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池之会

 老农看天下 2013-04-24
事件简介
中文名称:黄池之会
发生时间:公元前482年
所属年代:春秋
发生地点: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

事件介绍

吴国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国以武力相胁,最终得以主盟。黄池之会并没有给吴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加速了吴国的灭亡。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上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1]

历史存疑

先秦以来的史书对黄池之盟的结果有不同的说法。其中《左传》详细记载了晋国先歃血的过程,说明是晋国成为了盟主。《史记·吴太伯世家》亦记载“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然而在《国语》(《春秋外传》)中却提到吴国对晋国实施武力,迫使晋国尊吴为盟主。令人不解的是,《史记》中同样出现了吴国成为盟主的记载。见于《史记·赵世家》、《史记·晋世家》、《史记·秦本纪》中。盖“吴太伯世家”记载以《左传》为依据,其余以《国语》为佐证。凡此种种,《史记》中纰漏尤盛,故不予评论。而对此记载,各注家只是指明了记载不一致的现象,并没有给出正确的推论。
当代电视剧中提到“黄池之会”时往往采用《国语》说法,主要是因为此类电视剧多用吴越争霸题材,故借黄池之会来表现吴国的最后辉煌以暗示其即将衰败。然而《国语》既为《外传》,且成书晚于《左传》,则对黄池之盟的实情还不能妄加论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