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匆来匆去 2013-04-23

知道吗,其实在我们手部有很多的穴位,通过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就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地。而且这些穴位很容易掌握,不是“武林高手”照样也能点穴,而且在极易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可以说手部点穴疗法是一种纯绿色自然的祛病养生方法,对身体健康有着莫大的作用。下面就将这些方法与大家一同分享。>>>常按十大养生穴位防疾病助长寿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手部点穴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中“远治法”的一种,不但可治疗手部附近的疾病,还可治疗远端和内脏相关的疾病。且其不受场地限制,不借助器具,取穴方便,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常按这9大穴位 脸上永不长色斑(图)

手部点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问题可以发现并进行调理。如颈椎病、肩周不适、头痛、耳鸣、失眠、腹泻、疲劳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通过点穴,开始时那些酸、胀、痛、麻、热、沉、寒、凉等反应会逐渐减轻,病情也随之逐渐缓解或康复,即通过点穴经脉疏通,令其“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正气,和谐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手部点穴宜在饭后一小时。急性重症性、传染性、高烧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术者不宜进行。女性例假、怀孕期和产假期不宜。点穴时,指甲要修短、洗净,保持卫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对相关穴位点压,同样会有如同针灸一样酸,胀、痛、麻、热、沉、寒、凉、辐射等“得气”感。手法上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渗透力。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位点压5分钟左右,一只手做完后再换另一只手,时间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做完后,周身温热微汗,口渴,喝杯白开水。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手穴点穴疗法的具体方法 >>老中医教你常按12大养生穴位 强身健体百病不生(图)

(一)手穴的定位及主治:手穴疗法一共20个穴位,如图所示:

手背十五穴:

1、全头痛穴;2、前头痛穴;3、头顶痛穴;4、偏头痛穴;5、后头痛穴;6、眼痛穴;7、肩痛穴;8、颈项痛穴;9、咽喉痛穴;10、胸痛穴;11、脊柱痛穴;12、腰腿痛穴;13、坐骨神经痛穴;14、踝痛穴;15、会阴痛穴。

手掌五穴:

16、咳喘穴;17、胃肠痛穴;18、夜尿穴;19、足跟痛穴;20、感冒点穴。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二)手穴点穴的操作方法:

1、全头痛穴位于拇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全头痛、头晕、腹胀。

2、前头痛穴位于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阑尾炎、风湿扭伤所致的膝关节痛、趾关节痛。

3、头顶痛穴位于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神经性头痛、全头痛。

4、偏头痛穴位于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偏头痛、胸肋痛、胆区痛、胆绞痛、肋间神经痛。

5、后头痛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神经痛、颊部红肿、呃逆。

6、眼痛穴位于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麦粒肿、青光眼等所引起的眼痛、眼发涩、发胀、不明原因的眼痛。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7、肩痛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肩周炎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肩痛。

8、颈项痛穴位于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主治落枕和颈椎病引起的颈项疼痛。

9、咽喉痛穴位于第三、四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三掌指关节处主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三叉神经痛、牙痛。

10、胸痛穴位于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挫伤、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所致的胸痛、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胸闷、胸痛、吐泻、癫痫发作。

11、脊柱痛穴位于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急性脊间韧带损伤、尾骨痛、鼻塞、耳鸣及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引起的腰痛。

12、腰腿痛穴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与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主治对扭伤、风湿、劳损等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病均有效、急性腰扭伤效果最佳,慢性腰病也有一定疗效。

13、坐骨神经痛穴位于第四、五掌指关节、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痛。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14、踝痛穴位于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风湿、扭伤所致的踝关节肿痛。

15、会阴痛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疖肿、肛裂等所致的会阴部疼痛。

16、咳喘穴位于手掌食指的掌指关节尺侧处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17、胃肠痛穴位于劳宫与大陵穴联线中点处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等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胆道蛔虫、胃肠饱胀。

18、夜尿穴位于掌面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尤其对小儿尿床效果最佳。

19、足跟痛穴位于手掌大陵穴与胃肠痛穴连线中点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20、感冒点穴位于手掌近桡侧缘,第一掌骨基底内侧后方1寸处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牙痛。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手部点穴法防治足跟痛

现代医学认为,足跟痛常与足底筋膜炎和跟骨骨刺等有关。此病常见于女性、肥胖者及中老年人,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发病率则更高。

具体方法:

在双手分别选取以下穴位:

合谷:别名虎口。合谷穴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在第二掌骨靠近拇指侧之中点取穴。

大陵:系手厥阴心包经之输穴、原穴。仰掌,在掌后两筋之间凹陷中即腕横纹正中取穴。

足跟穴:系新穴。位置在手掌部心包经大陵穴与心包经劳宫穴连线,近腕横纹1/4处。

肝穴:全息对应穴。其位置,在无名指第一、二指骨关节之间横纹中。

肾穴:全息对应穴。其位置,在小指第二、三指骨关节之间横纹中。

足穴:全息对应穴。其位置,在手背第二掌骨近侧底部端。

在点穴按摩之前,要把指甲洗净修短,用拇指端偏峰针对上述手部穴位,有节奏地进行点压按摩,手法宜先轻后重再轻揉,以达到略有酸、胀、痛、麻、热、沉等感觉。点压的频率和呼吸次数相同,每穴点压按摩四、五分钟。左右手交替做,大约做一小时左右。点穴后,全身会感到温热微汗,非常舒服,再喝杯白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等废物的排泄。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手部点穴按摩治失眠

通过手部点穴按摩治疗失眠,可收到明显的效果。一般做法是:

在左、右手分别取肝穴,可达疏肝理气,具体位置在掌侧无名指第一、二指骨关节横纹中;

神门穴,既可补益心气,镇静安神,又可泻心之火,开窍益智,具体位置在腕横纹尺侧端肌腱的凹陷中;少冲穴,易于激发心经之“经气”,具体位置在小指桡侧甲旁约一分处;

内关穴,能够很好地调理心肺功能,具体位置在腕横纹上二寸,即在腕横纹上三横指,两筋之间取穴;

脾胃穴,可和胃健脾,具体位置在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

肾穴,可益气补肾,具体位置在掌侧小指第二、三指骨关节横纹中。

在点穴按摩之前,要将指甲修短洗净,用大拇指端偏峰针对上述穴位进行有节奏地点压按摩,先轻后重再轻揉,点穴时要有一定深透力,以达到略有酸、胀、痛、麻、热、沉等“得气”感为度,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约四五分钟左右,时间约一个小时。通过手部点穴按摩,促使气血环流不息,营养周身。按摩后,通体温热微汗,自感舒畅,术毕喝杯白开水。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老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法 自己动手养生又治病(图)

按摩手部穴位可以减轻鼠标手症状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

具体方法:

合按大陵穴、阳池穴

将健肢拇指指腹放在患腕大陵穴,中指指腹放在阳池穴,适当对合用力按压1分钟。功效: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按揉曲池穴

将健肢拇指指腹放在患肢曲池穴,其余四指放在肘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功效:调节脏腑,活血止痛。

按揉手三里穴

用健肢拇指指腹按在患侧手三里穴,其余四指附在穴位对侧,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功效:理气和胃,通络止痛。

摇腕关节

用健手握住患肢手指,适当用力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牵拉摇动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