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一如既往地放纵孩子们自由玩耍,算是给他们上课表现好的奖励吧。但是往往突发状况也在这段时间一股脑儿全赶上趟了。学生A人未到声先到:“小L把小D给咬了!”又是这个脾气跟牛一样倔的女孩子。其实她平时挺乖巧的,成绩好,能力又强。但是从她的身上我还是明白上帝是公平的,因为没有人会是完美的。她的脾气成了她致命的弱点。然后,就是他们俩被半推半拉地出现在我面前。小D的脸通红,额头还挂着汗珠,而犯错小L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我致命的底线被触碰了,我最讨厌拽拽的孩子,因为我的骨子里也是一腔的叛逆。所以我没有批评小L,而是问小D事情的经过,结果你能想到吗?全班的孩子都躁动起来,大家如当初抨击日本侵略者一样抨击着小L,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想小L自己也很吃惊吧。于是我认为,这个时候的严厉斥责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反而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1、小L的自尊心受到伤害;2、孩子们养成集体攻击的习惯。我该怎么办呢?
有时候,看书真的是一种好习惯,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小故事。于是我不动声色地让这两个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叫停了原本喧嚣的孩子们。然后我轻轻地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孩子们惊呆了,从他们的表情当中我读到是这样的,他们原本是希望我狠狠批评小L甚至最好动手打她几下,但是我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要讲故事,我没有给他们询问的机会,继续我的讲话:“有一位父亲,他有一个脾气很差的儿子,这个孩子不分任何情况只要自己不开心就会冲大家发脾气,有一天父亲把儿子叫到栅栏前说:‘孩子,如果从今天开始你发了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上一个钉子。’过了没多久,父亲发现栅栏上就钉满了钉子。然后父亲又把儿子叫到栅栏前,说:‘孩子,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今天没有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个钉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儿子高兴地告诉父亲栅栏上的钉子都拔光了。而父亲再一次把儿子带到栅栏前,指着钉子留下的小洞说:‘孩子,你发脾气的时候就好像把钉子钉在了栅栏上,脾气过后就好像拔掉了钉子,虽然钉子不见了,但是这个小洞却永远留在了木头上。也就是说你给大家带来的伤害永远留在了大家的心里,永远也抹不去。’孩子们,很多时候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也许你觉得自己不经意间发的小脾气,但是却给别人带来了磨灭不掉的伤害。时间久了,大家都长大懂事了,当你或孤单、或伤心、或难过的时候没有人在你身边,你会问一句为什么吗?如果你希望你的身边都是朋友,你希望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又人关心有人帮助,那么在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忍一忍,再忍一忍,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带给别人。”
然后我看了看小L,她很认真地再听我讲故事,我冲她笑了笑,就下课了。谁都没有再问我为什么不批评,因为我聪明的孩子们都明白了,我的故事比严厉的斥责更发人深省。
语言真的是门艺术,这一次让我懂得,批评其实有时候我单单只是把声音放大,因为不局限在犯错的人是否低下了脑袋、留下了眼泪,只要他们有认真在听你说,而且听懂了,那么批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不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持续的时间能有多久,但是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们此刻是明白了。谁说温柔的语言不会成为杀伤性很强的武器呢?谁又能肯定这样的教育他不会是一门很美的艺术呢?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