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风眠作品欣赏

 李灏 2013-04-24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霸王别姬》 布面 油画  林风眠   2005年   北京  展出:“画妆: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大展”

 

       林风眠油画《霸王别姬》有二件,一件藏香港,一件藏台湾。此幅是香港所藏者,尺幅略大(71.4×65.8cm),是藏家在200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购的。画面上,霸王在右侧,形体硕大,正面立姿,有低眉沉思之意;虞姬在左侧,左手执剑,作侧脸回首状。台湾所藏者,尺幅略小(54×48cm)。画面上,霸王居左方,侧身回首;虞姬居右方,右手执剑,亦侧身回首,霸王掩面不忍视虞姬,而虞姬亦痛苦难舍,可谓动笔有情。两件作品都以黑、深红或赭红为主色调,辅以蓝、赭、黄诸色。比较起来,香港这幅一动一静,色彩对比比较强烈;台湾那幅寓动于静,色彩相对沉着和谐。两幅都以几何形构造人物,香港一幅比较突出用线,风格粗犷强悍;台湾一幅强化色块而弱化线条,相对精致微妙。颇富中国民间皮影、剪纸之美感。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林风眠的戏曲人物,是一种探索性绘画,其着意点在形式的革新与创造,因此,他反复画同一题材并不奇怪,如《宇宙锋》《宝莲灯》《南天门》等等,都画了很多幅。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 《南天门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 《宝莲灯》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秋江》原为香港资深收藏家杨先生于80年代初通过中侨国货公司向林风眠先生亲自购藏,并曾于1996年3月在由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及香港古今画廊在香港大会堂高层展览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名家画展”中展出,为林风眠晚年精品。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宇宙锋》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戏曲人物——《白蛇传》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京剧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京剧人物:《杨门女将》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京剧人物:《盗御马》

 

       林风眠 (1900-1991) 广东省梅县人。1918年参加政府赞助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弟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林风眠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是学院派的。但在校外深受当时流行的现代流派影响,如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及原始主义,其中又以马蒂斯、莫迪里亚尼以甚。他们的影响体现于林风眠中西结合的画风之中。

       林风眠于1925年返国,被聘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建国立杭州艺专并任校长。林风眠经常撰文宣传中西艺术结合的创作经验和理论。

 

林风眠擅长的仕女人物画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修女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 赏花》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 对镜仕女》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读书图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晨妆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 女人体 》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68×64cm  


  
      

林风眠晚年的仕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淡化感官刺激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基调,由早期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姿致情态和文化气质的塑造。它即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一方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在他的画中,时时可以感觉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传统的影响。林风眠创造的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女性美,正是其融会中西的最微妙处,而此作的高妙所在,亦不言而喻!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林风眠《裸女》 80年代 纸本设色 67cm×68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中国画家—林风眠作品欣赏 - 曦然 - 伊甸园

 《裸女 》

       林风眠1977年移居香港,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艺术创作直至晚年。林风眠先生曾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赴港前将其在上海时创作的一百零五幅作品存放于上海中国画院,不久又将这批存画全部捐献国家。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独步人生》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背柴妇》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渔获》
 
       林风眠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不可或缺的美术大师。 他是享有国际声望的中国画家之一,我国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林风眠的花鸟画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猫头鹰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芦荡飞雁图》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苇汀渔舟》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荷塘秋色 》

2011年07月16日 - 曦然 - 伊甸园

《 晚霞飞鹭》

    

       林风眠的结论:传统的中国绘画应该告一段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