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上巳天”的活动是由如是山房发起,据节目册介绍这活动的缘起是几个同学闲坐如是山房闲聊聊出来的,最初的想法是想在上巳节演《桃花扇》,后来不知不觉增加了经典折子戏,又不知不觉增加了《白罗衫》。
节目册中介绍这版的《桃花扇》时说,此为南昆名家石小梅代表作,时隔十七年再现京城舞台。
木心先生说:“中国的《西厢记》、《桃花扇》,我以为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都是完美的悲剧,不以生旦团圆为结局。”昨晚在北大看了石小梅老师与省昆的《桃花扇》,更加信服这话。所谓完美的悲剧,若无一定阅历也难以理解。剧看到最后极度悲伤,美到极致。我看石小梅老师出来谢幕时,也好一会儿不能从戏里出来。
我还是头一次看《桃花扇》,私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版本,虽然并未有其他版本比较。石小梅老师唱念演俱佳,国宝级大师也是难以超越,因为他们来自的那个年代已不复返。省昆个个出彩,周六的折子戏就已展现。从北大开车24公里半小时到家,一路上依然悲伤,难以出戏,我要去找个好版本的《桃花扇》书来读。
我想,《桃花扇》对人内心的震动似乎是更深的,比起我之前喜欢的《牡丹亭》,或许也因为我是个有民族历史情结的人。无论是亡国恨在侯朝宗身上的纠结,还是侯李之深情厚谊,我都以为这一版的结局是不错的。我之理解完美的悲剧,是因了那完美就只在那一刻已臻完美。所谓前缘再续,看似皆大欢喜,其实离美已远。
这次我的座位位置很好,第一排居中靠左些。好处是离艺术家近,缺点是基本拍不到脚。还有,我其实还是蛮控制自己拍照的频率,一是不影响周围观众,二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欣赏作品。
省昆与苏昆的服饰都很美,剧开始时侯朝宗春风得意,着浅蓝搭配淡粉刺绣,颇合清明踏青时节。六十四岁年纪的石小梅老师的小生扮相还如此俊朗,真是令人赞叹!



赵坚老师演的苏昆生也是铮铮铁骨,曾师从沈传錕、薛传钢。






才子佳人之佳期,候公子服饰变为淡黄色,有喜庆气氛。


龚隐雷饰李香君,扮相美,唱演俱佳。个人非常喜欢李香君这个有民族气节的才女。












得知丰厚的妆奁乃奸贼阮大铖所赠,香君怒斥候公子并坚拒。

侯朝宗幡然醒悟,乃力辞阮贼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