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新空间》教学设计 骏景中学 方莹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 二、教学重点: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既正确认识网络的无限性,也认识到它的现实性,增强学生自治力,将网络作为工具,为我所用。 四、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1课时制定小组探究方案 1、列出与本课有关的两个主要论题(“网络的利与弊”;“网络交往”) 2、指导学生分组,帮助提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有意义,值得探索的子问题 3、提出目标和期望 4、商讨评价标准 1、在两个主要论题中选择感兴趣的论题,然后按照希望探讨的问题分组 2、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列出主论题下的子问题,并使之能够成为每个成员的工作。 3、商讨评价标准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上构建新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 第2 课时 组内交流 资料整合 1、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困惑,给予适当的引导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整合,筛选最适当的资料
1、说出个人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困惑 2、小组成员提出解决意见 3、组内交流探究成果,并进行资料整合 4、确定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放录像、访谈、论文、课件等)
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指导和调控,让学生在资料整合中体验情感,增强能力,总结知识。 第3课时 研究 成果 展示1、组织展示 2、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3、帮助展示小组答疑 1、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及提问 3、展示小组答疑 进行“他评”时,学生可能会被问及探究过程中忽略的问题,通过思考、再探索,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还可以通过别人的探究来加深、扩大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第4课时 自我评价 自我展望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指导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点 填写“自我评价表”“随堂记录卡”
总结活动经验,记录自己成长的过程。
附:1、自我评价表 2、随堂记录卡
附1:自我评价表 主要方案的自我评估姓名: 方案名称: 其他小组成员:
态度 1.我尤其擅长于 2.我正在 方面取得进步 3.我希望在 方面多加努力 工作习惯 1. 我将采用下面方式描述我的工作及合作:
2.我经常用下面的方式参加每次聚会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3.其他小组成员对我提出的建议是:
成绩:对自己付出努力的评价(10): 成绩:对自己所作贡献的评价(10): 最终成绩:为这项计划所承担的工作的评价(以上两项成绩的平均):
附2:随堂记录卡 随堂记录卡姓名: 日期: 主题: 我对于这节课的看法是:
对于这节课,我喜欢的是:
我参与最多的时候是:
我参与最少的时候是:
我想做一些变动包括:
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我将 定义为: 关于 我所知道的一件事是: 关于 我希望知道的一件事是: 关于 我认为要求我们知道的一件事是: 关于 我仍然存在的问题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