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曾说:"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这几个字就挂在华盛顿国会的图书馆上。
秩序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当你办公桌上堆满了东西,乱七八糟,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烦恼。一个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宾州大学的斯托克教授在一份报告中列举了心理病人的11种心理表现,其中第一项是"强迫性,总觉得有没完没了的一大堆事等着要办"。这种"没完没了的一大堆事"凭清理桌面就能处理好吗?而且这些真的必须处理吗?有一个病例证明了这样做会成功:
这个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公司的高管,他第一次见医生时,显得焦虑、紧张,不快乐。他明知这样不好,但对自己这种情况无能为力,只得向医生求助。
正当他和医生交谈时,一个电话打来找医生。
接到电话,医生没有片刻耽误,马上做出决定。他一向是有问题马上解决,从不拖延。接着谈话中途又遇到几次,他同样处理了。他向他的病人道歉,让他久等了,但此时他却看见病人脸上流露出愉快的神情。
"别道歉。"他说,"这10分钟里,我似乎已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我得改变一下我的工作习惯……走之前,我可否看看你的办公桌?"医生让他看了,他的桌上除了一些必备工具外,没有其他的东西。
"你有待处理的事情都记在哪里了?"
"我都处理了。"
"待回复的信件呢?"
"都回了,我一收到信,就交秘书处理。"
几周后,这位主管请医生看了他自己的办公桌,他当然也改变了。而在这之前,他的两间办公室的三张办公桌上堆满了要处理的各种东西。自那次谈话后,他一回来就作了清理,现在他只有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及时处理,再没有堆积如山的东西让自己紧张忧虑了。而他的病已不治自愈了。
不良习惯之二:做事不分主次
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务公司的创始人杜赫说,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合理处理的能力。
鲁克曼说:"根据我的记忆,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因为这时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推销员弗兰克每天早上用不到五分钟就把当天的事情安排好。他在事前的晚上就布置第二天要达到的目标,如果没完成,就依次加到第二天里。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但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不是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五页文稿,他可能只能做个银行职员。他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才成了世界著名作家。就是流落到孤岛的鲁宾逊每天也给自己定下一个作息表呢!
不良习惯之三:拖延该解决的问题
赫威尔是一个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董事会上常常提出许多问题,却很少做出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中研究。后来,董事长作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决不拖延。不解决前一个问题,决不提出第二个问题。结果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备忘录上有待处理的事情解决了,日程表上也不再排满要处理的事情的进度。
这是对你我都适用的有效原则。
不良习惯之四:不会授权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授权他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琐事所淹没,常常感到匆忙、忧烦、紧张。
一个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如果不懂得组织、授权与督导,常常会死于心脏病---这是长期紧张忧烦的结果。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把桌面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东西。
按照事情的主次去做。
碰到问题,马上解决,或是做出决定,不要拖延。
学会组织、授权。
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是你有什么,它来自于你的思想。你的未来大半由你今天的想法所决定。让你的心中充满希望、自信、真爱与成功的想法。
选自:《人性的弱点》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译者:景青