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是怎么回事?肝结核在临床上因诊断困难而少见。大多数肝结核病人起病缓慢,有发热和肝肿大的症状,近半数者还有脾肿大情形,少见黄疸。少数病人也可伴有腹水。 肝结核之所以会有如上症状表现,与其发病机制分不开。 理论上,肝结核是由结核杆菌通过肝动脉或者门静脉入侵肝脏后出现的,而肝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就是肉芽肿,肉芽肿在不同的病变阶段又会表现为不同的病理类型。 具体说来,想要弄懂肝结核是怎么回事,就要先了解清楚肝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和主要的病理类型。 肝结核是怎么回事?肝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有二。 一是通过肝动脉感染结核菌。 大多数肝结核病人都是此途径感染结核菌的。若病人患有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或身体任何部位存在活动性结核病灶,一旦遇上机体免疫力处于降低状态或结核病灶发生破溃的情况,结核杆菌就会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肝动脉而进入肝脏,造成感染。 二是通过门静脉感染结核菌。 少数肝结核病人也可经门静脉途径感染结核菌。若病人体内门静脉系统的源头器官或组织有结核病灶,则这些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就有可能通过门静脉侵入肝脏,从而造成结核菌感染。 肝结核是怎么回事?肝结核的主要病理类型有五。 一是粟粒性结核。 粟粒性结核是最为常见的肝结核病理类型。 粟粒性结核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病变为粟粒0.6mm至2mm,白色或灰白色,质硬,属多发性小结节,可广泛散布于全肝。 二是肝浆膜性结核。 肝浆膜性结核一般较为罕见。 肝浆膜性结核是在肝包膜被结核菌侵犯后,发生广泛肥厚性改变,或在肝包膜上发生粟粒样结核病灶而形成的。 三是结节性结核。 结节性结核一般较为少见。 结节性结核多由较小的粟粒结节融合而成孤立性或增殖性结核结节,有时可融合成团块,酷似肿瘤,因而又有结核瘤的别称。 结节性结核的病灶较局限,大小在2—3cm以上,灰白色,质硬,单发或多发性结节。 四是结核性肝脓肿。 结核性肝脓肿是结核病灶中心出现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腔多为单房,多房少见。内有白色或黄白色、干酪样脓液,可单发,也可多发。 临床发现,结核性肝脓肿造成的脓肿可侵蚀胆管。 五是结核性胆管炎。 结核性胆管炎相当少见。 结核性胆管炎是肝结核病变累及胆管形成的病变,或脓肿破入胆管形成的胆管结核病变。结核性胆管炎病变具有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胆管壁增厚、溃疡或狭窄,但肝外胆管受累者较少。 肝结核是怎么回事了解清楚了之后,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的对病症进行调理治 疗了。 临床上可应用于调理治 疗肝结核的药物,主要是异烟肼、抗 核 益.肝.方以及链霉素。 异烟肼——每日取0.3克的剂量,1次性口服。 抗 核 益 肝 方——每日取1付,将方中的药材饮片置于砂锅内,加清水1000—1200毫升浸泡,20—30分钟后开大火,煎至水沸后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再次往锅中添入清水,注意第二次加入的清水要比第一次少些,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次煎煮取汁。将两次煎煮所得的药汁合并,分成3份,于三餐饭后各服用1份。 链霉素——每日取0.75克的剂量,进行1次性的肌肉注射。 |
|
来自: 昵称12091308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