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唱《HIGH歌》的张玮吗?相比平安的阳光、金志文的随和、张赫宣的谦逊,这个大男孩从发型到曲风无不充分表现出另类、张狂,距离感十足,被冠以“音乐疯子”的称号。
实际上,记者日前采访张玮时,却意外没有在他身上找到任何叛逆标签。他会教导他的粉丝,牢记刘欢老师的教诲,处处洋溢正能量。张玮,或许是最被误会的“好声音”,离开舞台的他,原来一点也不疯。
享受“成名” 最爱和粉丝互动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你当时为什么会参加《中国好声音》?
张玮:当时我7月1号毕业,7月2号就来上海录制节目了。我觉得毕业马上面临的就是就业,既然有这样的舞台,我就要去尝试一下,我希望拐过街角会有灿烂的一天。
FW:那现在算是灿烂了吧,成名的感觉好吗?
张玮:坦白讲我还很享受会有人过来打招呼:“哎呀,你不是谁谁?”(笑)。我觉得如果“好声音”的每一位学员,有人过来握手,一定要回应人家,因为他是喜欢你的。至少我这么觉得。对我来说,这个事情带给我的是快乐,反正完全不会有困扰,人家觉得我是美好的,才会来和我合影。
FW:看来你对粉丝很有热情,好像你也是微博上最爱和粉丝互动的学员之一,都聊什么?
张玮:我的听众还是学生偏多——如果有“妈妈粉”的话,也是因为她们的孩子在关注我,所以不可避免的,他们会和我讲一些学校里的事,比如有人会说明天有考试还逃课来看我演出,我一定会在微博上批评他。但是我也跟每个人讲,如果你能拿第一名,我有奖品送给你。
FW:你还挺会激励粉丝的。
张玮:我是真的送!好多年轻朋友会抱怨没有机会走向下一步的成功,但我觉得成功其实就潜伏在每个人身边。我这么做就是想告诉他们,命运总会给你一些小惊喜,机会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出现。
FW:你在节目中有个外号——音乐疯子,你喜欢吗?觉得和你像吗?
张玮:被叫疯子,谁会喜欢?其实我觉得不太恰当。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冷静的一个人,虽然在舞台上很闲不住,因为我觉得舞台上就是要热闹,谁来看演出都希望有好心情,在舞台上high起来大家都会很开心。
FW:我看你写微博特别爱用感叹号,感觉总是情绪亢奋,跟在舞台上似的。
张玮:确实。有的人会觉得微博是自己的东西,可以畅所欲言,但对我来讲,微博是给大家看的,是证明我是一个什么形象的地方,至少得是正面的。当然我也会不开心,但我不希望大家因为我不开心而不开心,我要把最阳光、最美好的一面给大家。
FW:你基本上给自己定位成偶像派了。其实现在好多人还在拿草根、选秀歌手来形容你们,言语中多少是有贬义的,你会介意吗?
张玮:所谓选秀歌手就会被贴上“草根”的标签。大家无形中把“选秀”和“草根”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那我对草根的定义就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是草根呢?是家境贫寒没接受过专业训练,还是接受过专业训练只是家境不好就叫草根?
我认为草根是形容一种从默默无闻的小草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样一种转变的状态,是一个很正面的意义,并不是非专业、不入流的含义,我更喜欢它的正面精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草根,比方说迈克·杰克逊,他是黑人,当年在美国多么受歧视,他也许连我们这儿的草根都不如,但后来却成为世界的唯一,如今也是永恒的音乐符号。
曾弃唱歌 只因声线只有两个八度
FW: 在《中国好声音》之前你也参加过不少类似的比赛,你想过为什么这次会成功吗?
张玮:我觉得以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参加好声音奠定基础,或者说是一种沉淀。如果有一天你真能达到一个饱和度,你就有机会站在舞台上让大家看到积累的一切;如果你的积累不够的话,会发现有很多人超过你。
之前的挫折是难免的,毕竟这是一场战争,在战场上,有人胜,有人败,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这条路走得对的话那就一直走。
FW:可我听说你之前曾放弃声乐专业,改学过萨克斯。
张玮:是,当时发现我的声线很窄,只有两个八度,我想既然唱歌不行我就试试吹萨克斯,可是身边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都已经吹了7年、9年,还有11年的,我只吹了1年半,同一届考学的话,压力特别大。
FW:怎么又重新学声乐了?
张玮:很巧的是器乐班的老师很喜欢声乐,经常唱花腔,渐渐地我就被嗓音所感染,觉得自己还是想唱歌。后来我就开始学,老师也很喜欢我,我就用了一个假期的时间学习,扩展到了很宽的音域,慢慢才发现原来唱歌也是很不错的事。
FW:你的高音用一个假期就练出来了?
张玮:当时音域是够了,但还没有那么游刃有余。其实自己学是一回事,还是得有一个老师来给你做些规范的指导。
万不得已不会打扰她
FW:说到老师,“好声音”里一共有四位老师,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张玮:当然是那姐。自从我听到“好声音”这三个字之后,我就一定要选她当我的导师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姐和我一样都是沈阳音乐学院的。
FW:后来她对你在音乐的发展上有过什么具体指导吗?
张玮:有。上次和那姐碰面的时候,她自己的演唱会还忙不过来,还会为我搜歌,我当时就想无论这是一首什么歌,我一定都要唱。
FW:就是说你们现在还经常联络?如果你有演出什么的,她会为你出谋划策吗?
张玮:会联络。但我觉得,毕竟那姐是一个“太阳当头照”的艺人,自己的事务很多,我没有必要什么都去打扰她。既然我自己要走这条路,肯定要试着自己去扛,自己去拼。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麻烦她的。
FW:除了那英,这次比赛经历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张玮:应该是刘欢老师讲的一段话。他说作为歌手,最重要的不是唱歌而是让人知道你在歌唱。打一个比方,唱歌就像是你刚刚上场时人家给你的掌声,而歌唱就是你下场以后还会有很多人对你留恋。我现在也在照着这话去做。
不当疯子 要传递草根正能量
FW:你在节目中有个外号——音乐疯子,你喜欢吗?觉得和你像吗?
张玮:被叫疯子,谁会喜欢?其实我觉得不太恰当。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冷静的一个人,虽然在舞台上很闲不住,因为我觉得舞台上就是要热闹,谁来看演出都希望有好心情,在舞台上high起来大家都会很开心。
FW:我看你写微博特别爱用感叹号,感觉总是情绪亢奋,跟在舞台上似的。
张玮:确实。有的人会觉得微博是自己的东西,可以畅所欲言,但对我来讲,微博是给大家看的,是证明我是一个什么形象的地方,至少得是正面的。当然我也会不开心,但我不希望大家因为我不开心而不开心,我要把最阳光、最美好的一面给大家。
FW:你基本上给自己定位成偶像派了。其实现在好多人还在拿草根、选秀歌手来形容你们,言语中多少是有贬义的,你会介意吗?
张玮:所谓选秀歌手就会被贴上“草根”的标签。大家无形中把“选秀”和“草根”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那我对草根的定义就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是草根呢?是家境贫寒没接受过专业训练,还是接受过专业训练只是家境不好就叫草根?
我认为草根是形容一种从默默无闻的小草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样一种转变的状态,是一个很正面的意义,并不是非专业、不入流的含义,我更喜欢它的正面精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草根,比方说迈克·杰克逊,他是黑人,当年在美国多么受歧视,他也许连我们这儿的草根都不如,但后来却成为世界的唯一,如今也是永恒的音乐符号。
我觉得他的成功与草根精神密不可分,如果他当时没有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可能也不会给自己这么大的信念。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在了,但很多人还在循着他的脚步前进,这就是草根能给社会留下的正能量。
FW:这也是你的音乐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