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趁热吃?太热了食道可受不了! ————|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皖林专栏 2013-04-25
半夏 2011-02-22 15:51

饭要趁热吃,可有人觉得只有让滚烫的食物在食道里走上一趟儿才爽。尤其寒冬腊月的,滚烫的火锅和麻辣烫一下肚,身子也跟着暖起来,那叫一个舒坦。可是“持之以恒”地吃烫食,不但引起口腔溃疡、牙痛、消化不良,还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不习惯吃烫食的人连吃几次烫食,他的舌头啊喉咙什么其实早就准备罢工了:这样高温的工作环境,我们吃不消了!可是习惯吃烫食人却是越来越能吃烫,他们只怕不够烫!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有烫烫的感觉,怎么知道是在吃饭呢?

吃得消?吃不消!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而那些经常吃烫食的人,情况可不那么良好咯!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可爱吃烫食的人却一直追求感受到饭食的高温度这件事,如此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再加上食道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往往受了伤自己也没有察觉到,于是主人的大脑便错误的接收到如此讯息:我们很好,让高温来得更猛烈吧!

黏膜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由于没有引起主人足够的重视,可怜的黏膜们也就经受了日复一日的折磨。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黏膜接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就会逐渐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和食道炎等问题。

除了食道外,牙龈的意见也很大:食物太烫,牙龈会被烫伤。可还来不及修复,又一批烫食进口了。长期下去,牙龈就会用溃疡来抗议了。长期的烫食还会引起牙本质过敏,引发过敏性牙痛。

大家都有不小心吃了烫食的经历,不想吐出来时通常会让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几下,囫囵吞枣地咽下去。而热爱烫食的人每顿饭都是如此。这会让食物在口腔还没充分咀嚼并与唾液混合,就进胃了,加重了胃的负担,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这些烫食也会让溃疡啦,炎症啦就在食道扎营了。

可食道也不愿意整天破破烂烂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复。在这样一次次的伤害——增生——修复过程中,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产生出一些坏分子,也就是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当这些不正常的细胞多了,恶变也就发生了。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会出现癌肿,随着癌组织的不断壮大,癌肿侵占食道的空间也越来越多,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咽困难或有异物感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候一检查,得!食道肿瘤,做手术吧!

热饮热食虽然很“爽”,但是你的食道和牙龈可不喜欢它们。如果不想让食道罢工的话,还是改了吧!

了解更多:

食道癌和食品类型的关系

热茶可能引起食道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