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川建制之问答

 昵称10903091 2013-04-24

唐老师问:

 吴川之始与吴川水,何解?

史料有:

1、吳川中元和志:本漢高涼縣地,宋於此置吳川縣。以縣東吳川水爲名,後因不改。《寰宇記》云:漢高涼縣地,隋置縣屬羅州,與元和志有宋隋之異。案:《宋志》及《南齊志》高涼郡下初無吳川縣,隋志始見於高涼郡下,非置於劉宋也。舊唐志亦云:吳川隋縣當從隋志及舊唐志。《國朝會要云》:羅州陵水郡領縣五,開寶五年廢州省廉江、零綠、幹水三縣入吳川,???化州

右王象之輿地紀勝  道光广东通志卷9

2、案:元和郡縣志吳川:本漢高涼縣地,宋於此置吳川縣,以縣東吳川水爲名,後因不改。考宋齊州郡志,高涼宋康、高興等郡屬縣皆無吳川。舊唐志、寰宇記吳川皆云隋縣。隋志亦不注置立,或是梁陳時置。道光志 

3、案:宋有平定令,屬高涼,齊因之。乾隆志所謂故迹,今在吳川是也。元和志謂宋置吳川,與史不合,至謂以縣東吳川水爲名,就平定故址論,則水在東;若就隋唐時吳川論,則水實在縣西。  光绪高州府志卷1

    

对于老师的疑问,

我认为:

(吳川中元和志:本漢高涼縣地,宋於此置吳川縣。以縣東吳川水爲名,後因不改。)以县东有吴川水为名,后因不改,以山或水给行政区域命名,这是很多地方得名的惯例,吴川的得名也应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一回事,《元和志》不应凭空想象。况且《元和志》之作者李吉甫元和年间为相,天下图书得以详阅,而其本人也有详知天下而作可信之书之志,故以其能、其志、其因,资料是可靠的。不是一般作者可比。至于《“宋志》及《南齊志》高涼郡下初無吳川縣,隋志始見於高涼郡下,非置於劉宋也”。高凉郡下初无吴川县也是事实,但有越州吴春俚郡,吴春实际就是吴川(吴川音吴春),以郡东有吴川水而得名,故后来有唐罗州刺史冯士翙其妻冼氏才封赠为吴川郡夫人。

吴川建制之问答 - 振兴中华 - 中华与吴川(春)俚僚文化旅游网

 

上图为南朝宋、齐越州高兴郡疆域图(高兴郡之南部与西部为越州吴春俚郡地)

     越州郡的具体管辖区域则有(括号内为县):
     临漳郡(漳平丹城劳石容城长石都并缓端)、合浦郡(徐闻合浦朱卢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永宁郡(杜罗金安蒙廖简留城)、百梁郡(百梁始昌宋西)、安昌郡(武桑龙渊石秋抚林)、南流郡(方度)、北流郡(永明六年立,无属县)、龙苏郡(龙苏)、富昌郡(南立义立归明)、高兴郡(宋和宁单高兴威成夫罗南安归安陈莲高城新建)、思筑郡(无属县)、盐田郡(杜同)、定川郡(兴昌)、隆川郡(良国)、齐宁郡(割郁林之新邑、建初二县并)、越中郡(无属县)、马门郡(钟吴田罗马陵思宁)、封山郡(安金)、吴春俚郡(无属县)、齐隆郡(无属县)等20郡55县。
     在今广西境内的有:临漳、合浦、龙苏、百梁、安昌、盐田、封山、南流、定川、齐宁、北流、陆川、马门、越中14个郡;在今广东境内的有:高兴、永宁、齐康、吴春俚、富昌、思筑6个郡。高兴、永宁、齐康(今雷州半岛)上图有标示,而吴春、富昌、思筑无标示,而且是属于今广东,必然是高兴、永宁以南以西的空白处。而吴川地与高凉无关系,所以《“宋志》及《南齊志》高涼郡下初無吳川縣,而县志载:元嘉年间(424~453)宋(刘宋)置高凉郡平定令(县),为吴川县前身。宋(刘宋)元嘉二十年高凉郡领思平令、莫阳令、平定令、安宁令、罗州令、西巩令、禽乡令。(南朝时﹐又在边地民族聚居区设置左郡﹑左县和僚郡﹑俚郡。当时习称“蛮民”为“蛮左”﹐左郡﹑左县即因蛮左而置﹐有南陈﹑边城﹑光城等二十多个左郡和太湖﹑南陈﹑吕亭等十多个左县。僚郡﹑俚郡则置于僚族﹑俚族聚居区﹐如东宕渠僚郡﹑越嶲僚郡﹑沈黎僚郡及吴春俚郡等)。故吴春(川)之设必然比平定令早,平定令应该是梁时设,梁大通(529~534)时北伐﹐曾达到河南﹐後虽败退﹐仍有淮北之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以旧州辽阔﹐多有析置。平俚洞,吴春俚郡即在平定之列,由越州吴春俚郡而改设平定令隶高凉郡。

吴川建制之问答 - 振兴中华 - 中华与吴川(春)俚僚文化旅游网

 

此方为梁、陈时平定令隶高凉郡时之疆域。

     吴春俚郡乃土著冼氏之地(吴川冼氏最早居今吴川塘缀马肖岭,与平定令遗址相距不过五公里,与廉江市丰背村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遗址也相距不到十公里,距离遂溪县遂城镇铺塘村骑岭俚人生活遗址也不到三十公里,这些地方都是吴春俚郡地),平俚洞时,冼氏受到打击,俚人也散入今广西(甚至到贵州黔南、黔西南)各地,故吴川读音为吴春得到保留,今在广西、贵州有多处土话似吴川话。后来高凉郡冼氏因冼夫人得兴,隋朝时更平定令为吴川,此时吴川是恢复宋时之名。吴川在吴川水之西,方为正确。若以今吴川,县在水西矣。-------“至謂以縣東吳川水爲名,就平定故址論,則水在東;若就隋唐時吳川論,則水實在縣西”。此是北方统治者对南方俚人心结不解,无视吴春俚郡存在,以平定为功,即使是《四库全书》也有疑问。

吴川如果按地理即是属于丰背、骑岭文化(吴川水之西),而与梧山岭(吴川长岐)与高罗(本土音读僚liao)岭(吴川浅水)文化(吴川水之东)反而联系不多。吴川水之西为俚,水之东为僚。

《國朝會要》云:羅州陵水郡領縣五,開寶五年廢州省廉江、零綠、幹水三縣入吳川,因廉江、零綠、幹水三縣是由原吴川所析。

以上浅见,请唐老师斧正。

郭安胤草于2013.04.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