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蒋大鸿 蒋大鸿!有人认为他是:三百年来风水第一人。 我们今天找不到一个这位被称为近三百年来“风水第一人”的作品。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其生前已经定下之「蒋大鸿之墓」,只要稍习过风水学的人,都会对这块“风水宝地”报以摇头。这位三百年来风水第一人其最后下场是:败绝! 蒋大鸿的本事令人质疑,现姑且不论其能耐,这位蒋大鸿先生以天机不可泄漏为由,而没有将他的所谓风水秘诀公布出来,那么他对风水学有什么贡献呢? 蒋大鸿对风水学一点贡献都没有! 不过,却因为蒋大鸿的出现,从而引发了三百多年来,对古风水学典籍重新定义、思考、争论,直到今天还没有止讫。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蒋大鸿的出现,使得这三百年来产生了无数的风水学宗师,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成就了风水史上的奇迹。因为蒋大鸿的出现,我们今天才能看到二百多家注解《天玉经》《青囊经》《青囊奥语》的书,伪说自此百出! 风水地理学发展到了明朝时,其形峦之学基本已经搞清,再无秘密可言。历史上遗留下的优秀形峦书籍,差不多都是出自明朝或之前。形峦之学搞清了,可理气却没有搞清,前人留下的《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等经籍究竟说的是什么呢?没人知道!于是纷纷猜测、注解、发挥,这是事情都是由蒋大鸿所引发。是蒋大鸿把这个鸡笼打开了,自此后三百年来宗师就象鸡放笼一样——排着出! 蒋大鸿是历史唯一一位引发了风水学百家争鸣的人,悲哀的是,今天我们还未见到「罢黯诸家,独尊儒术」,众多的流派学说反令学者真假莫辨,对风水学更为迷惘。蒋大鸿其人诚如沈竹礽所言:虽为地理之大功臣,亦为地理之大罪人。 蒋大鸿的弟子姜垚在《从师随笔中》言:峦头本也,理气未也,天星未之又未也。据说这句话是蒋大鸿所言,从此话即可知其人风水择日之学浅薄得可怜。黄寅告诉大家一个风水界惊人秘密:蒋大鸿不是神仙,而是一位神经病人!古时科学水平差,又没精神病院,那时之人又笨,根本没能力分清神经和神仙,结果令人悲哀:蒋大鸿这位精神病人被人当作了神仙,直至今天。 蒋大鸿又应尼采一句话:有些人要死后才出生。
历史文献中对蒋大鸿的记载 由于蒋大鸿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因此对其生平事迹,虽然有府志县志的记载,但都极为简略。 1、《绍兴府志》载: 及明亡,唐王僭号于闽。平阶赴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抗疏核郑芝龙跋扈。福建破,遂亡命,服黄冠,假青乌之术,浮沉于世。东至齐鲁,登泰岱,谒曲阜,转徙吴越间,乐会稽山水,遂家焉。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史局。征博学鸿词,故人欲为平阶地,亟驰书止之。平阶诗文详瞻典丽,宗云间派,以西京盛唐为要归。于书宏览,洞究无遗。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宕,滚滚不能休。酒阑烛灺,涕泪随之,闻者服其才而哀其志焉。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殁后皆散落无存。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2、《华亭县志》载:蒋平阶,字大鸿。居张泽、尔扬犹子。嘉善籍诸生,崇祯间,在几社有声。乙酉亡去,赴闽。唐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劾郑芝龙跋扈,人咸壮之。闽破,服黄冠亡命。假青乌术,游齐鲁,转徙吴越,乐会稽山水,遂止焉。卒,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平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尤谙兵法,时遇权阉,未展所学,晚益精堪舆。康熙间,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大鸿亟止之。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荡,涕泪随之,闻者哀其志焉。
3、《松江府志》载:蒋平阶,字大鸿。明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4、《艺海珠尘》载:《艺海珠尘》子部艺术类《地理古镜歌》篇首题:“大鸿,字平阶,又号宗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书后有戴鸿之识云:“吾君平阶蒋公得无极真人玉函之秘,遂注地理辨正一书,悉本黄石、杨、曾之授,其旨深矣,惜言多隐而不发。于是作天元五歌、天元余义及集评水龙经四卷,则显而见焉。雖皆不外无极之传,然犹觉其糟粕耳。去岁(1806)孝廉方正陈子礼园,酷嗜秘书,家藏多本,又偏觅蒋氏遗书,内得古镜歌五十余首;乃蒋公得口授真传之后,又搜括余蕴而作也。其歌,始则细辨龙水之纯杂吉凶,继则阐明先、后天八卦之精义,以推断休咎。由大及小,以至田角、灰塘,一无遗漏。诚玉函之至秘,堪舆家之圭臬也。”
5、《全清词抄》载《全清词抄》第一卷载有:蒋平阶,原名阶,一名雯阶,一字斧山。江南华亭人,明诸生,有《支机集》。此外,于《松江府志》的内,亦录有数行关于蒋大鸿的史实。“蒋平阶,字大鸿。名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6、《清史稿·列传》载:蒋平阶,字大鸿,江南华亭人。少孤,其祖命习形家之学,十年,始得其传。偏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得其旨;又十年,始穷其变。自谓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如一也。遂著地理辨正,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纰缪,析其是非,惟尊唐杨筠松一人,曾文辿仅因筠松以传。其於廖瑀、赖文俊、何溥以下,视之蔑如。以世所惑溺者,莫甚於平砂玉尺一书,斥其伪尤力。自言事贵心授,非可言罄,古书充栋,半属伪造。其倡言救世,惟在地理辨正一书。后复自抒所得,作天元五歌,谓此皆糟粕,其精微亦不在此,他无秘本。三吴两浙,有自称得平阶真传及伪撰成书指为平阶秘本者,皆假讬也。从之学者,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他无所传授。姜尧注青囊奥语及平砂玉尺辨伪,总括歌,即附地理辨正中。平阶生於明末,兼以诗鸣。清初诸老,多与唱和。地学为一代大宗,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称为“蒋盘”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