.3 三峡工程运用后湖区面临的新情况

    三峡工程作为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于2010 年试验性蓄水成功达到正常蓄水位175 m。三峡工程投运后,荆江河段防洪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洞庭湖区防洪形势得到改善。然而,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相对于长江洪水来量仍显不足,遇大洪水,洞庭湖区仍存在大量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处理,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同时,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同时,对水沙的调节作用也使长江中游来水来沙、河道冲淤、江湖关系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引起洞庭湖区的水文情势的调整,对湖区枯水期水资源利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血吸虫病防治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且这些影响将长期存在。

    3 洞庭湖湿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 湿地概况

    根据湿地定义,洞庭湖区湿地是指处于水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界面及其延伸区域。北起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南到湘阴、益阳、沅江丘岗地界,东及岳阳、汨罗湘江东岸,西邻澧县、桃源、汉寿西部丘岗岸边的整个湖区均属洞庭湖湿地。

    洞庭湖湖区具有相对完整的湿地景观系统和生态系统结构,尤其是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区域更是呈现典型的湿地景观。湖区共有3 种类型的湿地,即浅水水体湿地类型、过水洲滩湿地和渍水低位田。其中浅水水体湿地,包括湖泊、河流、塘堰和渠沟等,面积为8 333 km2,占湿地面积的44.37%,以湖泊水体为主;过水洲滩湿地,以洪水期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为特征,面积为2 535 km2,占湿地总面积的13.50%,包括湖洲、河滩,以湖洲为主; 渍水低位田湿地,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引起植物根系层过湿,旱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却适于湿生植物发育繁衍,此类湿地总面积为7 912km2。

    3.2 洞庭湖湿地环境面临的问题

    (1) 水文环境趋于恶化,洪涝灾害频繁。洞庭湖每年都要接纳来自长江三口和湖南四水的大量泥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荆江及其下游河段的防汛压力,但却使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日益增多,同时由于长期围垦,内湖的面积下降,堤外滩地泥沙沉积量上升,致使湖口水位抬高,使洞庭湖的吞吐调蓄功能下降,水文环境趋于恶化,这成为近年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成因。20 世纪50~70 年代平均每5 a一次大水灾,80 年代平均3~4 a一次大水灾,进入90 年代后除1990,1992,1997 年以外均为大水年,平均3 a中有2次大水灾,不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还是特大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均有增长。

    (2) 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湖区湿地一直是人们高强度开发的区域,当地居民在湿地内进行的割草、放牧、挖沙、非法捕捞、植树造林、围湖养殖等生产活动十分普遍。湿地的无序开发利用,加之污染严重,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资源锐减、质量下降,如原分布于洞庭湖的代表物种基本灭绝,白鹤、中华鲟、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虽然保护区建立之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滥垦乱伐、滥捕乱猎的泛滥势头,但在湿地内进行非法养殖和植树造林、电击鱼等农渔业生产活动仍十分普遍,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3) 水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洞庭湖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2006 年不完全的调查统计,与洞庭湖水体污染关系密切、排污量相对突出的主要生活、工业污染源有106个,污水排放总量为19 017.24 万t /a。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相对集中,主要是造纸业、纺织化工业等重污染工业,大部分都是直接将污水排入洞庭湖。据环保部门统计,直接排入洞庭湖的污染源有25 个,污水排放总量为7 181.45 万t /a,占湖区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1.9%。这些污染源对洞庭湖区的局部区域造成严重污染。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目前环湖各城镇基本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多直接排放入湖。

    (4) 血吸虫病流行,疫区面积有扩展趋势。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历史久远,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洞庭湖疫区主要分布在湖南的长沙、株洲、岳阳、益阳、常德和湖北的荆州等6 个地级市的38 个县(市、区),当地百姓深受病痛之苦。根据2008 年全国疫情资料统计,洞庭湖区现状血吸虫病疫情流行涉及人口2 108 万人,现有血吸虫病人177 519人,居全国第二位。有螺乡镇261 个,有螺面积190 215万m2,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湖区近年来水灾频繁,堤垸溃缺,钉螺向垸内扩散,或是通过引洪涵闸,向垸内沟渠扩散,致使垸内的钉螺反复孳生,且有扩展趋势。

    (5) 管理体制机构不健全,保障经费不落实。洞庭湖在自然地理上属于一个湖泊,由于行政区域分属不同,统一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湿地及其资源的管理涉及到林业、环保、农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导致政出多门、力量分散、利益冲突,无法对其实施系统、有效的管理。补偿机制还不健全,湿地保护短期得不到回报,湿地和森林一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和经济的价值,且生态效益“公共产品”属性更加突出,“外溢”现象更加显著。但是我国目前仍未对其“外溢”效益进行补偿,难免出现经济发达的下游地区免费享受经济欠发达上游地区的湿地生态服务,经济欠发达地区经常为经济发达地区“买单”的现象。

    4 洞庭湖治理与湿地保护对策措施

    (1) 进行全面科学规划。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应包含防洪、治涝、供水、航运、水产、水利血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等多个方面,重新修编洞庭湖综合规划应树立健康洞庭、和谐洞庭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目标,把洞庭湖作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规划,除解决防洪保安外,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净化功能等都要一并进行总体考虑,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环境,支撑湖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继续加强防洪治理。洞庭湖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三峡水库的作用及影响,坚持给洪水以出路的指导思想。在加固堤防的同时,要继续加强水库建设、分蓄洪区建设、洪道整治以及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同时还要研究遇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与措施。《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2009 年修订)》提出,现状江湖关系条件下,三峡工程建成后,按城陵矶补偿调度,中下游总分洪量约400 亿m3;考虑上游建库,分洪量还会下降,相应将24 个蓄洪垸分为3 类,其中钱粮湖蓄滞洪区等9 个为重要蓄滞洪区(约80 亿m3 ),屈原蓄滞洪区等4 处为一般蓄滞洪区,进行蓄洪安全建设; 其他为蓄滞洪区保留区,主要进行堤防加固。

    (3) 截污与治污并举。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湖区周边工业尤其是化工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恶化趋势日益明显,水体富营养化增强。要保护和改善洞庭湖区的湿地环境,必须从截污、治污两方面一起努力。截污就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湖区湿地生态恶化。通过对洞庭湖湿地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排污途径及其最大排污量的调查,并对其排污种类、时间、范围、总量进行规定和限制,对排污超标部门、企业和单位予以约束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生产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发展,制定严格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同时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治污就是要及时处理生产、生活产生的污废水。通过加快湖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控制生活污水向湖区湿地排放; 禁止向湖区水域倾倒垃圾、废渣; 控制湖区船舶流动污染。

    (4) 因地制宜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深入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江湖关系变化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湿地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价,因地制宜开展相关湿地生态修复措施。对于那些临近江湖,地势低且防洪设施不配套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湖,实施开发性移民搬迁,将影响行洪调蓄的民垸的居民迁出,恢复和最大限度地维持洞庭湖湿地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以提高洞庭湖的调洪蓄洪能力; 改变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 加强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对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减少入湖泥沙淤积量; 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社会条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基本建设进行流域综合治理; 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湿地生态修复措施与先进技术,选择有条件的项目进行试点研究与建设。

    (5) 综合考虑湖区血吸虫病防治。血吸虫病防治是洞庭湖综合治理过程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洞庭湖区钉螺面积大,血吸虫病严重,约占全国的1 /2,主要是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原因,而且由于洲滩面积巨大、水位无法控制,导致钉螺交互扩散、蔓延,血吸虫病防治难度很大。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国家血防规划纲要的要求,通力合作,防治并举,逐渐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水利部门通过结合防洪治理、河道整治以及环境改造等水利血防工程,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以有效改善疫区生态环境,减轻血吸虫病对疫区人畜的威胁; 农林部门采取生态防护林、垸外洲滩采取围栏封洲综合开发、禁牧或牛群集中放牧管理等措施,并在政策上给予引导、支持,以达到综合开发洲滩、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保护湿地生态的目的。

    (6) 建立跨区域生态管理模式。洞庭湖水系跨多个地区,四水、三口与区间河流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水系河流的分布客观上需要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应从整个湖区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改变目前传统的区域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具有权威性和管理实权的统一管理机构,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施新的跨行政区管理与湖区管理相结合的湖区-生态-经济综合管理模式,制订生态恢复重建的科学规划和实施方案; 监督生态建设工作实施进展,评估生态建设实施效果; 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方筹措生态恢复重建资金,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有重点、分步骤、科学地推进洞庭湖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

    作者简介: 曹夏飞,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综合规划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