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波谈作文技巧

 昵称8088609 2013-04-23

营造高考作文的“凤头”

作者:陆  波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文章的开头如果像“凤冠明珠”一样靓丽夺目,就能为文章增添亮色,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开头尤其重要。高考作文阅卷速度每篇在120秒钟左右,如果一篇文章入题较慢,开篇毫无新意,阅卷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笔者参加过多次高考作文阅卷,发现以下十种入题技法,最易打动人心。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诗人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的豪情与自信。(湖南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之一)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以上例子运用排比的手法,从翠竹的“不屈与坚韧”、弄潮儿的“勇敢和无惧”、李白的“豪情与自信”三个方面例说什么是意气,引出下文“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的中心论点,视野开阔,知识广博,排山倒海,文采飞扬。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敦煌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莫高窟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江苏2006年高考优秀作文《玄奘半生的信仰之路》)
  整句就是句式比较整齐的句子,主要包括对偶和排比两种修辞格。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的旋律感和音韵美。段首的“大漠长烟,孤泉冷月”和段末的“莫高窟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是对偶,其他句子是长短参差的散句,整散结合,寓历史的沧桑感、思索的深邃感于一体,读起来颇有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上海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面对大海》)
  这段开头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了话题。文中含典,典雅而厚重。引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对后面的两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林逋(字和靖),北宋诗人,钱塘人。据史载,林逋早年游历江淮,后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也未婚娶,旧时称其“梅妻鹤子”;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次子,与其弟王献之同负盛名。“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第二十三》)贾岛诗云:“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即用此典,可见后人眼中,子猷与竹已密不可分。
  
  4、描绘细节,形象入题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得来吗?(陕西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
  作者以昭君的视角,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昭君出塞途中乘车时的所见所感,真实再现了离别故土的现场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描绘注重真情实感,渲染了昭君出塞时迷茫与留恋情绪的热度和力度。
  
  5、警句凸现,开门见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甘肃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的舞台》)
  警句开篇,凝练、深刻、精辟,把文章主旨揭示出来,便于读者迅速把握全文内容。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槃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么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1998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坚韧一我追求的品格》)
  牙齿虽坚硬却掉光了,舌头虽柔软但因为坚韧,所以完好存留——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导出了文章的观点。
  
  7、概述开篇,铺陈入题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北京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
  文章开头概述铺陈老舍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及其独具特色的典型细节,引领读者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从而导入了“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的话题。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绿水是青山的明镜,
  映射出大山的巍峨与沉稳:
  露珠是阳光的明镜,
  折射出太阳的明媚与鲜活:
  海洋是蓝天的明镜,
  映射出蓝天的广博与深远;
  冰川是企鹅的明镜,
  折射出企鹅的坚强与乐观。
  (湖北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历史明镜高悬》)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以绿水、露珠、海洋和冰川设喻,引出后文自己“需要一面名曰‘历史’的明镜”之观点,贴切的比喻和整齐的句式。体现了考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胸怀……
  (湖南2OO6年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之二)
  这个例子,边用诗词引路,边阐释话题涵义;既破了题,又展示了功底——可谓一箭双雕。
  
  10、问答开篇,巧妙入题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全国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先用一个问题启发读者思考,然后巧妙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来回答,其实是问答法和引用法的综合运用。

 

让人瞠目的补课“地道战”

作者:陆  波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转载于《北京晚报》的文章,题目是《补课“地道战”,学校斗智斗勇学生气》,说的是发生在文明之都——北京皇城根儿的事。
  寒假期间,北京市的一些中学领导,为了应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补课禁令,锐意创新,知难而进,以大智大勇的果敢对策,宣告上级政策的失灵、无效。其中,让人瞠目叫绝的还属现代校园补课版“地道战”的精彩上演。
  寒假开始了,一边是“悄悄地进庄”的上级督查领导,到学校一看,空空如也——真的“平安无事”;另一边,则是安全转移到某停用的大学(或职业学校)教室里正热火朝天补课中的师生们。为了迷惑“敌人”,有的还在教室门外挂一个(《×××培训班》之类的牌子……总之,“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
  然而,有关“地道”的消息还是泄露出去了。因为许多被安置在“地道”中的“老乡”们很不情愿,更有那些因补课而掏空了腰包的家长们叫苦连天。于是这场战斗还是因为犯了兵法大忌——军心动摇而被外界曝了光。
  安排学生在假期上课(名为“补课”),一直是不让孩子们开心的事。可是,这补课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乍看去似乎又是“人民币”惹的祸,文章披露,一个学生10天要交760元补课费。但事实上,老师们并不是一致向“钱”看的,当前这种“应试教育”形势也确实让他们没办法: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必须面对冷酷无情的竞争挑战:分数、名次、升学率……把他们和学生捆绑在一起,学校的一切几乎就是围着分数转。同时由于担心自己不补而一旦别人补,自己会被甩掉……补课就成了不可丢掉的利器。
  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种马拉松式的题海战术和车轮战法,虽然让老师和学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增加了几分底气,实质却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同时,由于社会上类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已司空见惯,所以,学校领导的从众之举也心安理得,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学校是人生的起点,教育是社会的基石,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谁指望那些高分低能、品性残缺的孩子会使我们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呢?人均收入排在世界100多位,意味着什么?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却醉心于那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分数”游戏。那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显赫成果,为什么总也不能启发我们的大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难道文革十年所造成的创伤,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
  多么希望那对付“鬼子”的校园“地道战”不再重演,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拥有一片可以展翅翱翔的蓝天。

 

心中的界限

作者:陆  波

      自古至今,似乎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界限,将可能之事与不可能之事分置在两边,可是再严密的墙也终有缝隙,可能与不可能就默默地流转于两边……
  历史见证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大都是人们将不可能之事加以实现。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可谓想尽了办法,但是却始终没有实现。于是,许多医生、教练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人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很多很多。但是,后来有一个人首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将其变为可实现的事,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但更令人吃惊的是,一马当先,引来万马奔腾。在此后一年中,就有300多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这是为什么?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突然改善,数千年来被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变成了可能?数千年来从没实现过的事情已被人们潜意识地划分为不可能之事。当一个人尝试做此事时,这种潜意识就如不断降低的温度冷却着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一旦此事得以实现,人们心中的不可能之事便沿着界限中的缝隙转为可能之事,别人能做到,自己也有可能做到的思想便一次次激发了人的潜力和信心。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使自己成为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常听到一些豪言壮语: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类似的语言让人们激情澎湃。在解放初期,人们凭着一腔干劲和热情试图在几年之内赶超发达国家,可是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已预示了这是不可能之事,结果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和浮夸之风的盛行。所以,空有一腔热情,不是做事的正确态度,对那些经过冷静分析后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我们是不应为其耗费时间与力气的。
  贝多芬知道聋子并非不能成为音乐家,经过努力,他最终创作了《命运交响曲》;霍金知道残疾人并非不能攀登科学高峰,他坐在轮椅上思索宇宙,探讨星系、黑洞,终著成了《时间简史》……而小草懂得自己不可能掀翻压在身上的巨石,所以才弯弯曲曲顺着石缝长出;小溪懂得自己不可能冲开雄伟的大山,所以才驯服地绕山流淌……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心中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用精神力量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那可能之事;或用冷静的心,通过思考分析,避免对不可能之事的盲目追求。
  把握好心中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你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中,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有些人尤其一些心态浮躁的血性青年,喜欢片面理解它,并由此生发出“永不言败”、“永不言弃”之类的豪言壮语。应该肯定,这种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服输的精神是可嘉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这种怀大志者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那些徒有勇气、幻想,而主观上严重脱离实际的盲干家,大多还是折戟沉沙,结局惨不忍睹。所以,我时常劝告一些年轻的朋友,既不能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也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一意孤行、蛮干到底。只有理智清醒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人生得失的良好心态,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不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本文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冷静思考与辩证分析,比较清醒地解读了这个几乎人人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文章的主题具有一定认识价值。
  
  选材点评
  为了明确阐释事物“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作者重点选择了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事例加以论证。比如,先从正面入手,以运动员一次次挑战并超越运动极限为例,论证了一些看似“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的道理。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入手,援引了当年在极左路线误导下,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导致劳民伤财、社会发展停滞后果的事例,论证了一些主观上看似“可能”而实际“不可能”,但由于执意蛮干而导致失败的道理。文章在选材上,还注意到以事实说话的同时,辅以必要的说理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布局点评
  本文是以散文笔法写就的议论文,并不严格地中规中矩。但在文章布局上尚能做到层次清晰,条分理析。较好地突出了论证中心。
  开头部分,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可能之事与不可能之事”互相转化的辩证观点。
  中间部分,具体论证“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之事,而“可能”之事又会成为“不可能”之事的道理。引用的正面事例是运动员一次次挑战运动极限的成功;反面事例是在极左路线误导下的经济滑坡。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其他一些社会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告诫人们正确“把握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列举事例的同时,进行事例分析,并巧妙运用了比喻说理方法,使文章内容充实、活泼,且增强了说理性。
  
  微瑕指正
  文章在论证分析方面还存在表面化倾向,没有上升到认识论的层面看问题,所以还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穿透力。
  
  写作建议
  本文作者能在众说纷纭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与清醒,这是本文入选佳作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要做到见解新颖独到,并非什么太难的事。除了平时重视生活积累,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平时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当应声虫。这样,才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城里的月光

作者:陆  波

      总觉得妹妹这几天有些奇怪:吃完饭,既不做作业,也不看最喜欢的动画片,而是一溜烟跑到阳台上仰着头,还老唉声叹气的。
  “因囡,你怎么了?”全家人都问道。
  她苦着脸说:“老师让我们观察月亮,再写篇作文,可我连看了好几天,都是黑漆漆的,哪有月亮啊……交不出作文,老师要批评的!”
  眼前的情景几乎和一个月前一模一样。那天妹妹也是愁云满面地说科学课老师要每人抓两条小鱼带到班里写小报告。我骑车载她逛遍了大半个县城,不要说小鱼,就连水草的影子也没有。“水好臭啊!”我们捂着鼻子,站在石堤上,河面上弥漫着厚厚的油污,散发着阵阵恶臭,大大小小的水管还在源源不断地往河里排放着废水……
  “哥,小鱼都到哪儿去了?”妹妹疑惑地问。
  “河水变臭了,小鱼全被毒死了。”我无奈地回答。
  她低下头,哭起来,不知是因奔波了大半天的失望,还是为可怜的小鱼感到悲哀。最后舅妈只好去菜市场买了几条泥鳅,让妹妹拿去“交了差”。
  我又想起,今年妹妹春游,回到家兴奋了许多天,遇到人就做汇报似的:我见着大水牛啦!我见着老母鸡啦!我还踩了水车,还去拔萝卜了!她手舞足蹈地比画着,激动而又快乐地说着,满脸满眼的幸福与满足。我不禁不屑地打断她:“有什么稀奇!我小时候,门口小河里尽是小鱼小虾,屋后院里种着葡萄、石榴。到了晚上,蛐蛐和金铃子就跟开演唱会似的,我们坐在水井边看月亮、数星星……”正说得陶醉,忽然发现妹妹的眼中满是迷惘,仿佛我在同她讲述一个遥远的童话。
  她的眼神触动了我的心弦,连我自己也开始迷惘起来。那些幼时的欢乐与美好,那些童年的和谐与自然,真的再也回不来了,真的就烟消云散了吗?我们搬离了小桥流水之畔的白墙黑瓦房,摒弃了石榴树、老水井,住在鸽笼般的套房公寓里,四面雪白的墙构成了全部世界;乌篷船越来越少,工厂、高楼却雨后春笋般崛起;孩子们再也不能去看月亮、数星星、钓小虾、抓小鱼了,因为这个喧嚣的城市制造了太多的浓烟与废水。
  若说我们80年代的人总算还有过一个自然绿色的童年,那妹妹他们这群90年代的孩子无疑显得更为悲哀与无奈了。在水泥森林里郁郁寡欢地成长,在电脑网络中单调乏味地认识世界;他们的天空从来是阴暗的,小河永远是墨绿的。乘着木船采莲蓬,爬上大柳树抓知了,在一片蛙鼓声中甜甜入睡……这些都是如此遥远而又陌生,更像是某个梦境或者童话。
  唉,妹妹,对不起,哥哥不想骗你,我们都在寻找,可这个城里真的已没有月光。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在元宵节的月圆之夜,我恰好看到这篇学生作文——《城里的月光》。循着作者的思路,我禁不住走上阳台,把目光投向窗外,寻找那个曾被许多文人赞为“冰轮”、“玉盘”的东西。大街上,耀如白昼的街灯,店铺外,五光十色的霓虹,还有那竞相燃放的礼花,一时把我弄得眼花缭乱。
  大约到了八九点钟光景,我终于在黑黢黢耸立如山的楼群上方发现了一块亮如白铁的圆形物,衬着深色的天幕,还能看到它的清晰轮廓。然而,它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目,比起绚丽的烟花,差劲多了。“城里没有月光”——不知是哪位文人的名言在我眼前灵光一闪,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是啊,如今的城里,岂止是没有月光?许多好东西都在眼前悄然消逝了:那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快活的游鱼、鸟语花香……都不知从何时起,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后来的这些天真烂漫的城市孩子,一出生就被圈在水泥森林的鸽笼中,每天穿行于那些钢铁动物的洪流中,淹没于五光十色的人造太阳中……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这就是我们理想的生活空间?曾经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大自然啥时被弄成这般模样?这一切到底错在哪里?对此,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只担心,我们的孩子,还有孩子们的孩子……不知将来的孩子如何面对那令人担心的一切!
  本文小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审视了盲目城市化建设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忧思,主题发人深思。
  
  选材点评
  本文作者意在通过“城市的月光”这样一个独特角度,引申开掘,从而揭示城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为此,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有关信息予以巧妙剪裁,编织在自己的文字中。文中,作者还注意到把没被污染的乡村环境与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放在一起对比着写。总之,选材的多角度与表现的多侧面,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突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思考、联想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
  开头部分,从妹妹的为完成作业而观察月亮、寻找小鱼入笔,引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大主题。
  中间部分,追忆自己儿时乡村所见的自然美景,对比眼前现实,揭示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的严峻现实。
  结尾部分,展示城市里远离自然和谐的所谓“现代化”生活,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忧虑。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青少年的生活气息。题目巧妙移借歌词,并在结尾呼应,使全文形成一以贯之的情感基调。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手法,使文章内容丰厚,情感充沛。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进一步突出了表达效果。
  
  写作建议
  本文之所以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主要在于思路的创新与表现手法的出奇制胜。作者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其单纯、率真、直感而毫无做作的表露,给人清新自然之感。善用对比手法,很好地凸现了主题。希望同学们从中有所启发与借鉴。


逝去的王朝

作者:陆  波

      穿梭于上海博物馆的展厅内,有一种感觉如此强烈,很难描述是喜是悲,或者是怅然若失。在这里,我分明看到了那昔日帝都的繁花似锦、宫廷的歌舞升平,而那来自西方的炮声却又让人听得如此真切,如此心痛……俱往矣!逝去的王朝,或许只有历史才是最好的见证。而这些珍宝,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只是静静地在那里守候百年。如今,玻璃橱柜内、灯光下它们依然熠熠生辉,永不老去,接受着成千上万双好奇的眼睛的注视。这其中,有咿呀学语的孩童,有金发碧眼的老外……这段历史对于他们太远,但那却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必须牢记的。“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遥远的声音在耳畔回荡。近些,再近些,似乎又化成了喃喃低语,述说着宫廷的寂寞,王朝的荣辱兴衰……
  作为国人,我们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玉器、钟表、服饰、文具,皇宫艺术的精致与宫廷文化的风雅在此交错融会,无论是“玛瑙卧莲鸳鸯”的巧压天工,还是“铜镀金少年牵羊钟”不炫耀着天朝大国的物产丰盈,却也宣告着这个王朝的毁灭。宫廷的奢靡拉开了衰亡的序幕,一切都开始腐朽,巨人轰然倒下,似乎只有这玉石金器不留痕迹。
  不知不觉中,思绪飘远了,游客们的啧啧赞叹声把我拉回现实,不经意间我的视线停留在一座大件玉山上。细看之下,高山密林中蜿蜒的山路忽隐忽现,依稀的游人拾级上,他们是陶醉于怎样的自然景致?而那山腰上远离喧嚣的楼阁中又住着怎样的世外高人?我们无从考证,空留下无限的遐想。我不禁注意了一下位于下方的标签——“秋山行旅图玉山”,于乾隆三十五年告竣。
  乾隆三十五年,也就是1770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当乾隆帝沉醉于江南的好山好水,当迂腐的统治者还自诩为天朝大斟,蒙蔽于乾隆盛世的假象时,西方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织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西方的德国,诞生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莱茵河畔的波恩,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横空出世;也是那一年,歌德第一次接触到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歌德巴赫猜想”被公诸于世……科技、艺术、文化在西方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残酷的殖民统治讯速蔓延……
  当然,这些乾隆都不会知道因为此昏庸的官司史还在劳民伤财地运来新疆上好的和田玉“,博得乾隆一悦,安放于煌煌大殿。这不是一种悲哀吗?如今,在这个展厅里,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感叹着玉匠的高超技艺,然而配上那段历史,自璧无瑕的玉山沾染上这沉重的过去,不免也映现出血与泪的痕迹。
  缓步前行,眼前一座“铜镀金象驮转花钟”跨越百年,却不减当年英姿。曾经,它为帝王将相、后宫嫔妃表演,被奉为至宝;现在,它依然在歌唱,只是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偌大的展厅,它被争相观看的人群围绕、议论……它在歌唱、表演,是回忆昔日的辉煌,还是哀叹命运的曲折?不得不承认,统治者对钟表的偏好已经达到了让我惊异的地步。它们不再作为计时工具,而是作为一种贵族争相追赶的潮流,一种权利的象征。可谁又能保证,晚清的沦落,不是在这清脆而纷乱的钟声中降临的?
  就艺术的角度而言,这座高近两米的“铜镀金象驮转花钟”堪称精品,悦耳的音乐声响起,上下数十个金色齿轮开始不停地旋转,金色的大象转眼、甩鼻,狮子、人时进时出,象背上,佩刀的士官左右巡视,威严不可侵犯。这雕工,这机关,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也为之赞叹,何况那些古代的帝王,喜爱可以想象。但可惜的是,惊讶的同时,他们看得不够远,“铜镀金象驮转花钟”的背后,他们没有看到大英帝国的迅速堀起,没有意识到危机四伏。或许,他们的眼睛已被眼前这精巧可爱的贡品所蒙蔽,太平千秋的梦依然未醒。
  有愤恨、有遗憾,眼前夺目的珍品,是艺术的最高成就,却也是毁灭的预兆。但这不是它们的错,没有它们,清朝依然会灭亡。历史不会重写。我们领略传统的中国文化,关注逝去的历史,不仅仅为了回顾,更为了展望,昨天的历史留存于于记忆无法抺去,明日的历史却是可以由我们自由书写。铺纸、研墨、执笔,写下我们明天的灿烂。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这是一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后的感想文章。博物馆陈列着逝去的王朝遗留下来的一些稀世珍宝。这些珍宝曾取悦于帝王将相们的欢心,曾助长过那些拥有者的贪欲和野心,同时也见证了逝去王朝的荣辱与兴衰。但不管怎样,历史是无情的:那些曾经的拥有者,最终全部消失,一无所有;而那些曾经的艳羡者,仍有无数的后世子孙在步其后尘。也许人类永远不会走出这个历史怪圈。
  然而,作为一个中学生,没有被这些光彩夺目的珍宝迷住双眼。作者以其特有的冷静与清醒,透过这些劫后余生的珍宝的光彩看到许多青年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看到这些珍宝背后逝去的历史风云,看到那盛世王朝繁华奢靡中潜伏的危机,更发现了那逝去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文章的主题明白昭示了一个人们常说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似乎没有疑义。但,如果深入去想,这个“落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科技落后”。准确地说,大清王朝不是崩溃于殖民主义者的“船坚炮利”,而是毁灭于自身制度的腐朽。所谓的“综合国力”,物质方面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心的向背。一个专制腐朽的封建王朝,怎能接纳善言、凝聚人心与当时进步的西方社会相抗衡呢?“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是别忘了历史老人的忠告。
  
  选材点评
  这篇观后感,意在以场景描写为主,同时抒发自己观后的真情实感。所以在选材上,侧重写了参观中之所见,并恰当融入自己的参观感受。比如,文章先从情感介入,为全篇定下情感基调,然后以浏览式的文笔扫描了博物馆的稀世珍宝的精美形象,予人以整体印象。接着,在重点描写了两件艺术珍品的同时,揭示出逝去王朝当时的国际形势与相关背景,从而深入开掘出文章的主旨。
  
  布局点评
  本文是以参观所见的景物转换与思考的不断深入为线索,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
  开头部分,以深沉的情感介入,交代自己参观逝去王朝遗留的珍宝一事。开启下文,定下基调。
  中间部分,在描写所见珍宝过程中,重点描写了两件舶来的艺术珍品,同时揭示这些珍宝所处朝代的历史背景,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慨。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吁人们关注历史,汲取教训,开创“明天的灿烂”。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凝练、生动。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瑰丽场景,彰显了历史人文知识的厚重,又抒发了自己的深沉情感。恰当运用了对比手法,廓清当时的背景和形势,比如,一方面交代“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沉醉江南”美景,陶醉于“天朝大国”和“盛世”的假象中,一方面介绍西方蓬勃兴起的“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文中对“铜镀金象驮转花钟”等艺术珍品的重点描写形象生动,给人亲临其境的感受。
  
  写作建议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艺术珍宝的细致观察和精当描写;二是作者在观赏这些劫后余生的艺术珍宝的同时,巧妙融入自己的观后感想,而且见解比较深刻。这一切,如果没有平时扎实的文字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愿你读过此文,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半边钱

作者:陆  波

      这是贫困家庭供养孩子上大学的真实写照,文字本身对我们不应该只是刺痛……
  
  大学学费每年要五千元。
  “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
  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妈商量,但那语气又不像是在和谁商量。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自出去。
  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爹的寿方因为木料好,做工好,油漆好,在方圆几十里数第一。听说爹要卖,穷的富的都争着要买。当天下午,一位穷得叮当响的本房叔叔以1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
  “不反悔?”叔叔又一次喜滋滋地问。
  “不反悔。”爹咬着牙说。
  当我离家上学时,加上叮当作响的十来个硬币和写给别人的两三张欠条,竟有“巨款”四千五百元!另外,三亲六戚这个十元,那个二十,学费算勉强凑齐了。
  爹送我,一瘸一瘸的——在悬崖烧炭摔的。
  四天过后,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报了到。于是,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摸出剩钱,挑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三百二十六元零三分,他全给了我。我老蜷在床上,像只冬眠的动物。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儿,大学还有四年,我没心思闲逛。
  八月的南京,三四十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
  中午爹才回来。尽管满头大汗,脸上却没有一点血色。
  “给,生活费。”推推躺在床上的我,爹递给我一叠百元纸币。
   我困惑地看着他。
  “今早在街上遇到一个打工的老乡,问他借的。”
  爹解释,“给你六百,我留了二百块路费。我现在去买车票,下午回去。”说完,又一瘸一瘸地、笨拙地出去了。
  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里碰见了他。”
  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
  下午,我默默地跟在爹后面送他上车。
  买了车票,他身上仅剩下三十块。
  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袋中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十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
  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着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个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半截儿钱,只一句话:“粘后用。”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近年来,由于贫富差距的相对拉大,而社会救助能力的相对不足,一些出身贫寒的学子上大学难的问题日显突出。甚至个别贫困家庭在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因支付不起高额学费,最终导致家长因绝望而轻生的事,在近年的媒体中也时有披露。
  世代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子女上大学上,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不顾一切地走极端,后果也是可怕的。
  换个角度去看,孩子上了大学,也并不等于从此以后万事大吉了,有许多因此而引发的生活问题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单算上大学的成本,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要上万元而不止,三四年下来,总计要四五万元。按照贫困地区一个农民家庭的年纯可支配收入三千元计算,全部付清这笔巨款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作为学生的父母,要节衣缩食、拼命挣钱还债。这还不算,孩子大学毕业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找工作、谈恋爱、成家、买房……常常是旧债未还清,又要添新债。望子成龙的家乡父老,盼来的结果却是家徒四壁、贫病交加、债台高筑,日趋晚年的日子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处于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要通过孩子上大学的途径改变未来命运,确实是要历尽艰辛的。
  本文作者笔下所展示的贫困地区的一位农民,为了凑足儿子的学费,不仅卖掉自己的“寿方”,还要背地里去卖血换钱,从一定角度反映了贫寒学子上学难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之心。
  
  选材点评
  文章的主题反映的是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难的社会现实。为此,作者注意到选材的多侧面与典型性。不仅使文章内容充实,富有感染力,而且给人留下清晰深刻的烙印。比如,文章重点描写了父亲为凑足学费而忍痛卖掉“寿方”的过程,情节典型。另外,作者又详细描述了父亲为了弥补学费的空缺而背着儿子去卖血的感人情节。最具智慧的选材在于文中“半边钱”的典型情节设计,对于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较好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的线索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写孩子考上大学,父亲为学费问题而忧心忡忡。
  第二部分,写父亲忍痛割爱,卖掉“寿方”为儿子凑学费。
  第三部分,写父亲为了弥补学费的不足而偷偷去卖血。
  结尾部分,以父子手中各攥“半边钱”这一特写镜头画龙点睛,凸显主题。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质朴流畅,简洁生动。比如文中传神的人物描写:“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瞪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
  
  写作建议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典型情节的设计,尤其是文中所写的被撕开的“半边钱”很好地凸显了主题。这种表现手法很有借鉴意义。平时的写作中可以多加揣摩,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