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葶历似菜而味殊”与《盐铁论》

 蒹葭微霜 2013-04-23
蒹葭微霜
    

      偶然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葶历似菜而味殊,玉石相似而异类”这句话,不知是诗是文、出自哪里?也不知“葶历”是何植物?表面意思倒好理解:葶历像菜一样,但味道和菜不同,宝玉和石头很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迥异。引申意义好像是说,葶历与菜、宝玉和石头都有形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只有认真观察,详细品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观察事物,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把顽石当宝玉,把葶历作菜蔬。我想,蔬菜、野菜种类繁多,味道不同也不足为奇啊,难道是毒草?还有“玉石”,汉白玉叫“玉”,实际上是“石”;“田黄石”叫“石”,价值却超过黄金,不好比较啊。  
    我在百度“知道”里没查到,在百度“网页”里也只有一些“蛛丝马迹
”,总算知道这“葶历”不是毒草,是一种药用植物,种子可以入药。可“葶历似菜的这个“菜”又是什么菜呢?接着,我又在百度“图片”里搜索,这更使我疑惑不解了,五花八门的。这几张图片中的“葶历”像“荠菜”吧?我想,“葶历似菜”的这个“菜”应该是“荠菜”了。那么“葶历似菜而味殊”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葶历”外表像“荠菜”,但味道与“荠菜”完全不同?“葶历”的味道很特殊吗?我们都知道“荠菜”是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野菜,可做汤羹、做馅料,还可清炒、做菜粥。如:荠菜豆腐羹(可要兑入高汤啊),味道鲜香,菜色清亮,真正的“一青二白”;荠菜炒鸡蛋,先不说它的味道了,只这黄绿相间的颜色,黄金翡翠金镶玉;还有“荠菜”馅的饺子、馄饨、春卷等等,都是令人馋涎欲滴的小吃,荠菜粥是我的最爱,美味又保健。可是还有很多不像“荠菜”的“葶历”图片啊,是不是好多种外表不同的草本植物都叫“葶历”呢?

  
图片  图片 
    这几张“葶历”图片长得像“荠菜”吧 
   
 哈哈,这两张图片上的植物太熟悉了,这不是“野萝卜菜”吗?我每年都会采着吃的,前几天在塔岭南路附近还采了一大把,洗净后素油清
炒了一盘,味道好极了 !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比“萝卜菜”好吃多了。这也是“葶历”的一种吗?野菜也是菜啊,怎么会说“似菜而味殊”呢? 先不管这个了,查查这句话的出处吧,查到了:是汉朝桓宽在《盐铁论·刺议》里的一句话。那《盐铁论》又是一本什么文集呢?用“盐铁”来命名,名字挺怪的。再查下去吧:《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为什么要叫《盐铁论》呢?写作背景是什么?桓宽其人其事?我越来越感兴趣了,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吧。


   《盐铁论》介绍:《盐铁论》原为汉昭帝时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为一方,以各地贤良、文学为另一方,就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举行辩论的会议纪要,后经桓宽推演整理而成此书。“《盐铁论》全书分为10卷60篇。前41篇是写盐铁会议上的正式辩论,自第42篇至59篇是写会后的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序。《盐铁论》采用对话文体,生动地记载了当时的辩论情景。全书篇各标目,体例统一,风格一致,结构严密,通晓畅达,前后联成一气,保存了不少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和丰富的经济思想资料。在经济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盐铁论》的社会背景:“汉武帝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这些经济措施,虽然适应了当时巩固西汉王朝政权的需要,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但是,却也给农业生产、中小工商业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某些不便与困难,特别是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大贾的既得利益,因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于是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他们的重本抑末说,实际上是要抑官营工商业,而为私人工商业争取利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种方式。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桓宽其人其事:桓宽,西汉后期散文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生卒年不详。汉宣帝时被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 
 

  《盐铁论》名言 经典语录

   
1、工不出则农用乏。农,天下之大业也。《盐铁论》—— 桓宽经典语录
   2、 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盐铁论·殊路》

   这两句大意是:在油脂上绘画t在冰块上雕花,既浪费光阴又徒损事功。以“画脂镂冰”作比,说明有些人不讲效益,爱作无用之功,可谓精譬巧喻,十分恰当。它使人马上想到,无论你的技艺多么高超,绘画如何生动,雕刻多么精致,只要油脂一化,冰块融解,你的努力当付之东流。因此,办什么事情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不能干竹篮打水、井中捞月的傻事。可借以说明办事必须考虑效果,不要搞无效劳动。

   3、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 桓宽名言
   4、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5、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盐铁论·褒贤》

  溢:满而外流。泰:大中之大,大极。这两句大意是:水满盈而不外流,大至极而不骄傲。一个人的道德文章应当求满、求大,力争达到最高境界。但当一个人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荣誉,登上了高位时,却不可以自满和骄人。这两句可用于比喻人的才德、地位虽高,但不骄傲不炫耀。

   6、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盐铁论·贫富》

 治:管理。这两句大意是:善于管理别人的人,首先能管理好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在治理别人的时候,才能口服心服。如果自己放纵恣肆,任意胡为,反而严格要求别人,自然会招致不满与抵制,“有令不从”。这句名言可供论述以身作则或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7、至美素璞,物莫能饰也。 《盐铁论》—— 桓宽经典语录

  大意是:最美丽的是不加修饰纯洁的璞玉,没有什么东西配得上修饰它.

  8、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 《盐铁论·周秦》

   大意是:仁慈的母亲出了败家子,原因是从小就不忍严加管教。

  9、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盐铁论·疾贫》

   这两句大意是:处罚一人.能纠正百人的过失;杀掉一名罪犯,可以使一万人谨慎起来。法律应该具有惩前毖后的威慑力量。执法施刑时,应做到处罚一人,能使百人改过自新;杀掉一人.能使万人小心谨慎,决不是为刑而刑,为杀而杀。

 10、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 《盐铁论·国疾》—— 桓宽名言

  愕(è厄)愕:直言争辩。諓(jiàn贱)諓:巧言。贼:害。这两句大意是能直言争辩的人对国家是有好处的,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于国家的。能直盲争辩的人其言多逆于耳,然而却相利于国,花言巧语的人其言顺于耳,然而却害干国。看待人不可以言语顺逆而决定好好恶而要以“言语是否有利于国来决定取舍。这两句可用来劝人要能容得直言争辩之人,警惕花言巧语之人。

  11、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 《盐铁论·遵道》
  12、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
  13、不易穷变节,不易贱易志。
  1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 桓宽经典语录
  15、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盐铁论》

   本指两种不可相容之物。《庄子·人间世》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脏矣。"此谓颖师的音乐,使听者悲喜交战。

    16、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备:准备。制:制服。制于人:被人制服。这两句大意是:有准备就能制服别人.无准备就被别人制服。可用这二句说明要打有准备之仗。有了准备,打击敌人时可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见《孙子兵法·计篇》),一举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就会被动挨打,被人制服。此名句启发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战备,有备无患。

    17、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 —— 桓宽名言
    18、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盐铁论·申韩》

    这两句大意是:不担心世上没有法令,担心的是有法令而不能付诸实行。没有法律还可以制定,法律不完善还可以补充,但是,有了法律却不按法律办事,或者对有些人按法律办事,对另外一些人不按法律办事,就会失去法律的尊严和价值,大失民望。此二句说明封建法律的虚伪性,同时也强调执法必须坚决,如有法不依,还不如无法。

   19、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20、葶历似菜而味殊,玉石相似而异类。 《盐铁论·刺议》

  葶(tíng亭)历:一种草本植物,种子可以入药。这两句大意是:葶历像菜一样,但味道和菜不同;宝玉和石头很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完全不同。俗话说:“金子是闪光的,但闪光不一定都是金子”。葶历与菜、宝玉和石头都有形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只有认真观察,详细品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此二句说明观察事物,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把顽石当宝玉,把葶历作菜蔬。

   21、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盐铁论·轻重》—— 桓宽经典语录

    丰草:茁壮的草。大块:大地,指自然界的荒地。这两句大意是:茂密的森林下面不会长出茁壮的青草,不毛之地不会长出嘉秀的禾苗。丰草需要阳光,嘉苗需要养料,它们的生长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反过来说,没有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草、苗都是无法生存的。可说明人的生存、发展也需要合适的条件。

   22、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 《盐铁论·本议》

  川源:大河的水源。实:充满。漏卮(zhī只):有漏洞的酒杯。赡:足,充足。溪壑(hè贺):山中的溪泉深沟。这两句大意是:酒杯虽小,如果有漏洞,就是大河的水源也不能装满它;山间的溪沟虽然不大,但水流不息,就是有如山海一样多的水也不能灌足它。大河的水源,山海一样多的水,可谓骇人,但这些浩浩荡荡的水流却不能装满有漏洞的酒杯,也不能灌足长流的溪水,这说明了存在是有条件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可用于说明事物的相对性,也可用以说明以节俭为本的思想。

   24、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盐铁论·后刑》

  这两句大意是:锄掉一棵杂草,能使众多的禾苗茁壮成长;惩罚一个恶徒,能使人民万众高兴。此二句指出依法惩办那些害群之马,有助于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在作者看来,惩办奸宄之徒,犹如为禾苗锄草一样,必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可用以说明应清除害群之马,以保护人民的利益。

   25、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盐铁论·疾贪》—— 桓宽名言

    端:端正。表:标杆。这两句大意是:要想使影子正,先得使投影的标杆端正;要想使下级清廉,先得做到自身清廉。俗话说:“正人先正己”。上行则下效”。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先应自日做到,自己身子不正,身影自然倾斜。~可用于劝诫做领导的人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26、炎夏溽暑不作劳,隆冬腊月要挨饿。
    27、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 《盐铁论·刺议》

    (身为领导)考虑事情能虑及下面的人,这样一来几乎不会失误;被众人推举(受众人拥护)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28、虞夏以文,殷周以武,异时各有所施。 《盐铁论·大论》

    虞夏: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舜为其领袖。夏:夏后氏,我国历史上第一十朝代。以文:指以文德禅让君位。舜选拔治承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禹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史称“禅让”。殷周:殷,商朝,是汤以武力灭夏桀后建立的奴隶村国家。周,周朝,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朝代。施措施、办法。这几句大意是:从虞舜到夏禹是以文德禅让君位的,从殷商到周朝则是用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各不相同,就应有各不相同的措施和方法。因时制宜地实行变法改革是合乎客观规律的事情,因为客观事物总是在运动变化中的,老是用古已有之的陈规成法来绳墨变化了的现实,无异于刻舟求剑,是决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所以作者在~之后接着说:“今欲以淳朴之时治抚弊之民,是犹迁延而拯溺,揖让而救火也。”意思是:想再用古代纯朴时期的办法来治理当今狡诈的刁民,就如同慢腾腾地去救落水的人,如同互相作揖谦让而去救火一样。

  29、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盐铁论·申韩》—— 桓宽经典语录

    日以甚:一天比一天坏得厉害。防:堤防。日以滋:一天比一天增大。这两句大意是:衣服破了不补破处就天比一天坏得厉害,堤防漏水不堵塞漏洞就一天比一天增大。防微杜渐,消隐患于萌芽状态,是纠正错误,克服缺点的唯一方法,否则日积月累,酿成大祸,则不可收拾。可用于立身的劝诫。

  30、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 《盐铁论·力辨》
    
异物:指异国生产的财物。内流:从异国流入本国。国用:国家的用度。饶:丰饶,富足。外泄:从本国流入异国。给(ji挤):丰富。这几句大意是:能经常把别国的财物引进本国,那么这个国家可供利用的资财就会很丰富;能使各种财利不从本国流入到别国,那么这个国家人民的财物就会很充足。可借用这两句话说明在对外开放中,要善于引进外资,利用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做到“利不外泄”,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31、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盐铁论·刺复》

    任能:任用有才能的人。责成:督责他人完成任务。不劳:自己并不劳累。任己:凡事自己去做。事废:事情做不成。无功:没有功效。这两句大意是:善于任用能人的人督责他们击完成任务而自己并不劳累,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的人,事情做不成而设有功效。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皆干面面皆通。所以作为最高统治者或高教官员,应当善于任用和督责有才能的人去主管各个部门的事务,而不必事必躬亲。如果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去做,只会劳而无功。~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现实不无借鉴和启迪意义。

 32、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盐铁论·刺议》—— 桓宽名言

    多见、多闻:指勤勉努力,广泛学习各种知识。谏:以语言指出别人的过失。塞:消息闭塞,孤陋寡闻,不了解各种情况。专己:独断自专。孤:孤独,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这几句大意是:多见的人学问广博,多闻的人聪明多智;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寡闻,独断自专的人孤独无助。这四句以鲜明的对比,指出不同的处世态度所取得的不同结果,可供论述人应该勤学好问同时还应该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设时引用。

    33、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盐铁论》
    34、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盐铁论·非鞅》

    嘴上说说并不困难,而真正做起来就感到困难。所以贤明的人总是务实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陈上空文就罢了。 所以,“效用”或者说实绩、政绩都不是“徒陈空文”的事,而只有求真(真知)务实真干才见其“效用”。

    35、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

 
 
 
图片
 这也是葶历”
 
图片
这也是葶历”
 
    这样读书好像有点意思吧?怡情悦心,丰富了生活,增长了知识,活跃了脑细胞,可以防那个什么什么年什么什么呆。只要“好读书”,“不求甚解”又何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