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求来的“白罗衫”—昆曲界“都敏俊”带你赏《诘父》

 铭大大1300 2017-09-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编有话说

“要你读书,盼你做官,倒不如还是叫你做个强盗的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亲对孩子的心愿,但为什么这个父亲却宁愿让自己的儿子做强盗?是什么样的情形让这个父亲如此叹息?是什么样的儿子让这个父亲如此无奈?

本期,小编特别邀请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施夏明,结合他传承“师父”石小梅的名段《白罗衫·诘父》,带你一起欣赏昆曲里这段经典虐心的父子故事。


传承|求来的 “白罗衫”

——访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青年演员施夏明


“英俊”“帅气”“清雅”“精致”……这些词用来形容施夏明,一点都不为过。


舞台上的他,更是嗓音清亮、玉树临风。


   

1998年,还在苏州读初中的施夏明,被省戏校的老师一眼相中,赴南京求学,师从石小梅、岳美缇、钱振荣、王斌、程敏等老师;


(图:施夏明《1699·桃花扇》饰演侯方域)


2006年,刚毕业一年的施夏明,又被著名导演田沁鑫一眼相中,饰演了《1699·桃花扇》的男主角——侯方域;

   

(图:施夏明《南柯梦》饰演 淳于棼)


此后,施夏明迅速被人熟识,机会越来越多,不仅主演了《牡丹亭》、《玉簪记》等传统大戏,而且在一些大制作《红楼梦》《南柯梦》等新剧中,也担纲了主演。


而《白罗衫》,却是施夏明百转千回求来的。


(图:石小梅、施夏明等在施夏明个人专场演出后的合影)


2011年9月24日,施夏明在个人专场的演出中,将《白罗衫》全本作为献给石小梅的拜师礼,首次呈现出来。


天生的巾生缘何对这冠生戏如此情有独钟?


一 初 见


(图:石小梅饰演徐继祖)

  

《白罗衫》是石小梅老师的独门戏,分《井遇》、《庵会》、《看状》、《诘父》四折。而《诘父》一折,是全剧的戏眼和矛盾的爆发点,最为精彩,对演员来说,也是最难演的一折。


“看了石老师的表演,我不知为什么,流泪了。”


施夏明回忆说,“第一次看老师演《诘父》,大概十五、六岁,老师身穿白褶子,头戴乌纱帽,当剧情进展到徐继祖决意杀父的时候,老师一转身,拿起酒壶,轻声念了一句:“爹爹,你且饮了这壶酒,也不枉父子一场!……”,然后,无法控制的落泪了。他说,当时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流泪,就觉得异常感人。


石小梅具有魔力的表演,给一个初涉昆曲的少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二 求 教


(图:石小梅饰演徐继祖)


在施夏明的眼里,“石小梅”“徐继祖”已密不可分。跟石老师学《诘父》,也是他的夙愿。但石小梅开始并不同意,“你还太年轻,学这戏为时尚早。”


执着的施夏明,不放弃,只要一见到石小梅,就会不断的求教。


在外人看来,像才子佳人、书生意气的戏,他再适合不过了,干嘛非要学这些小冠生还是悲剧的戏呢?


施夏明觉得,就是要不断的突破自我,要寻求更大的表演空间和可能性,而且悲剧的矛盾冲突更激烈,表演起来发挥更大。

  

三 受 教


(图:石小梅给施夏明授课)


在施夏明的软磨硬泡之下,石小梅终于招架不住,答应教他。但《诘父》这折,也不是马上学的,还是经历了好长时间。


(图:施夏明饰演徐继祖)


“我是学完《看状》之后就提出学《诘父》的 ,可老师还是以‘为时尚早’之由,再一次拒绝了我,继续教了《井遇》、《庵会》 两折。”


“真正演了之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


(图:施夏明饰演徐继祖)


徐继祖这个角色,内心具有强烈的纠结和矛盾,他又是极富正义感,复杂的心理非常难表现,没有岁月的打磨历练,没有心境的体悟,很难演好。


《诘父》的难点在于,没有明显的程式化的身段动作。一般动作越少的戏就越难演,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要靠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力、眼神地表达、语气地拿捏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石小梅老师的教学,正是强调人物心理活动、内在情感的表达,注重人物个性的塑造。她非常严格,但不会生搬硬套固定的程式,也不会要求唱腔动作一定要跟她一模一样。“老师一直在提醒我,不要心急,每一字每一句,都要仔细揣摩,吃透其中的意思。”


(图:石小梅给施夏明授课)


施夏明说,一开始学得时候,总缺少一种感觉,总也演不出老师那样饱满的情绪,于是问老师,老师一语道破,说我一开始就已经给徐能定性成 “江洋大盗”了。徐能首先是养育了自己18年、待自己如亲生儿子的父亲,转身的那一刻,这18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多么不舍、又多么不忍接受这个现实,但自己的良心是极其正义的,而且当时法律又极其严苛,确是逼不得已,才判父亲死罪的,怎么演出这种无奈,这种不忍,这都得下大力气去体会和把握。


从那以后,施夏明就格外注意人物内心的刻画,而不是照本宣科,台词是什么,就念什么,他学会了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揣摩、去理解。


让施夏明敬重的,更是石小梅老师那种警醒执着、严谨投入的艺术精神。


“老师在演出之前,至少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她从来不会乱跟别人讲话,只是认真的默戏,在最后一小时还会琢磨怎么表演会更好。有时候,我在后台拍照,石老师也会给我建议,希望我尽量不要分神,毕竟戏比天大。”


四 出 师


(图:施夏明饰演徐继祖)


看了施夏明的《诘父》,会感受到极强的“石式基因”——冷峻而富有张力,也会被感动得“不禁流泪”。


施夏明总是说,《白罗衫》是从石小梅老师那传承的,自己还没到发挥的时候,按照老师的路子来演就不会错。



(图:石小梅与施夏明) 


石小梅是这么评价他的:“施夏明很好学,爱动脑子,每次演完都很诚恳地问我‘老师,我这次怎么样?’我给他指出问题他会尽量改进。教他戏他爱问为什么,让我也思考了很多之前想不到的问题。”


如今,年轻的施夏明,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当他再演《诘父》的时候,更能体会为人父的不易。“养育之恩大于天”,也感叹自己“演的还欠火候”。



“自己不能掉泪要让观众掉泪,感情充沛也不在于大喊大叫,无声的悲凉更有力量”,这是石小梅传授给他的悲情要诀,不也正像施夏明的摄影作品,有着无声的力量吗?


这个80后,年轻的昆曲小生,用他安静唯美的视角,定格着时间;用他鲜活的角色,穿越着古今;用他俊美的外型、敏锐的洞察,诠释着经典。这不正是昆曲世界的“都敏俊兮”么?(完)


视频欣赏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段石小梅老师表演的《白罗衫·诘父》视频,请大家慢慢欣赏吧!



(视频:《白罗衫·诘父》石小梅 饰 徐继祖 赵坚 饰 徐能)


剧情介


徐继祖赴考途中,邂逅老妇,答应以白罗衫为凭,帮她寻访失踪了十八年的儿孙。后徐继祖授任八府巡按,在尼庵之中,访得老妇之媳;复在大堂之上,受老妇之子诉状……桩桩件件、蛛丝马迹,无不指向一个被隐藏了十八年的身世!真相大白之际,徐继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分场剧情介


《井遇》

徐继祖赶考途中,路过苏家村,在井旁偶遇一位老妇。老妇将他误认做她自己失踪了十八年的儿子苏云,引出了一段'白罗衫'的公案……

《庵会》

徐继祖春闱高中,为帮老妇打探子孙下落,微服寻至紫金庵,见到了在此出家的苏夫人。他旁敲侧击、屡次询问,终令苏夫人敞开心扉,一吐十八年前的旧事。

《看状》

徐继祖升堂理事,得苏云诉状,见'一门家眷,尽被强徒徐能谋害'字样,思及其父亦名徐能,大为惊疑。他盘问奶公,终于得知曲折前事,历历真相。

《诘父》

徐继祖得知养育他十八年的徐能正是当年杀害其父、逼娶其母的仇人后,大宴徐能。宴上,他假借诉说案情,将往事一一大白于徐能面前。一面是养育之恩、一面是父母之仇,徐继祖身处其间、情义难平……


主演介


石小梅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拜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为师,在艺术上多方涉猎,戏路较宽,嗓音清脆明亮,吐字归韵讲究,注重以声传情;做表富有激情,有阳刚之美。

她曾以娃娃生(作旦)戏《浣纱记·寄子》中的伍子(伍封)一角脍炙人口。她的巾生戏《牡丹亭·惊梦、拾画》《牡丹亭·惊梦·拾画》中的柳梦梅、《南西厢记·游殿》中的张珙、《西楼记·拆书、玩笺、错梦》《西楼记·拆书·玩笺·错梦》中的于鹃、《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小冠生戏《荆钗记·见娘》中的王十朋、《白罗衫》中的徐继祖;雉尾生戏《连环记·小宴》中的吕布等,演来性格迥异,各呈神韵,自成风格。

曾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八届文华奖。2002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她的名字和艺术成就,1988年被录入美国传记学会编辑出版的《五千世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中。


赵坚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师从昆剧名家沈传锟、薛传钢先生,工净行。基本功扎实、文武兼善,表演粗中有細细、刚柔相济,尤以嗓音宽亮、吐字清楚而著称剧坛。

擅演《虎囊弹·山门》中的鲁智深、《草庐记·芦花荡花荡》中的张飞、《天下乐·嫁妹》中的钟馗、《铁冠图·刺虎》中的李过、《白罗衫》中的徐能、《桃花扇》中的苏昆生等传统剧目。

先后获得江苏省第二屆届戏剧'紫金奖'优秀表演奖;、首屆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多次获得江苏省戏剧'优秀表演奖'。



本期编辑:周劼人 钱程

LOGO设计:喻翩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